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不吐不快

有知識不代表公正, 用常識判斷是非
正文

發帖回帖最好有理有據語言文明

(2017-03-21 14:40:55) 下一個

        在網上發個貼,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還真不能發,因為不管你說什麽總是有人出來口出不遜-----瞎掰,胡扯,要不就罵人。你有什麽不同觀點就不能有理有據的好好說,有點涵養?修養好不好。

        其實每個人不管說什麽,都有點盲人摸象的因素,有的人摸的麵積大點有的人摸的麵積小點。摸麵積大點的說的自然更接近事實。對時政時事的看法觀點和得出的結論同時和每個人的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有關,也和自己所站的角度有關,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與自己階級立場有關。自己立場的選擇就更複雜了,出生相同,經曆相同都可出現不同的立場。立場可有三種,左派 /民主黨,右派/共和黨和中間派,在我看來左派偏重精神,右派偏重物質。每個人的立場和觀點也會隨環境,時間甚至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現在有句流行話說年輕人要是支持共和黨就是沒心,要是老了還支持民主黨就是沒腦,雖然這隻是一種調侃,也是比喻說年輕人更傾向於理想,激進,而上年紀的人更趨向於現實和保守。

       每個人發帖都有不同的原因,有人可能為謀生,有人就是為一個愛好和 打發時間。發帖也是一種不是麵對麵的聊天侃大山,像人們在一起聊天一樣有的人愛說有的人愛聽,有的人想說不好意思說或不願意說,有的人不管你愛不愛聽我都要說。另外,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與自己有相同價值觀的人群裏,如果能在消遣的同時能通過發帖影響和發現一些和自己觀點相同的一群人那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從廣義上來講,發帖是一種公共社會活動,你發在網頁上的帖人們就會看到,有時候也可能並不是真的想看而是在瀏覽中遇到,就像有人在公園或路邊打太極拳一樣,你喜歡就多看一眼 甚至還會停下來欣賞一下,你不喜歡走過去就是了。但要是在路邊吐口痰,就是不經意看見了也會引起不快。所以發帖也存在一種公共道德的問題,你發帖或回帖的語言也就要講究禮貌,要盡量維護語言環境美。

       發回帖也最好帶有一種謙虛的心態,如果有與自己所見不一致,最好也不要動不動就說別人瞎掰,胡扯。是不是應該先問問自己對不對,千萬不要吃過個農家飯就覺著自己了解農村了解農民了,也不要去了幾趟美國,到紐約, 洛杉磯華人區轉過, 住過就覺著了解美國了就可以對別人指手畫腳了,或者你年紀大見識廣?英語好?讀書多也行,你是嗎?

       文明和修養是什麽? 在我看來就是用盡量友好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用隱諱方式來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因為 不管人類怎麽發展,人也總會生氣,憤怒有情感,人們總會吃喝拉撒睡,有生理需要。不文明或修養差的人就容易用罵人來表達不滿和憤怒,容易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來實現自己的生理需要。

       每個中國人都希望中國好。作為一個華人不管你生活在那裏,什麽國籍,在國外你是第幾代華人,中國的好壞,每個華人的行為應該都和大家有關。就像不管什麽國籍的華人得了諾貝爾獎我們都感覺自豪一樣,中國好了每個中國人都會自豪的,因為不管你在外國是第幾代華人,在別人眼裏你仍舊是華人。中國的不好現象,華人的不良行為也一定著對我們每個華人的印象,看一看在美國有多少次中東人被無緣無故被趕下飛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中國人對中國的褒貶,對時政的看法都包含對中國的希望,都是想中國好。但你要是用罵人的方式來表達你的願望,那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就像最近因為薩得有些人拉出橫幅罵大街一樣,我看除了讓人覺著失望,起不了任何好作用。

 

(純屬個人觀點,不針對任何人。如有冒犯請見諒。於2017年三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