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電影《無依之地》我是在兩或三周以前看的,然後立刻在發朋友圈時推薦:“絕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好在哪兒?它托出了一位不落俗套的人物。電影也沒靠劇情懸念煽口味。昨天在此電影獲金球獎後,網上湧出許多相關背景文章,看過幾篇,就覺得自己應把先前的想法做深向梳理。
從頭說起。這是一部情節簡單寫實手法的電影。孀居的女主人公弗恩,出於對已逝丈夫的懷念留在了一荒涼之地的工廠區工作和生活,因工廠關閉她被迫將一輛小貨車改作房車過起了流浪的生活。
一位先前的熟人家庭、妹妹和在流浪團認識的D曾先後邀她來家入住。她全未接受。
這裏,細看電影中弗恩在D家的片段,對了解她的心理和性格會頗有幫助。弗恩剛到D家時有這樣一個場景:在弗恩住的那間落地窗圍住的環形寢室裏,D將嬰兒孫子交到弗恩手中讓她照看一會兒,弗恩雙手生疏的架著睡著的嬰兒,臉上是不知所措的神情,絲毫未見女人觀看小孩時會有的慈愛柔和,甚至沒有好奇。對D的邀請,我見弗恩在猶豫。幾天(?)之後的晚上,弗恩偶見D與兒子共彈鋼琴,是那情景散出的親子氣氛令她倍感局外人的孤獨吧,第二天淩晨,在那家人還在熟睡時,弗恩看了看房中散亂在堂屋地上的嬰兒玩具,-凡俗的家味兒-,然後駕著小貨車不辭而別。
她回到自己坐落在荒寂中的原住房,處理了斷了了一切之後又開著她的貨車上了路。
還有劇的結尾,弗恩駛在伸向遠處逶迤山脈的路上。空曠的視野內,小貨車孤零零但滿負力量的馳騁著。…。
如前所述,電影的感人之處是女主弗恩超凡脫俗和堅持自我的勇敢。其中最令我動心的片段是工作中的弗恩。無論是在超市上貨裝箱、還是擦洗公廁,清理公園綠地,弗恩都幹得專注投入愉快盡職盡責。尤其是,如果想到弗恩曾經的職業是教師。
但是,另一方麵,又不能不說,看著電影結尾漸漸消失於山邊天際的弗恩的小貨車,已潛在心裏一會兒的困惑和壓抑感忽然就明顯有了分量。試想,如果弗恩那輛超公裏數的小貨車再需要修理,她還要去向妹妹借錢嗎?再次再再次呢?她的車對路上的過車是否也是危險呢?如果她在大山裏遇險?如果她再一次病倒?即便有'同族人'在側,敏感自尊的弗恩是否會心存不安,感到自己是別人的累贅呢?最最現實的,如果遇到連續壞天氣,弗恩的全部生活空間就是那一米見方、堆滿物什、無法立身的黑洞洞的車廂。
做房車流浪人與借居妹或D家之間弗恩選擇了前者,這不難理解,但這裏為何就沒有第三條路呢?60多歲的弗恩並不太老,身體健康、喜歡工作,且她對物質所需已低到極限。在她所居的美國社會怎麽會沒有成全她起碼的獨立、自在、尊嚴的生活的可能呢?
我不在美生活,僅從我所知的幾多華人,成年後越洋赴美,沒有背景、赤手空拳、舉目無親,有的甚至從咿呀學語開始,其最原始的條件還不如弗恩,卻能在若幹年間在異國他鄉打造出一片天地還培養了兒女。諸多這樣的實例,以至讓我對為人如弗恩處的電影中那樣的境地無法想象。
電影的意思,弗恩的流浪生活起於被迫,在後來的困頓時她也曾自忖“…也許我陷在失去丈夫悲傷的時間過長了?”,(因此錯過了重整生活的機會)。但感情上的事不是可以人為的。隻能說是性格所決定的命運使然吧。就如車旅團中其他人生中受過重創的人。如此,選擇“流浪”,不考慮車壞了要不斷去借錢、自己的車會給其他路車添危險、會有陷在深山遇險報警求助這樣的事-,如果是出於療傷(這也是一種不得已),那這其中的‘自我中心’是可以被諒解的。但是踏上流浪以後不回頭的生活途經則是弗恩的選擇。就如弗恩對妹妹說的:一旦駛上了這樣的路,那種自由,那麽容易遇見有意思的人,…-就很難再回頭。
電影中的真實。首先,是那位晚期癌病患者選擇作為旅者以結識自然的方式終結。那樣的實事,我在若幹年來聽到過不止一次。其次,在弗恩流浪的地帶存在一些因包括貧困和心理問題等房車流浪生活團。如果是出於不得已,這裏有社會安排不周的原因。隻是,這樣的生活並不比不流浪而打零工間或去旅遊(這不僅是可能,是確實存在的)的日子更獨立。因為首先,ta們需要依賴那個流浪者團體。那樣的社團活動,偶爾一次尚可,長久如是,許多人也許不會有問題,但不是敏感自尊獨立如弗恩者。故事的結尾,獨自一人駕車馳於荒山孤路之間,那才是弗恩。
我有朋友將弗恩對比三毛。我提醒:三毛的故事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幾十年中一步步走過去的,弗恩隻是小說-電影中的人物。後者能突然拋掉妨礙故事主題的所有累贅,瞬間變成一段理想。而這在前者則注定不能。
電影中的弗恩,尤其主角,的表演非常之好。昨天見導演趙婷在訪談中談到此電影的拍攝,她說:在好的演員的領引下自然就拍好了(大意)。
非常欣賞這位年輕導演的謙遜。一部電影不會因為不那麽實情而缺乏美感。有了真摯便有了藝術的分量。
