正文

爬藤與課外活動

(2015-06-22 23:44:03) 下一個
現在的虎爸藤媽們都知道學生課外活動是踏進名校的三個重要指標之一,這也不奇怪,華人孩子個個優秀無比,學習成績全A很普遍,所有SAT考試都是滿分或接近滿分,那麽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在眾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呢?唯有在課外活動及社會公益活動中表現出他或她才是那個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其實課外活動原本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參加課外活動不僅能鍛煉組織與領導能力,亦能改善社交能力,並學習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為將來長大成人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可這事與爬藤掛上了鉤,事情的性質就不一樣了,它的價值也扶搖直上, 虎爸藤媽們就會千方百計將這事做好了,做漂亮了,做完美了。筆者認為這一點也沒錯,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進理想的大學?可人家美國錄學評審的叔叔阿姨們就有點弄不明白了,你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全A,SAT考試都是高分,幾個學生俱樂部的負責人,鋼琴演奏十級,小提琴第一把交椅,怎麽會這麽完美? 難道不吃不喝不睡,整天在學習和參加課外活動?人家不信啊,於是前些日子就有了一個報道說這樣一個完美的幾乎沒缺點的華人孩子被藤校集體拒絕。我不知道這一報道的真實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這些名校評審的叔叔阿姨們對我們老中的勤勞智慧並且能讓任何事情做到極致的革命精神缺乏最起碼的了解。

筆者多年前在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城市工作生活,家中老大在念小學,筆者包括我們周圍朋友還不知道課外活動會對爬藤有什麽作用。 孩子每每回到家中,不是看小孩電視節目,就是讀小人書,從來不做回家作業,一問才知道回家作業都在學校做完了。後來四年級上了所謂的尖子班,依舊沒有什麽回家作業。 我們一看這不行啊,得找點事做做,否則整天看電視玩遊戲,長大了有什麽出息? 於是模仿老中的常規套路,送老大去學鋼琴,好在我們家老大還挺喜歡彈鋼琴。 那時在中西部尚無大陸人開的中文學校,於是在一個朋友的派對上,幾位朋友和筆者想到了一起,共同提議是否可開設一個中文學校。  筆者的這些朋友大都屬人精,聰明能幹,總覺得到美國是虎落平陽不得誌,有力氣沒地方發揮,聽說這一提議,一呼百應,幾個星期時間,一所由大陸人開的中文學校就這樣成立了。有了中文學校,家中孩子增加了許多活動,讀中文,跳民族舞,唱歌,畫畫,等等,孩子樂在其中,我們也鬆了一口氣。後來家中老大又先後自己成立了跳舞俱樂部,數學俱樂部,科普知識競賽俱樂部等,還在中文學校擔任幼兒班的中文老師,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花了許多時間運作,組織各種各樣活動,並從中得到許多快樂,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當然,所有這些課外活動,包括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申請名校的過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筆者認為刻意的為孩子安排超量的課外活動,隻是為了申請名校的作法不可取,虎爸藤媽們應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與專長,支持和幫助孩子在適當的課外活動中享受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隨意001 回複 悄悄話 嗯,先參考一下藤校裏的幾萬個孩子都是有什麽素質,然後回家雕塑自己的孩子。慢慢雕哈,來日方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