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旁的田陌

在這裏 我用自己的思索、
腳步和心情耕耘著一片田地…
原創文、圖(除注明外),
敬請尊重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她是法國最美的小鎮之一

(2019-07-31 16:20:01) 下一個

此番去普羅旺斯前就已經知道, Vaison-la-Romaine(以下將簡稱瓦鬆)是法國最美的小鎮之一。不過終究是眼見才為實,以下將我在那裏隨拍照片發博,但願能為我同意的這一公認的說法作證。

小鎮坐落在前篇博文所言梵高住過的療養院所在地,st Remy北麵72公裏。距離我們的租住地不到50公裏,-我們的住地恰在連接兩地的途中。

你再也想不到,這座目前居住人口隻有寥寥6000的小村,竟凝鑄著一部宏大的曆史。

這裏有2000年前的古羅馬時代的殘跡,並且從這裏挖出的彼時的文物散布在歐洲和北美的25座展館中-;這裏遍布中世紀式小街和矚目的老教堂;而今天村裏的數千居民,其中不乏作家、畫家、表演藝術家等等,則以現代的方式生活著,加上川流不息的遊人,這一切又讓小鎮活生生的存在於當下的陽光之中。

瓦鬆的風貌漫延在亙長的時空之上,這便是她的獨特之處。

……

這座古鎮有多古呢?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末,一支凱爾特人的部族在河左岸的山丘上建起本部落的‘京城’。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占領高盧地區。局勢平定下來後,住在烏河左側山頂上(見上圖。稱‘上城’)的凱爾特貴族下山沿河居住,逐漸形成了凱爾特-羅馬特點的別墅區。

 

下圖,是一座古石橋,其下,是烏韋玆(Ouveze)河。

還是說上圖的橋。它是我們到達後第一座直接體驗的古代文物,建於公元1世紀的古羅馬時代。

上圖我的鏡頭麵對的是河的右岸。古時的曆史還暫時與其無關。下圖,過橋到左岸以後轉過滿是商鋪餐館的街道進入古門洞,走上登‘上城’之路。

從這個入口到頂端飄著白旗的城堡殘牆,是一條從始至終上行的路。雙腿的感覺至少1,5-2公裏。事實上小鎮的曆史就是從這條路上展開的。

穿過上、下圖這樣的鋪著老磚頭的一條條安靜的小巷。無需看路牌隻認準方向、往上走就不會錯。

像這樣的一眼就看到盡頭的旁胡同暫時不要進去……

很多房子是有人住著的。房子看樣子不會太老,好在都是用天然模樣的碎磚和泥建成,環顧四周也還不失整齊劃一的中世紀之風~~。也正因如此才可能有居民仍在居住而讓這一路處處既含神秘又顯出生機。

上圖,小巷兩側房子顯然多年失修。與前圖相比,盡管磚頭有外觀上的新舊不同,街道風格仍然一致。

*

我們知道,在公元四世紀時開始衰落的羅馬帝國轉奉基督教為國教,而基督教是從何時主導這裏人的精神世界的呢?至今並無確切的史料予以說明。因為即便在羅馬時期,此地的凱爾特人部落亦有管理上的相對獨立性,並不需要一切隨占領者的旨意。而基督教的到來便是這裏羅馬昌盛期的劇院等等文化設施的末日。

比如,劇院的門板被拆卸充當了墓地中的用物~。

但不管怎麽,基督教在蠻族入侵或前或後來到了這裏。不過,上圖的教堂,也是小鎮的著名文物之一,並非建於基督教始傳到此地時,而是起於中世紀。它的後庭部分建於8世紀,總體建於11世紀。是法國最古的教堂中的一座。遺憾的是,那天教堂閉館謝客。

所幸,後來在網上見到此教堂內部的小視頻。

在經曆了公元5世紀前後蠻族入侵的劫掠、焚燒、混戰後,在6世紀瓦鬆最終被法蘭克人的墨洛溫王朝統治。也即在此時她被歸入普羅旺斯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她並不實行法蘭克人的法律,而是像這一地區的所有地方,保持著高盧-羅馬法。不過她也並未因此而不發生遍於歐洲中世紀時的種種亂局。

下圖的軍事城堡殘跡便是中世紀時的遺留。在中世紀的12世紀時,這裏的世俗貴族領導與主教因為前者要修複高盧-羅馬時期瓦鬆的‘上城’而發生爭議,兩派各占半城。

伯爵們與主教的爭執盡管也損害了小鎮的繁榮富強,但幾十年下來其爭議也隻被定性在dispute。而中世紀後期的社會動蕩可是遠超過於此,要動兵器的,會是長矛利劍土槍土火炮輪番上演。戰亂時期,住在烏韋玆河穀‘下城’的居民便紛紛逃到‘上城’,在上圖的這座城堡的厚牆內躲避。

