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身上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同時也有很多營養是你一定意想不到的的,甚至是會丟棄的營養。那麽,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營養都是什麽,以及要如何洗魚才是最正確的。
5種魚身上你意想不到的寶貝
魚鱗。魚鱗是魚的外骨骼,富含膠原蛋白、鈣、磷、卵磷脂等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甲殼素這種膳食纖維。因為膠原蛋白會在70℃~90℃的溫度下轉化為可溶性的明膠,常見的吃法是將其製成魚鱗凍。具體方法是:將魚鱗刮下,洗淨。下入放滿水的鍋中,加點醋,使水溫保持在70℃~90℃的將沸未沸狀態,小火慢燉。等魚鱗慢慢融化,湯汁黏稠之後,關火,將其晾涼,置於冰箱冷藏成凍。食用時,將魚鱗凍拌入調料即可。
魚骨。魚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魚刺,富含鈣等微量元素,經過軟化處理後,其營養成分會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非常小的帶骨小魚要使勁嚼碎,進入胃裏後,胃酸會將其魚骨部分軟化,促進鈣、磷等營養物質的溶出。大魚骨要吸它的骨髓,也就是魚脊柱中的白線。此外,魚骨還可以加醋熬湯,小火燜煮(2~4小時)。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湯,魚刺很難變軟,多加點食醋燜燉,可利用醋酸的作用促進魚刺軟化。
魚鰾。魚鰾裏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可能對血脂控製有益。常見的做法是:將魚鰾用清水洗淨,和魚一起清燉或紅燒。
魚肝。魚肝是魚身體裏儲存多種營養素的地方,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和鐵等微量營養素,但其中的膽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適合痛風患者。魚肝和魚膽相連,在清洗魚肝時,別把魚膽弄破。肝髒有解毒的功能,特別容易集聚毒素。食用前,應確定魚沒有受到環境汙染。
魚腸。魚腸含脂肪低,蛋白質含量不遜色於魚肉。不過體積大的魚的魚腸才有食用價值,食用前要把裏麵的髒東西去淨。因為魚類所吃的食物都要經過魚腸消化,所以它是魚的身體裏受汙染程度比較重的器官。如果對魚的養殖環境不夠放心,就不建議吃。
冬季吃哪種魚最好
俗話說“冬鯽夏鯉”,冬季以後,正值鯽魚產卵期,肉肥籽多,滋味鮮美。
鯽魚紅燒、幹燒、清蒸、做湯均可,但尤以燉湯最為普遍。說到燉湯,鯽魚有3個好搭檔,那就是白蘿卜、豆腐和冬筍,用它們分別與鯽魚燉湯,不但味道鮮,而且營養好。白蘿卜和鯽魚燉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卜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裏,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鯽魚富含動物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豆腐含大量植物蛋白質和鈣,兩者一起燉湯,不但味道好,營養還互補。冬筍體積肥大,美味爽口,低熱量、低脂肪、高纖維,用冬筍配肥美的鯽魚燉湯,湯鮮醇濃,肉嫩筍脆。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鯽魚雖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感冒發熱期間不宜多食鯽魚,陽虛體質和有內熱症狀的人也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