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論美國“亞太再平衡”與中國“新常態”加“一路一帶”

(2015-02-26 18:22:31) 下一個

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前提是:亞太偏離了美國理想中的平衡點。美國認為這一偏離是由於中國的崛起。其“再平衡”的要點有二:第一,形式上,美國將增加在亞太的活動,第二,目標上,以平衡中國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首先,由於全球的熱點的不可控,歐洲的金融危機,中東的衝突,烏克蘭的分裂,每一個都與美國戚戚相關。加上美國國內經濟下滑,美國以從二戰後幾十年的全球到達,收縮到用代理人來製造麻煩。增加在亞太的活動隻是停留在嘴上,連APEC這樣以亞太為主的會都會缺席,說明了美國的力不從心。其次,中國的崛起,光從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總量來比較可略知一二。美國曆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為1961年到1969年的8年中,年平均增長為5.1%。而中國在1978年到2012年的35年中的年平均增長為8.8%。而今天中國的人均值(PPP)隻相當於美國1938年的水平。即使中國的GDP增長維持在5-7%之間(外行人的假設),中國的影響力隨經濟而上升,似乎還看不到頭。當Obama總統說中國搭了美國的便車,可以說是完全不顧事實。我為美國有這樣的總統感到可惜--因為美國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來到。反觀毛澤東早在建國初就認識到,中國存在的危機--中國地球球籍的問題。所以,可以預見的是,“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是一個不成功的戰略。至少需要大範圍的修改。

反觀中國的“新常態”思維,其前提是:世界是動態的,每一個平衡點被破壞後,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本人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但可以看到這一思維的唯物辯證法的運用非常的到家。可以說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思維是用這一方法,”迫使“美國接受中國崛起中的每一個新的平衡點,或者是“新常態”。本人認為,這一新常態的最願意接受的國家,不是美國,而是亞太和非洲的小國家,或是歐洲欠發達的國家。但中國在努力的方向上有偏差--一廂情願的希望美國接受這一思維。“新常態”的思維,和“三個世界”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不如“三個世界”理論直觀。當然,時代不同,在製造衝突的同時,化解衝突的方法也不同。“新常態”中有“不衝突””不對抗“是中國現階段在國際事務中的主旨,這符合中國的需要。”三個世界”的理論,中國是要衝突,要引人注意。“新常態”是要不“鋒芒畢露”,是另一種“韜光養晦”。

至於“一路一帶”,本人發現這一概念,一定程度上又將中國推向一個“鋒芒畢露”。其原因是太以中國為中心。他國會以中國要輸出經濟(類似以前輸出革命)來理解這一“新常態”。本人建議換成類似“黃金路帶”(Golden Belts)這樣中性,無偏向性的概念。這隻是一家之淺見,用於拋磚引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絲綢之路是陸地貿易通道,是海洋貿易以前的大陸貿易。一帶就是複古,就是複興,就是大陸經濟規則旁路海洋經濟規則。英美是海洋文明國家,中德法俄是大陸文明國家。各有長短,避實就虛,發揮大陸國家長處。一帶一路不是美國接受於否的問題,是依靠大陸國家發展大陸經濟,海洋國家不會幫大陸發展大陸經濟,中國並不排斥英美日加入一帶一路,是他們不願意看到大陸經濟起來,他們要維持海洋經濟霸權,他們不願意看到大陸經濟繁榮。
CNNe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hoeverhk' 的評論 :
"不懂經濟學的人恐怕理解會有點兒困難",我應該算一個。
whoeverhk 回複 悄悄話 PPP人均值,指的是以PPP計算的人均值,不過表達上應該說得更清楚點,不懂經濟學的人恐怕理解會有點兒困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