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亞投行後的中美關係

(2015-04-02 19:08:07) 下一個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還沒有上升到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其原因是因為中美關係不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衝突。所以,隻要中美關係不上升到世界的最主要的衝突,中美的關係會始終是一個鬥而不破的關係。

美國前國務卿,“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現代國際少有的國際戰略家,基辛格在冷戰中曾指出在中美蘇的三角關係中,美國必須保持其同另倆者的關係好過中蘇關係,即美中關係和美蘇關係必須好過中蘇關係。美國在冷戰中能以超強的姿態勝出,和美國長期注重這一政策有關,基辛格功不可沒。在這三角關係中,中國和蘇聯也希望成為和美國一樣的玩家,但隻落的一個被玩家。要不是鄧小平正確的定位(1)中國為老三,並且(2)中國無法在美蘇之間搞平衡,(3)中國隻能暫時倒向美國,中國的今天可能不會和印度太遠——戰後三十年中國和印度一直是伯仲之間。

鄧小平以後的江澤民和胡錦濤在蘇聯解體後,沒有及時地調整國策,發生了一些幾乎不可挽回的危機。盡管在這過程中,美國不斷的試探中國的底線。但由於中國似乎幾乎沒有底線(以使館被炸,南海撞機,和台海危機為例),加上美國的戰略上和戰術上輕視中國,再加上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連年不斷的戰爭,中國得以逃過一卻,從而贏得發展的時間。從鄧小平以後的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鳳凰浴火般的重生。

今天的中國在國體上已成為第二大的經濟體,但中國還不足以玩基辛格的遊戲。中國在國際關係中,必須以俄國,歐洲,和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為依托而平衡美國,使美國的最緊迫的威脅不是來自於中國,而是來自於其他任何地方。可以是中東,可以是南美,可以使中亞,甚至可以是東亞南亞,就是不能是中國。主要衝突可以是種族衝突,信仰衝突,地域衝突,就是不能是中國和美國的衝突。中國現行的政策,就是要在全球的衝突中,將衝突搞大而使美國必須要卷入其中,將衝突搞長而美國必須長期的將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地方。不但如此,中國更應該成為美國解決問題的資源,要錢有錢,要槍有槍,最好是要人有人。

總之,隻要中國有意識地不將自己置於美國要處理的前五名,中國的“新韜光養晦”會給中國至少另外10年的和平時間。美國會時不時的惡心中國一下,如前兩天的機降台南,也許南海會成為一個更熱的點,更可能美國加快阿富汗撤軍將爛攤子撂給中國。這些在美國人看來是強迫中國參與的衝突,但中國如果準備好,這些都是機會。中國要有智慧將這樣的可能的軍事衝突,降低到外交(有話好好說),經濟(有錢大家賺)的層麵。但又要對這事有長期低度衝突(外交申明,取消交流,甚至經濟製裁)的準備。更何況,在亞投行的事上,美國吃了大虧,美國的反應是完全應該預料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westwind180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吃了什麽虧?沒有占到中國的便宜?傷害到美國了?
CNNed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有時會把中國在美國的國際關係中看得太過重要。這是不正確的。
中美關係從二戰以後,除了韓戰和越戰以外,尤其是鄧小平之後,就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至少從短期而言,但是中東巴以衝突,伊拉克戰爭,對美國而言,是生死存亡的戰爭--原因是美國需要石油。其次,盡管中亞離開美國萬裏之外,但俄羅斯在軍事上對美國的威脅要大過中國在軍事上對美國的威脅,這也是美國需要急切關心的事。
最後就是沒有美國,日本,菲律賓也會對中國的崛起有恐懼感。我們很難體會,除非你要站在日本或菲律賓的角度去看。加上日本也有它的大國夢,隻是被美國卡在了搖籃裏。日本想在中國崛起之前,美國退出之後的時間差中,尋找機會。否則,美國走後,美國即使為了自己考慮,都會將日本置於中國之下。但美國的現行政策是以夷製夷,美國可以從中得利而延長其領導地位。
CNNe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hoeverhk' 的評論 :

美國的外交重點可以從國務卿Kerry2014年訪問國家的統計數據一窺:

法國:12次(歐洲)
英國:7次(歐洲)
約旦:6次(中東)
沙特:5次(中東)
瑞士:5次(歐洲)
意大利:5次(歐洲)
伊拉克:3次(中東)
中國:3次(亞洲)
德國:3次(歐洲)
埃及:3次(中東)
奧地利:3次(歐洲)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和俄國關係也很緊張啊。
打小鬼子 回複 悄悄話 言之有理,但不要忘記,敢戰方能言和。 該出手時就要出手,錯過機會就悔之晚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