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日本工作時,第一次聽關於羊性和狼性的討論。日本人崇尚武士道精神,自然就認同狼性。狼群協同作戰能力很強,捕獵時凶殘勇敢,相互之間秩序分明,關愛有加。羊群雖然生活在一個諾大環境中,相互之間溝通很少,各掃腦門前草。遇到有狼群來襲,殺掉幾隻剩下的照舊啃草。羊總比狼多幾十上百倍,才可以養得起狼群,活著的羊總是沒有被狼撕掉的感受。當有小羊被狼撲倒,公羊或母親勇敢相救,其他的羊看著“傻羊的傻動作”直到有一天輪到自己。
羊不是沒有戰鬥力,那是對自己同胞,犄角的設計是適合與同類廝殺的,哪怕是你死我活。肉食性動物像獅子·野狗捕殺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時除了凶殘·死拚還有智慧和狡詐。野牛是食草動物,身體是獅子3倍以上的重量,還有獅子畏懼的角。它除了幼小和體弱多病時是獅子的口中餐,還有是無助時。當野牛團結銳利的角一致對外時,就打破了規律。獅群會找角馬·斑馬·羚羊之類的動物轉而下口。強大於敵人幾千倍幾萬倍卻被啃食,就是因為抱有羊性的理念。
農場主飼養著奶牛和肉牛,常常安撫它們:你們現在多幸福,以前你們生活在叢林裏,風吹日曬,吃不飽睡不安,受獅虎狼豹的威脅。食草羊性的牛也感恩戴德,我們願為主人多貢獻奶和肉。當然有不甘心的,都提前變成肉餡了。
羊性的民族對外是羊,對內一點也不“羊”。狼性的民族對外是狼,對內一點也不“狼”。
大大地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