**
附1,講一個我親眼見識的現實中的故事。也是在經濟不景氣時,他在五六十歲時被已長年工作的公司裁員。所幸那時孩子們已長大離家,但房貸尚未還清。失業後無力續還房貸隻好將房賣掉,用剩的錢在一度假村買了架小木屋。木房子很小但是內部一應生活設施俱全,幹淨整潔。房門口有大露台,再往前是大片的草坪在後麵是樹林。視野開闊、很好。他原來是做機械設計的,專業狹窄加年齡的關係,很難有新雇主。迅速認清了形勢,他自己單幹攬起修繕房子及刷漆的活。幾年下來他便攢足了錢。六十多歲的他又回當年那個房區買了房,據說比原來的房還要大。三個房子都是弗恩批判的房產公司經手。試想,如果他當年把賣房剩的錢買輛舊房車,去參加流浪團體,那也會是一段悲愴的真故事。
**
附2,再說三毛,如果硬要與此電影人物比的話,二者在人性最基本的地方,諸如勇於特立獨行、超脫於物質等等方麵,確有相似之處。但是我個人以為,比之三毛的紀實人生,電影人物是太太太單薄了。這裏的原因除了小說-電影人物與實際人生之別。文化的差異可能亦是重要方麵。
**
附3,年輕人孤俠獨行邊隨遇打零工邊旅行世界,在我所在的地方並不鮮見。主要是年輕人在畢業後和求職工作前。也有的是在失去舊工作和找到新工作之間的時段。我認識的人裏就有過。覺得這是年輕人認識世界的上好方式。與電影中那樣的老年人不得已抱團長年過房車生活性質完全不同。後者無論對人、對社會都是悲哀。
上圖。我畫的弗恩。在手畫的基礎上AI了 ;*
三毛去世後,我也曾從不同角度思考過她的作品。她最後的那個劇本,我不覺得寫的好。後來的幾年適應新環境、學習,等等很忙,再後來有了些閑暇重新翻開手邊的她的書,每次都能興趣盎然的讀下去。並且被她的那些曾感動過我的文章再次感動。所以,我想我會保持對她的崇敬和喜歡。最喜歡的是三毛文筆的真摯。如今尤其喜歡她的那首“如果有來生”的詩。問好。
在台灣社會中產層長大的三毛住在沙漠邊上阿雍那間坐落於墳場區的陋室,把它打造成了‘撒哈拉沙漠中最美麗的家’。寫出了《撒哈拉的故事》那樣的感動和開啟了無數年輕人心窗的紀實散文集。你認為這是逃避能做出的?
你讓那位電影的女主去寫文章?忘了她本身就是寫出來的人物了吧。
電影女主與三毛同是喪失至親至愛,對那種欲絕的悲痛與解脫的心路,恐怕三毛已經在《夢裏花落知多少》中寫盡了。這應該是女主人物單薄感的原因之一。
你認真讀了我的博文,並寫出了一條條有看頭的評論,跟你握手,很感謝。
關於三毛的死,我不認為是因為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在相關的各種推測中我傾向於同意的一種是:有些有才能的作者,ta們生活的意義已與其工作完全融為一體。一旦感覺自己才盡,工作的興趣不再有,活下去也就沒了意義。這是以往太全心投入工作引發的“心理障礙”。但總之,想想三毛當年的“自我燃燒”給了年輕時的我們多少精神上的陪伴和眼界的開拓,認為對她結束生命的自我選擇,我們無權說三道四。並且,在這點上,電影的女主與三毛沒有可比性。
我在影評中曾經提到:弗恩對工作的態度是整個故事中最令我感動的。但是,你好像一直沒有注意到,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此,而是在於,弗恩所選擇的流浪之人生路並不在真正的意義上不依附於他人。
“三毛物質不缺”?顯然你沒讀過《撒哈拉的故事》。大宣員工作的起點是“喚起共鳴”,(做藝術的出發點是‘真’)
沒錯,如你所說,探索與逃避是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現象。此電影寫的是“逃避”類。隻是這種逃避的存在有多大程度要歸因於社會?在何種意義上?“逃避”是一種主動的選擇,社會係統原因使然則是迫不得已。要在其間表達好人性需要真正的高手。而電影在這兩者之間跳來跳去,不知要說什麽。關於人性弱點的一麵則提也不(敢)提。謝謝你有啟發性的評論。
在我,一邊看電影一邊擦眼淚的事是經常性的,但是看這個電影,從頭到尾一滴眼淚也沒有。
看完這個電影的感覺與恐懼感很難扯上吧,確切的說是壓抑感,因為弗恩這個人物缺少適當的理性。不過不同的人對同一事情的感覺會大不相同。謝謝留言。
人類是需要affection的,而因為某種選擇而產生的孤獨其實是很不同的,因為這種選擇其實是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目的,探索或者逃避,兩者其實沒有交集。
年輕時代的遊蕩是探索的概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方式,比如現在年輕人很少有過去那種一邊打工一邊在世界上走的方式,而是走的時候是有錢的。但目的是一樣的,去見識世界。年輕時代有機會去世界不同地方看看是幸運的。
而影片反映的這種喪偶老年後的選擇,是逃避,是一種自我麻醉,比吸毒強,但目的一樣。這是我的感覺,看這種影片難受。
其實對第一代移民來講也是有類似的概念,出國的選擇也可能是探索,也可能是逃避。
大多數的人,還是努力在平凡的世界過平庸的日子,不能大富,也不讓自己大悲。所以今天,你我坐在影院,為他人的悲催落淚。因為看到了深埋在心底深處的恐懼。
https://www.youtube.com/user/invisiblepeopl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