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和外甥女兒一起,她用得很熟,感覺很方便。後來自己用了兩次,也很順暢。
但是對我自己來說,有三個麻煩。第一,需要國內的手機號碼,不然萬一要和司機有個交流就不行了。第二,輸進地址以後隻能原地待命,不能隨便移動。第三,付錢的方式。我的微信今年要求我必須綁定國內的銀行,我帳號裏還有些餘錢,但長遠計,還是去中國銀行問能不能一個戶頭能和微信綁在一起,回答說必須要長期簽證才行,我兩個月的不行。於是死結:沒有國內的銀行賬戶,不能用微信支付,也就不好叫滴滴。
所以有時候就想用老一套,手招出租車,試了兩次,大失所望。
第一次晚上,等了一會兒招到一輛,上車後馬上發現,貌似欠了司機若幹錢,那個態度,一副不耐煩的大爺樣,告訴他酒店地址,也不太明白,到了酒店所在的街,說讓我們盯著找。好在外甥女兒拿了手機地圖,才順利到達。
第二次白天,在故宮北門,要去高鐵站南站附近的酒店。欄下一輛出租,上去,一聽我們去南站附近,馬上說長安街封路,不讓走,繞一下要一個半小時多,不去。就在下一個路口紅燈處把我們給扔了下來,說就不收你們錢了。最後還是在路邊等滴滴給送到目的地。一路上穿過長安街,也沒見封路。
大爺脾氣也就算了,但那個好不容易上了車,轉身被拒載,就沒法安排時間,很容易誤事。
所以覺著還是滴滴比較穩妥。你輸進去地點,司機知道去哪裏,這樣來的車肯定是願意去。
滴滴司機各色人都有,外地人還居多。絕大部分態度很好,還會找話題聊聊天。我很久沒回北京,感覺變化太大,東問西問的,人家也不嫌麻煩。我累了睡覺,他們也不來打擾。外甥女說,因為顧忌差評。
總的來說,我覺得滴滴打車完勝手招空車。
據一些滴滴車司機說,滴滴在北京屬於非法,--後來從文學城新聞知道,其實是外地人開滴滴車不被允許。雖然不允許,被逮著了要罰款,但看來司機們還是照接單子不誤,不過抱怨也不少。
我是很希望有滴滴打車的存在,至少給傳統出租車行業一個競爭對手。
最近因為出了兩件司機謀殺女乘客的事件,可以看出滴滴順風的宣傳定位出了不小的問題,以及平台服務素質(風險意識)不高。
照理,滴滴打車(包括順風)的危險程度不應該比招手打空車更高。前者一直有記錄,後者上車後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麽。
所以要減少滴滴打車的危險性,第一,公司要強調“職業道德”,司機就是服務乘客,樹立和傳統出租車司機差不多的職業觀念,不要給他們灌輸“打醬油掙閑錢”的想法,更不要去搞那些花狸狐哨催生荷爾蒙的廣告來吸引司機(滴滴順風)。第二,對司機要強調一切都有記錄,從技術角度打消司機的僥幸心理。第三,客服平台的風險意識要加強,對“性騷擾”一類的投訴要嚴格處理,設立黃燈機製。一旦出現緊急事態,馬上和警察聯係,並定位車子,警告司機。虛驚一場遠比真出現命案要好。第四,對司機的背景資料要有一定的掌握。
作為乘客,麵對一個很有可能沒有職業素養的陌生人,也要有防範意識。尤其單身女性,錢包裏放一個噴霧器之類也未嚐不可。如果滴滴能開發一個軟件,一旦乘客開通這個軟件,就能和滴滴服務平台實時聯係,那就更加安全了。
總之,我希望滴滴這種網約打車模式繼續存在下去,不希望因噎廢食,因為出了一些意外而取消滴滴打車。但是公司各方麵(技術和服務)和規範性都要提高,不然路也走不遠。
至於滴滴順風,因為沒有第一手經驗,就不多說了。
像滴滴這種服務,大部分人用起來還是應該算是方便的,不然它的擴張也不會那麽快。隻不過一出問題,這個問題還很嚴重(人命),而且是年輕女子,影響就很大。
滴滴順風的廣告問題很大,它恨不得把坐順風車描繪成一次約會或者豔遇,這種廣告,如果不能肯定對這些命案有法律責任,不合適是板上釘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