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緬邊境問題之我見

(2015-03-16 10:01:59) 下一個

中緬邊境的問題一句話:是中國國內問題的曆史延續。這是作者的一個非軍事學家,非曆史學家得出的結論。作者希望從閑談中,整理出中國可能應給有的,可持續的對緬政策。這也許可以啟發我們思考中國的遠東政策。

緬甸的果敢同盟軍,是中國內戰的產物。所以,如同很多不在中國大陸的中國人(包括作者本人),有其民族主義的狹隘性,和對中國的認知的自由主義傾向。果敢同盟軍在政治理念(ideaology)上,和戰敗後退居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相同,隻是在地域政治(geopolitics)上有所不同。整個果敢同盟軍的命運,被這可悲的政治理念,將其與中國分開。但由於在上一代的果敢同盟軍的戰略上的正確,將其置於叢山峻嶺之中,並且背靠中國,讓果敢同盟軍得以發展延續到今天。很多當年的知青加入果敢同盟軍,當他們認識到果敢同盟軍的政治理念和知青的“打到反動派,解放全人類”很不同的時候,已經太晚。

中國至今的“無為”(更精確的講法應是“不作為”),實乃無奈之舉。在今天的緬甸政府和果敢同盟軍之間,中國和緬甸政府還有一些政治和經濟的共同需要(非共同點),但中國和果敢同盟軍除了都是“中國人”之外,沒有任何共同點。不但如此,果敢同盟軍在中國所實施的全球戰略中成為中國政府的負資產。這隻是現況。

然而,世界政治的動態不會一成不變。其中一個變數,就是緬甸的政治傾向。緬甸的政治傾向在國際上沒有太多的壓力,主要的問題在於美國人講的所為的人權問題。中國政府可以在這方麵減輕其壓力。但在其國內的政權輪換中,中國的牌並不多。但以地理環境而言,緬甸應該是中國的“必得”(而非“必爭”)之地。緬甸是整個遠東地區,南亞和東南亞的交界。西接印度和孟加拉國,東鄰泰國和老撾,南臨印度洋(不用經馬六甲海峽),北靠中國雲南。如果中國能得緬甸在東,在西中國得巴基斯坦,那麽中國在印度洋的勢,會大大的改善,甚至有可能好過美國。

但如何做,這是中國政府所麵臨的一個挑戰。作者的愚拙的想法供大家拍磚。
1. 對果敢同盟軍,上策是將其變成一個對中國有益的正資產。作者相信果敢同盟軍對中國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已大不如以前。經濟上的安撫和分享會大大的減少對抗(對台經驗的再一次應用),和政治上的招安,要同時進行,又要交替使用。使果敢同盟軍成為100%中國的果敢同盟軍而非緬甸的果敢同盟軍。中策是以經濟上的安撫,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受益者。即使將來不能100%為我所用,但至少可以成為一張攪局的牌。下策是不為。
2. 對緬甸政府,上策是保持其經濟上進一步融入中國的發展,從而形成政治上的穩定--即,無論誰上台,都要和中國保持“胞波情誼”。中策是,內以果敢同盟軍為壓力,外輔以國際組織在人權和經濟上的壓力,逼其就範。下策是不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