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極其可貴!
正文

一首詩,何以不朽?——與著名詩人葉文福的網上對話 zt

(2015-10-21 19:37:30) 下一個

    2009年10月30日,我的博客發了一個帖子《“新時期反腐第一詩”——重讀<將軍,不能這樣做>》,全文轉載了著名詩人葉文福的這首詩,並加了如下按語:“《將軍,不能這樣做》這首政治抒情詩,原載於中國作協《詩刊》1979年8月號,是著名軍旅詩人葉文福的代表作,一度震動詩壇,好評如潮,卻又受到過嚴厲的批評。可以說,這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有爭議的作品之一,有人甚至說這是中國新時期反腐敗第一詩。有關這首詩的討論與爭鳴,其意義已超出了文學本身。”帖子發出後,很受關注,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宣傳處處長、省公安文聯常務副主席賈永華於2009-11-02 10:10 跟帖道: “振聾發聵之聲! 現在,這首詩依然不朽!”

 

一首詩,何以能夠不朽?

 

現將昨晚與今天上午,我與葉文福先生通過新浪博客紙條的一段對話照錄如下,或可作為這首詩的一個注腳,有助於加深對這首詩的文學價值與曆史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通過網絡交流時,我和葉文福先生都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將其披露(現在披露,為了不再打擾先生平靜的心態,沒有征得他同意).

 

劉國震 2013-11-29 19:41 

    葉老師您好!詩詞大著(博主按:指《葉文福詩詞選》)已收到,厚重典雅,美不勝收,容我慢慢品讀、學習。我的詩集,待忙過這幾日,定寄上請教。謝謝! 

 

葉文福2013-11-29 20:45 

    收到我就放心了。還有許多不如人意處,請批評。 

 

劉國震 2013-11-29 21:23  

    檢索網上資料,您的簡曆顯示轉業到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請問,那是哪一年?冒昧問一下: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說您因那首“將軍”詩被開除軍籍,我判斷可能是訛傳。盼告權威的答案。另,當年除了受到報刊的批評和寫檢查,您受沒受到過組織處理(比如記入檔案的紀律處分什麽的)?我覺得,對於您這樣的寫入文學史的著名詩人,相關重大史實應該搞清楚,以免眾說紛紜,以訛傳訛。關於另一位軍旅詩人張永枚,就有一些訛傳(有些還出現在正規的出版物上)。為此,近年張還與南方一家報紙打過名譽權官司,他勝訴了。 

 

葉文福 2013-11-29 21:38 

    往事不堪回首。為君簡言之。 1981年7月至1986年,全黨全軍全國批判5年多。此間,留黨察看一年後恢複,轉業全國任何單位不許安排工作。勒令回家鄉,家鄉也不接收。後在朋友幫助下,轉業到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博主注:這說明,葉先生是中共黨員、軍隊轉業幹部,“開除軍籍”之說,是無稽之談)

 

劉國震 2013-11-29 21:51 

     真沒想到經曆過文革之後,否定了文革之後,對作家還這樣做。批判您的事情,我在80年代初期知道,1982年前後讀過周申明批評《洗一洗》(博主注:指葉文福的另一首詩《將軍,好好洗一洗》)的長篇文章。讀《鄧小平文選》,提到一位青年詩人到某大學講了一次話,如何如何,我也猜測是說您的。但那時還是能見到您繼續發表作品,乃至獲獎,被《星星》詩刊評為最受歡迎的十大青年詩人。 

 記得當時一位著名詩人(印象中是公劉)說,如果去掉那個不恰當的小序,《將軍,不能這樣做》不失為一首好詩。 小序裏有這句話:“一位遭四人幫殘酷迫害的高級將領,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後,竟下令拆掉幼兒園,為自己蓋樓房”——葉老師,您想過沒有,如果當時您把這句話改成:“文革中,一個殘酷迫害老幹部的四人幫在軍中的爪牙,竟下令拆掉幼兒園,為自己蓋樓房”。——這首詩以及您的命運會不會有所不同?“政治”啊! 

 

葉文福 2013-11-30 08:11 

小序是這首詩的思索的發端,是詩的一部分。正是小序在暗示和提醒中國人民,文革之後又有新的曆史挑戰。這才是詩人代表一個民族在思考,這才是詩人對現實思索的提前量的體現,這才是詩的要害。這個落後的民族沒有被詩人喚醒,所以詩人的悲劇其實是這個民族的悲劇,我是應該擔當這份偉大的苦難的。您不覺得這正是這個民族之所以偉大的內涵在某個人身上的體現嗎?公劉當年說過那句話,我見過他答記者問的報紙。也許是敷衍當時還殘酷的現實,找一個為我辯解的所謂理由,也許是真的沒讀懂這首詩。不管是屬哪一種,我以前和以後都不會去計較。朋友,生活沒有“如果”,即使我不是詩人,也不會按照這種“如果”取巧。大家之大在於心,大家不是想當便能當的,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人生現象和軌跡。我不知道將您的提問解答了沒有,舊瘡疤揭起來是很痛的,幾十年前的事,不要再為您的資料來折磨我了。

 

劉國震 2013-11-30 09:26 

     對不起,葉老師,我實在不該再提這個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您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個文化甚至政治的符號,除了那些對曆史完全無知的人,誰看到“葉文福”這個名字,都會油然而想起那首驚天動地的詩,想起那段難忘的曆史。我也不是為了所謂“資料”,而是想弄清一些重要的曆史真相,也是了解一下您的內心,以便讀懂您的詩與人。 

    說到那首詩的小序,我是完全讚同您的詮釋的,自以為是讀懂了,而且是在您詮釋之前就懂了。那個小序絕對是詩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不能去掉的,而且也不能更改。我那個“假如”,其實是對某種錯誤政治(博主按:還包括某些慣於投機取巧的“風派文人”)的一種調侃與嘲諷。如果當年您真的按照那個“假如”而寫出那樣一個小序,也許您個人會得到榮華富貴,但那首詩,肯定活不到今天(博主按:更勿論“不朽”了)。那首詩的價值,以及詩人的良知、勇氣、睿智與超前的眼光,都體現在那個小序中。

很抱歉,幹擾了您平靜的內心,如果我說的話您同意,或沒有大錯,就不必回複了。 

 

葉文福 2013-11-30 09:47  

    您讀懂了以前的和現在的我,我感到很溫暖。我的和您的,有很多話和說話的語氣,都是在回答現實和曆史。看得出來您並不介意,謝謝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