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當地時間,美軍兩架 F-18戰機,降落中國台南機場。是一個中美間嚴重的外交軍事事件。在3月31日亞投行創始國申請截止後,發生如此事件,如果不把這兩件事聯係起來,反而是不正常的。但美國的這種牛仔精神,看上去是在以為所欲為來羞辱中國政府,但實際給國人提供了一個極佳的機會。
然而無論這次事件是有意,或是無意,從美國人的特點而言,即便是真的飛機事故,美國人會漸漸的將這件事“變成”有意而為。就作者的觀察,作者相信這是一起普通的飛機事故,至少台灣政府事先並不被知曉。
從美國而言,最好的結果是,美國從這件“無意”之為中,發現中國政府的容忍底線——中國可以接受美國的如此“無意”——即中國台灣在互相尊重的現況下,演變成互相不管。但作者相信中國的決心,至少從長遠而言,是在中國台灣在互相尊重的現況下,演變成互管(實際上的中國管理,但找不到更好的表達)。
所以,軍機降落這件事,恰恰為中國提供了一個機會。中國在這個機會麵前,需要不急不糙,更需創造其他更大更好的機會,用以成為實質性的解決台灣問題的一個步驟。
第一要延長這個事件的機會。從外交層麵,甚至不惜在國家領導人層麵,和美國人交涉。首先為軍事交涉創造時間和條件,其次增加美國人的機會成本。
美國在南海軍機事件上,用感恩節的家庭團聚來從人道上壓製中國,逼中國人在感恩節前解決問題。中國人在那件事上,除了最後以大卸八塊,要美國人運回去以得一些臉麵之外,國人連在技術上得以長足也不願承認(要是作者得話,會大張旗鼓得告訴美國,讓美國以後少給這樣的機會)。所以要以一係列的步驟來延長這一機會。(此處省略500字)。反之,美國人應盡快地和中國人達成一個協議,來止損。但美國政府,尤其是現政府,Obama把他自己得曆史地位看得那麽重的時候,他們不會以美國的長遠利益來考量,因為這會麵子上不好看。
中國在得不到所要的情況下(尤其是不願得到的情況下),中國的最大收益可以是有機會將台灣外海納入海航或空軍的常規巡航之中。這恰恰是中國以這個事件為出發點,而應該著眼的。
中國已經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方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慎重妥善處理有關問題,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