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雁客

致仕老者,時事閑談。
正文

中國官場文化(4)高育良離省委書記有多遠?

(2017-05-10 11:58:39) 下一個

在《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出身高校,有教授學銜,是知識型領導的符號。這個人物的人設,也是悖離常識的。

毛澤東時代,知識分子是“器”,可以為“君子”所用,但是不可依靠,加上有一大批打過江山的將領需要分封,所以幹部以工農出身為主。鄧小平實際上執掌中共以後,對老毛時期“三結合”的幹部路線頗有不滿,於是提出了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四化”標準,知識型幹部就成為各級領導班子的標配。很少有人注意到,鄧小平在“知識化”之外特別提出“專業化”的深層用意,這就是務實的鄧小平出於對文人的蔑視和戒備,用“專業化”把文科生排除在外,而領導幹部的“專業化”實際上就是“工程師治國”,沒文科生什麽事。

《人》劇中一再說到,如果不是沙書記空降,高育良就可以接任省委書記,事實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以前,地方政法委書記由公安局(廳)長兼任,後來為排除公安對撿、法兩家獨立辦案的幹擾,改由同級黨委常委兼任。周永康倒台後,新任政法委書記已經不再進入常委,僅僅按同級副職對待,成了“括號幹部”,地位已經低於同級公檢法。劇中的高育良以省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是“維穩”任務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非常例外的特例,我懷疑是編劇並不了解幹部配備慣例,參照中央政法委書記的級別瞎編的。

高育良以法學教授身份進入政壇,是因為有夫人的拐彎人脈,在省管幹部這個台階上,當然沒有問題,要更上層樓,進入中管幹部行列,負責一個方麵的工作,中組部也會尊重省委意見,沒大的問題也會輕輕放過。但是要成為省委書記這樣的封疆大吏,履曆簡單、文科出身、在“海裏麵”又沒有人脈的高育良,僅僅靠省委書記的推薦,想都不要想。

中國的幹部用人製度,非常細致,提拔和重用又有不同的含義。比如《人》劇中涉及到的從正廳到副省到正省,如果要從地方主官晉升到副省,就是提拔,必須是書記才有指望;同是副省,從副省長到省委常委,從常委到副書記,就是重用,要按照幹部提拔程序重新考察,從省長到書記,雖是平級,但是黨內卻是從副書記到書記,也要按照提拔程序進行。而如果從副省長改任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副主席,雖然也是平級調動,就隻能叫“安排”,上一級組織部發個文就行了。高育良即使是副書記,隔省委書記還差了省長這一步,從“進步”的階梯上說,也是想都不要想。

一般情況下,像高育良這種情況,可以提拔到人大、政協擔任主要領導,進入正省級行列。由於漢東省省委書記不是政治局委員,所以一般要兼任同級人大常委會主任,那麽現實中的高育良,最多隻能指望省政協主席這個職位。

當然,從高校到地方任職,一般是安排黨外幹部的途徑,黨內還是要靠基層一路拚殺,所以近年來才有那麽多的掛職幹部到基層鍍金,但是這已經脫離劇情,就不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