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

生於七十年代,農村人,學習差。執著從軍,終遇出路。。。
正文

希拉裏能讓2016年成中國的噩夢嗎?

(2015-02-03 20:44:19) 下一個
唱衰中國一直都是西方媒體樂此不疲地炒作的一個話題,他們往往抓住一些西方政治人物的隻言片語或西方國家政治的權力更迭,渲染放大,製作噱頭,唱衰中國。
2015年剛剛開始,一些對中國新絲路戰略影響力憂心忡忡的西方媒體便急於拿2016年的美國與台灣大選說事了。他們也許早已看不慣奧巴馬對中國強勢崛起的軟弱應對了,因而就把遏製中國全球影響力的希望寄托於西方對華強硬派人物的登台上。對華強硬言辭幾乎是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個標誌性音符。從克林頓、小布什、到奧巴馬,他們有誰沒有對華放過狠話,但回歸到兩國交往的實質層麵,也還是經貿互利優先、合作雙贏主導。對華放話及其渲染中國威脅,更多都是美國對華交往的一個工具或策略而已。如果以此推演中美發展大國實質關係,往往更多落空。
中國有著自己的大國韌性,其發展、崛起的勢頭,都不是西方的製裁、圍堵、放話所能困住的。1989年西方也曾對中國聯合製裁過,再後來的南聯盟使館被炸以及南海中美軍機相撞等負麵事件,也曾使兩國關係低潮過,現在回眸看來,盡管有這些負麵的插曲讓中國難受過,但終究還是沒能阻擋住中國的發展與崛起的勢頭。所以,中國的發展、崛起,有著自身的邏輯和韌勁,這些都不是西方所能唱衰的。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上海等地的南巡談話中告誡過中國的領導人,中國要出事就出在自己內部。
鄧小平的這句話很可能是鏡鑒於蘇共的出事。蘇共的亡黨根子在自己內部,如果蘇共自己不出事,蘇聯是不會解體的。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政策在蘇共意識形態上所製造的思想混亂、信仰迷失,是一個極其致命的誘因,是西方對蘇聯冷戰的一個關鍵性的節點和勝負手。這一點,對西方和平演變中國同樣有借鑒意義,即通過意識形態、政治宣傳、負麵輿論的滲透、抹黑、洗腦,製造中國內部的思想混亂、信仰迷失與自亂陣腳。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鬥爭雖然看不見硝煙,看不見血腥,但卻是最致命的一個主戰場。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黨,一旦垮塌了自己的思想信仰,離自己的敗亡也就不遠了。尼克鬆的《不戰而勝》講述了的就是西方通過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戰爭,而不戰屈人之兵地解體紅色蘇聯的故事。在戈爾巴喬夫的公開性時期,蘇共放鬆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警惕性,聽任了一些親西方的媒體肆意美化西方製度,肆意醜化蘇共曆史,結果招致社會上的思想混亂與信仰迷失,並通過意識形態上的洗腦而更多淪為西方製度的膜拜者以及思想信仰的俘虜。思想信仰崩潰了,社會製度、經濟基礎的被演變,也就成了必然的宿命了。
而如今,西方對中國的和平演變又想重演自己解體蘇聯的故事,即通過唱衰中國、歪曲曆史、醜化中共、混亂思想、動搖信仰等一整套意識形態上的戰爭手段,動搖、瓦解人們對中國崛起、中國複興、中國強大的理論自信、製度自信、道路自信。
其中,被其炮製出來的一個最新的政治謠言就是希拉裏入主白宮,將使2016年成為中國的噩夢,與其相伴生出來的一個邏輯性依據就是中國戰略機遇期的為日不多或很快喪失。
1月27日,美國《外交官》亞太時事雜誌發表一篇“2016緣何將成中國噩夢”(以下簡稱中國噩夢)的文章,似乎又在黔驢技窮地繼續上演著唱衰中國的老把戲。該文稱,在最近的幾年中,中國抓住機遇力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在全球舞台上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但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一年之後,中國將不再擁有像最近幾年一樣良好的全球發展環境,對於中國而言,當前的機遇期轉瞬即逝,不再充分利用起來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機遇期又怎會突然短命起來了呢?
《中國噩夢》一文斷言道,2016年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將成為對中國的最大考驗。該文的邏輯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命係於奧巴馬的對華友好與軟弱。他們認為,提出了“重返亞洲”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奧巴馬對於中美關係一直抱著相對友好的態度。在奧巴馬的總統任期中,人們見證了一個“強勢獨斷的、極度自信的、試圖對鄰國發號施令的”中國的崛起。奧巴馬的對華弱勢成就了中國的強勢崛起及其在周邊領土爭端上的影響力。
2016年的美國大選,很有可能入主白宮的希拉裏的似乎又給那些對華遏製派增添了一些新的念想。他們從中國媒體的擔憂發現,希拉裏對華要比奧巴馬強勢得多了。從希拉裏1995年在聯合國第四屆婦女大會上發表演講到她擔任美國國務卿的一段時期,中國媒體對於她的報道一直帶有一半讚許一半憂慮的色彩。隨著大選臨近,希拉裏強硬而野心勃勃的個性已昭然若揭。
2016也是台灣的大選年。“九合一”選舉後,勝利離民進黨似乎越來越近。蔡英文的民進黨上台以後,在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上也將給中國大陸帶來很大壓力。 
正是這些權力交接很可能給中國帶來更加緊張的外部環境,以致讓美國的《外交官》雜誌研判出2016年或將成為中國的“噩夢”。

美國《外交官》雜誌對中國的唱衰及其對中國戰略機遇期的擔憂,又有多少可信性呢?

1月28日,德國柏林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夫羅裏揚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正在經曆兩道門檻的考驗:2015年的經濟轉型和2016年的地緣政治風險。表麵上看起來,這有可能成為中國的一個噩夢。但事實是,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中國是一個創造機遇的國家,中國的朋友圈不是在變小,而是在變大。它已有足夠的自信和辦法應對這些挑戰。

實際上,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正因為以下幾個重大國際事件的接連發生而被延長。一是“9·11”恐怖襲擊、二是2008年金融危機、三是美俄緊張對峙惡鬥的烏克蘭危機。前兩個事件讓中國逐漸變得更加自信起來,從原先對美國盲目崇拜的迷霧中走出來,開始走自己的路。烏克蘭事件發生後,在一定程度上牽製了美國的很多力量,讓它無法再全力以赴對付中國。而且,美俄雙方在烏克蘭事件上又都需要中國的幫助,因此即使希拉裏當選,也還是不敢輕易拔中國的虎須,以致遭受中俄兩國魚死網破式的夾擊。

再者,習近平通過強力推動“一帶一路”計劃,不斷開拓中國發展戰略空間,主動營造新絲路地帶國家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環境,也在延續著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如此看來,西方媒體指望希拉裏上台強硬對華,以唱衰中國、動搖中國,又可能是一個紙糊的美麗謊言。

2015年2月4日初稿於論道書齋  胡顯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