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珊博士心理工作室

專業的心理幹預,情緒調節,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等心理主題的原創小文。旨在普及心理科學知識普及,推動大家對心理谘詢的認識和重視。歡迎提問和討論!
正文

為啥我們的溝通頻率不在同一個波段哩?

(2015-07-22 18:06:49) 下一個
《左耳》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聽過這麽一個關於情侶吵架的笑話:
女:我們分手吧!!
男:為什麽?
女:你答應陪我看《左耳》的,我在電影院等了你一小時!
男:你TM還好意思說這事!你告訴我你要看左耳,我在耳鼻喉科掛號等了你一天!
從我們旁觀者的角度,這對情侶的溝通遠不在同一個頻道,可是當事人呢?未必覺得自己有錯,既然都是對方的錯,自然要發脾氣吵架甚至分手嘍。
 
似的情景,爸媽們有沒有很熟悉?當孩子們對自己大喊「你什麽也不懂」的時候,當孩子們氣衝衝的責問「你們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時候,當孩子一臉厭煩的嘟囔著「說了你們也不知道,有什麽好說的」,當爸媽們重複著「我們是為你好」卻沒人領情的時候,爸媽們的內心,有沒有顫抖著疼痛著?這樣針鋒相對的衝突下,當事人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憤怒,是委屈,不明白為什麽,也無法可解。而同樣的情境,有時候,我們谘詢師看到的是傾訴無門的孤獨。
 
 
爸媽們委屈,覺得自己給了孩子傾訴的機會,然後「適時」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也就有了很多類似 「……嗯嗯,好,知道你的想法了,但是我跟你說呀……/但是我覺得吧……」,這樣的對話。結果一番苦心被孩子嫌棄不說,孩子還覺得父母根本沒聽見他們說了什麽。
 
而孩子們覺得氣憤,爸媽總是把話題轉到他們的想法上,總是從父母的角度出發看問題,這麽多「但是」,還能不能好好聊天了?自己的想法沒有被好好重視的感覺,時間長了,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也就不情願多開口了。
 
情侶間,夫妻間,家人朋友間,工作同事間,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呢!
 
這種誤會是怎樣產生的呢?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Edward Jones和Richard Nisbett在1972年曾提出一個感知不對稱理論,並對其進行了十多年的取樣研究。
 
這一理論認為,我們傾向於將自己的行為看作是可以修正的,受環境限製的,但是將別人的行為歸因於不可更改的性格因素。他們用了一個經典的現象來描述這一理論:當應聘者麵試遲到時,應聘者更容易歸罪於不可控的環境因素,例如交通堵塞。但是招聘方的第一反應是這個人沒有責任心。類似的,在日常溝通中,當我們認為其他人有能力好好做一件事,卻做不到的時候,我們會做出一個判斷:這個人內心不願意這麽做。因此,從父母的立場看,孩子是故意的不願意溝通,不願意「聽話」。而從孩子的立場看,爸媽是故意不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傾聽自己,故意用家長的權威壓自己,故意不尊重自己的想法。矛盾由此產生,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溝通不良的後果可想而知。
 
 
溝通的關鍵是什麽呢?

有人說溝通的基礎在於傾聽,也有人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大家應該互相理解,為對方留有餘地,還有人說,溝通的時候要有平和的情緒,不急不躁。其實,從谘詢師的角度看,「同理心」(empathy)正是所有這些溝通技巧的基石。當我們開始接受係統的谘詢課程與訓練時,第一課就是「同理心」,又稱「共情」。這個基礎沒有打好,我們是不能開始接待真正的患者的。
 
「同理心」這一概念在美國最早由E. B. Tichener在1909年提出,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JESP) 2015年發表的一篇文獻裏通過四個實驗發現,在真實的情境下,引導大家站在與自己持對立觀點的他人角度考慮問題時,能有效的降低抵觸心理,讓溝通變得更順利。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當我們麵對一個價值觀和人生經曆完全顛覆我們自己觀點的人,如何去同理?
 
正念療法(mindfulness)的核心之一就是鼓勵我們不帶批判性(non-judgmental)。我做谘詢的時候,記憶比較深的是一個來訪者治療結束時對我說,跟我聊天真的很舒服,也很有幫助,因為我是唯一一個不帶批判沒有評價的傾聽她的人,這點連她關係融洽的父母都做不到。其實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的僵硬關係也是來自於家長無時無刻不肯放下的評判態度。
 
難的不是如何讓孩子更聽話,而是如何讓孩子和爸爸媽媽相互理解。那麽,爸媽們到底該怎麽和孩子溝通呢?

下一期,我們會通過生動的真實案例,來幫助爸爸媽媽學會運用和孩子溝通的「同理心」。也希望這些小知識能幫助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文/徐藝珊  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