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

生於七十年代,農村人,學習差。執著從軍,終遇出路。。。
正文

張學良為什麽兵諫蔣介石?

(2015-01-23 15:16:44) 下一個

 

 

今天得以把厚厚的一本《張學良畫傳》讀完。該書的作者是張友坤老先生,他也算軍人出身,幾次談話中,我可以感受到,在其人生履曆中,曾為呂正操將軍的秘書,是他很是在意的一段經曆。
因為呂和張學良是老鄉,又曾是張的舊部,且交情頗深,在張學良的晚年,大陸方麵和張學良的聯絡工作和表達問候之情多是有呂將軍代勞的。從書中的照片和節選資料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得益於這段經曆的痕跡是很明顯的,我因此認為,這也是本書關於張學良研究的 權威所在了。
讀完此書,不想多談,一個很深切的感受是,一個人一生中堅持了自己的一個信念,作出了一個偉大的抉擇就足以成就他偉大的一生了。無疑,張學良一生的輝煌給了西安事變和此前的幾次事件了。現在來看,在民間的說辭中,關於張學良為什麽當時選擇兵諫蔣介石向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不乏詆毀之辭,在本書中,作者並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判斷,而是在向讀者點明,”息爭禦侮”"維護國家統一”成為張一生政治、軍事追求的前提下,為我們從曆史的縱向方麵提供了可靠的事實,結果是讓我信服的。
“東北易幟”可謂是張一生中鮮亮的第一筆。史實顯示,作出這一決定的時候,並非是在張走投無路的投降之舉,而是在張初掌東北軍大權的得意之時,為什麽會選擇這樣?張的氣魄讓我動容,他表示,”我張學良沒有能力統一中國,但我有氣魄讓我張學良服從能夠統一中國的人。”在當時張學良的眼中,能夠承擔統一中國大任的隻有蔣介石——張學良幫助蔣完成了第一次中國統一。
再一次就是中原大戰的時候,當時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在中原地區投入大量軍隊混戰,導致民不聊生,外敵難禦,依照當時形勢,張學良所帶東北軍的態度足以左右戰局,所以,蔣方和馮方也確多次表達和誘導張幫助自己,但是,最後張學良選擇了幫助蔣介石,從而是馮、閻潰敗。張學良作出此舉也並非是在受到脅迫的時候做出的。這是張學良第二次幫助蔣完成了全國統一。
第三次就是西安事變。為了能夠團結一致共同抗日,先前追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張學良,毅然作出決定兵諫蔣介石,使其答應聯共抗日,關於此事件的意義無論是在世界史還是在中國史中都是很重要的一筆,是有轉折意義的,在此我不做詳談。事後,張不顧楊虎成將軍和其舊部的反對,在沒有通知周恩來的情況下,依然決定送蔣返回南京,按照他的說法,是為了幫助蔣恢複領袖的威嚴和榮譽,另外也是想親眼看到蔣真正的和徹底貫徹抗日的部署。當然,曆史演繹的是一出悲劇,張學良自此開始了54年的幽禁生活。張拋棄了一己的安危作出兵諫的選擇並親送蔣回南京,也並不是在自己身陷困境的情況下做出的,要是非要說張是有私心的話,我能給出的一點理由就是,自己的父親在皇姑屯為日軍所害,自己的東北老家慘遭日軍洗劫,而評當時自己的一己軍隊實難收複失地以報家仇,所以,隻能寄希望於民族團結,共禦外侮。就是這樣,其也是國家統一,民族大義使然。
盡管此後,張在多個場合多次表示希望國家統一並願意為國家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但我們不防苛刻的認為,那些缺乏權威和實質的推動意義。我倒是更加堅信,在一個人作為強者,沒有受到任何脅迫沒有任何自保的目的的情勢下,主動做出的選擇才是最有分量的,才是最能體現個人的真性情的。上述張的三次選擇就是在這樣的邏輯下完成的,由此,我們勢必應該對張的”息爭禦侮”畢生信念表示理解的敬佩。
文章最後順便說一下,張友坤老先生是河南洛陽人,鄭州大學曆史係畢業,我們既是老鄉又是校友,他上次幫我聯係陸學藝老先生的采訪時,對我的介紹是,我是他的一個小學弟,我倍感親切,本書的扉頁是他給我的簽名留念,更有幸的是,我是在該書沒有上市之前的先睹為快了。所以,此文也表達一下我對張老師的感激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離離源上草 回複 悄悄話 傻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