回途選走與來時不同的路。這座小樓曾經是餐館。現在它的主人仍讓它保持著整潔清新的外觀和如此對其內部的想象。

夾竹桃背後築有圓窗的牆的上方有十字架。門後應該是一所教堂。牆如此之新不會是那座著名的老教堂的另一處門吧?實話說,我已經轉向了。估計是一座目前還在使用的教堂。

接著往下走。仍是風格一致仍是新老交融。

上圖是一位善良的鬼像~~。牆上放出的光是在拍下之後才看見。當時我隻感覺圖有意思,並沒想到它還光芒四射。

靜謐幽幽的小巷。這樣的光天化日下曆史都顯得無力到虛幻,更不要說寫在它上麵的善惡恩怨了。

紅喇叭花們從遮陽板旁探出,輕輕的吹著口哨……

回到‘下城’後回望一下。想來現在的‘下城’一定是比古時高了不少。否則,就這樣的小丘打起仗來很難想象會有多少居高臨下的優勢。就這樣短的距離能有什麽避戰的效果。

*

如前所述,如今小鎮裏住著不少各類藝術家。在‘下城’的河畔,離老羅馬石橋不遠、拐進古石頭穹門前老街上的商鋪,隔三差五就是畫店畫室。

*

也是在烏韋玆河穀。還有下圖古高盧-羅馬時代殘跡遺址。

?上麵講到過,在羅馬時期,‘上城’的貴族曾下山來到河邊築起一間間凱爾特-羅馬式別墅。那時這裏是納爾邦(Narbonensis)地區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上圖中,能見條磚交錯鋪成的街道和貌似小劇院的殘墟。並且,羅馬奧古斯都時代的一位著名曆史學家Pompeius Trogus就出生於此地。(注:此片為旅遊網站介紹圖)。

*

回到老橋。

回到老橋。橋的對麵是烏韋玆河的右岸。是新區。

稍稍進入新區。我們到時,當日的集市剛剛在這裏散去。

以上兩片均為新區概貌。

再看老橋。讓人難以想象的是,現在橋下的一涓涓細流之河曾如猛獸般的泛濫過。就在二十多年前,就有過給這一帶民居和設施造成過巨大損害的滔天洪災。

*

最後。瓦鬆坐落在此地最高的山,Ventoux腳下。

上圖是我在瓦鬆的古橋上拍的ventoux。從瓦鬆出來看時間還早,我們就驅車上了山。

登山途中,一隻老鷹劃從頭頂劃過歡迎我們~~

這裏經常是環法自行車賽的途經場地。因此在這裏練車的騎者在路上不絕如縷。由上圖可見,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路也不那麽寬。盡管我們的車行進還不如所遇自行車快,但還是不免對不時迎頭撲來的自行車有肝顫 的感覺。

這座山除了是本地區最高和與環法自行車賽有關,它是法國北部和南部動植物群之間的物種邊界或過渡帶。一些物種,比如各類蜘蛛和蝴蝶為此山所獨有。

不過,我們那天在山上除了那隻老鷹沒看見別的動物。在山上雖然滿目烈日。但山風很大。很舒服。居高臨下才會真正知道是置身在多山丘陵的國度。

剛剛到過的瓦鬆小鎮在哪裏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信馬由江' 的評論 : 你說的有道理並非常欣賞你的討論態度。發博在我確實有與大家分享的意思但是是在自我表達的基礎上分享,絲毫沒有讓大家都同意我的意思。相反,我樂見不同觀點。~~

瓦鬆小鎮,在我看來,是原生風格的生動之美。走在那樣的小街裏讓人生發出對遠古的無邊想象。受到曆史變遷的感動。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amsyrny' 的評論 : 是嗎?首先感謝您閱讀文章並提出問題~~。

因您的評論又檢視式瀏覽了博文。發現有筆誤並且有幾處用‘的’和’是‘顯然多餘。-文章的絕大部分是直接打在‘發博文’框裏寫成,而且寫完博文時已是深夜沒能仔細檢查,借此機會向讀者表達歉意。待有空時會改過來。

不過您的意思應該不止於以上。歡迎您具體指出,以供我學習。無論如何我們總可以討論。
再次感謝。

信馬由江 回複 悄悄話 strad, 你說的好像也有道理。確實,感覺的東西是很主觀的。如果你認為是最,或者最之一,可以說是你這麽認為,別人無話可說。可是另一方麵,我相信貼出來的東西,基本是想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得到認同。如果樓主不是這麽看,眾人也就隻好“嗬嗬”了。

我還是覺得,最高級的詞還是慎用比較好。正如隨便就封人一個專家,結果出來一大堆磚家。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rad' 的評論 : 是這樣。美感在不小程度上因人而異。在我,則應該與我對曆史的興趣大有關係。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用詞格調很高,但多數句子的結構和語法有問題,看得這個費勁。。。
strad 回複 悄悄話 信馬由江, 作者如果說Vaison-la-Romaine是法國最美的小鎮,那麽您的挑戰是對的,且況它臨村臨鎮也會加入您,對作者所言而不買帳!然而甫田兄弟沒說是全歐最美的,隻是說了是“法國最美的小鎮之一”,這個你就無法挑剔了哦。 一個地方嗎,美不美是因人而已,就像每人有自己喜歡的一盤菜一樣。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a01' 的評論 : 謝謝您的直言~~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信馬由江' 的評論 : waison-la-romaine 的‘最’不是您所說的‘國人近幾年流行之最’。是歐洲旅遊網站上遊客的總體評價。我並沒想要什麽效果,如博文開頭所言:同意這樣的評價。僅此而已~~。

也許是品味上的差異。
fa01 回複 悄悄話 看不出美在哪裏
信馬由江 回複 悄悄話 近幾年國人流行用“最”,什麽都是“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大家隻能“嗬嗬”。這也是樓主想要的效果嗎?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抱歉疏忽。
甫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天隨人意' 的評論 : 確實是。多謝提醒;)。
天隨人意 回複 悄悄話 是喚作Vaison-la-Romain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