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頭”酒在酒店經常可以看到,價格與“汾酒”相近,裝潢的富麗堂皇。在我的心目中“汾酒”遠比“二鍋頭”的地位重,無論是曆史·知名度·水源·品質。
“五七幹校”是文革產物,表麵上是幹部下 放勞動,實際上是再分配工作的過渡。這些中直機關幹部應該下鄉的子女也名正言順的跟隨而“得利”。掙工資·吃商品糧·城市戶口·輕鬆的體力勞動·父母機關的關照·優先享受回城的待遇。比下鄉插隊;去內蒙·黑龍江·廣西·甘肅的廣大知青和兵團戰士條件好的多。
70年代時精簡機構,把輕工業部和紡織部合並成輕工業部,並建了兩個幹校。原紡織部的人馬去了湖南邵陽,輕工部的去了廊坊地區(北京郊縣大興以南)。四叔及最小的上中學的堂弟一家下放到那裏,雖然離下鄉的村隻幾十裏的土路,因交通工具不便隻造訪過一次。幹校內有籃球場·公共廁所·圖書館·食堂·一排排的宿舍,幹校每天往返北京的交通車·種田的農業機悈,農產品加工廠·養豬場·修理廠,還有一個造紙廠和酒廠。與當地的農村比就像個天堂,有肉·大米吃;有車坐;8小時上班;有錢花;有書借;有澡堂;有食堂;有娛樂·····。堂弟帶著我遊覽,不時地向我介紹那邊正低頭走路的人是中央某某的老婆,那個是部裏被打倒的誰誰。由於帶著壓低了的大帽沿的草帽,紅太陽的光輝照不到他們的臉上,看不清是什麽“人”的樣子。
堂弟還帶我去參觀工廠。造紙廠的原料是當地的稻草,粉碎後經酸呀堿的處理留下的纖維打成漿鋪在轉動的網子上烘幹成紙。車間裏臭臭的,排出的水黑黑的,造出的紙白白的。造酒廠也不是很大,彎彎曲曲·粗粗細細的管子,大大小小的不鏽鋼罐。他們把這裏生產出來最好的一部分酒命名為“二鍋頭”。它並不像“茅台”“杜康”這麽有韻味,隻簡單的以一個生產程序命名的。大概的流程是:把稻米與酒糟在一個槽子裏用鐵鍁攪拌勻,放在罐裏發酵。然後放在蒸鍋裏蒸出酒蒸汽,再冷卻。一開始蒸餾出的酒叫頭鍋,包含一些雜質和近似於酒的物質。然後是第二鍋,在開始的部分叫“二鍋頭”,其純度·濃度都是最佳,再其後酒的濃度·質量又差了。除了稱之“二鍋頭”部分,其餘的就是普通市麵上的“白酒”。也就是說它的成名是以大部分的普通低價“白酒”為代價。
現在的“二鍋頭”是不是還真正取那一段流程上乘的酒呢?還是所有的酒都混在一起統稱“二鍋頭”呢?還是采取了先進工藝把普通“白酒”部分提純成“二鍋頭”了呢?不得而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