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one with the wind - 也談'飄','亂世佳人'

(2015-07-17 12:23:01) 下一個
初一那年的暑假,第一次讀到了'飄',從此每年暑假都要把這本書翻出來讀一讀,當然也沒有放過後來的'亂世佳人'的版本,以及續集'斯佳麗'和Vivien Leigh的電影。相對於'飄',我更喜歡'亂世佳人'的翻譯,平直,比較符合原文的語言環境,讓讀者能自己品味理解其中的真義。

青春期的女孩大概大多會被Scarlett吸引,至少我是這樣,就象書裏的Ashley說的,誰能抗拒這樣火熱的魅力?她熱情,無畏,單純,鮮活,甚至她的自私也帶著一種天然的不加修飾的坦誠。用現下的話來說,她一直順從本心,頑強的象棵雜草 (當然是花樣的雜草)。

她是個天然的叛逆者和現實主義者,戰爭前她修飾著自己,生活在南方淑女的邊緣。戰爭改變了一切,蠻荒中求生不需要淑女,很自然的,她在新世界中如魚得水,盡管她習慣性的看不起身邊這種文化缺失和新生的'沒文化'的富有階層。

Vivien Leigh完美演繹了這個角色,Gone with the wind,是我最愛的電影,沒有之一,所有的場景,音樂, 演員,除了完美,我無法用別的詞形容!但必須承認,電影更象是對書的錦上添花,隻看電影還是不能完整的品味這部作品。

很奇怪,這本書被很多人定義為言情小說。曾在一本小說裏看到這本書被定義為'講一個女人在幾個男人之間飄來飄去的故事'。書中的感情描寫當然引人入勝,但簡單的把這本書如此定義很讓人懷疑他們是否真的看過這本書。

起初,這本書於我是一個女孩的成長史,盡管直到書末尾她也還沒有真正了解她自己,更或許永遠也無法了解Rhett Buttler。Scarlett的出身使她不可避免的成為一個矛盾體,母親是典型的南方貴族淑女,父親是熱愛土地,奔馬跨欄,直爽,接地氣的愛爾蘭人,她本能的尊從內心自由奔放的愛爾蘭血液,卻同她的父親一樣追隨母親推崇的文化。或許是因為這樣,她才會那樣迷戀Ashley(南方紳士的代表),不僅僅是因為小女孩得不到心愛東西的不甘心。也是因為如此,她不會把自己對Rhett的坦誠,依賴和心動當成愛,因為Rhett根本不是她憧憬和認知中會愛上的男人類型。說她不懂愛,但又有多少人在那樣的年紀能真的認清自己,懂得愛和不愛呢?

讀過幾遍,愛情和生存不再那麽抓住眼球的時候,我看到了那些型型色色的配角們,和他們所代表的那種逝去的文化,是的,gone with the wind。12橡樹曾經的繁華,對比戰後故地的斷壁殘垣;優雅沉穩的Ashley,變得意誌消沉如同囚鳥;曾經策馬揚鞭的少年們大多逝去,留下的多成了仇恨北佬和黑人的3K黨; 即使是預言了戰爭失敗,嘲笑南方傲慢土包子的Rhett在亞特蘭大的淪陷麵前亦不能承受,決定螳臂擋車,從軍而去。

舊南方的毀滅,新秩序的形成,其中的傷痛豈是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能代表的。唯一不變的是Melanie,她是真正的南方精神的代表,也是書中最睿智,懂愛的女人,她對Scarlett和Ashley的了解和包容一度讓我覺得這個角色並不真實, 或許那正是因為我已無法見到那消逝的世界和文化。

透過文字,作者的那種無奈,遺憾和追憶躍然紙上,無論好或不好,對或不對,是否應該被曆史和時代的車輪碾壓而過,在那片土地上,曾經有這樣一群人這樣的生活過,雖然那一切最後隨風而逝…

"明天是新的一天",是Gone with the wind的完美結局,逝去的文化,帶著希望的明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