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

生於七十年代,農村人,學習差。執著從軍,終遇出路。。。
正文

在開曼注冊個公司吧!

(2015-01-18 15:37:18) 下一個

日前,亞洲富豪李嘉誠重組旗下兩家集團,並把重組後的企業注冊地點從香港遷移至開曼群島,稱此舉隻是為做生意方便。其實,開曼群島早已成為中國企業一個重要“落戶地”。從地產界的碧桂園[-2.82%]、世茂地產,到運動品牌李寧[0.99%]、安踏,再到阿裏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公司,都是開曼群島的注冊企業。文字整理/新京報記者儲信豔

誰在開曼群島“落戶”?

過去20年間,內地赴港上市的家族企業資產規模最大的50家之中,共有44家注冊於開曼群島。

2009年

1145家公司香港上市

388家開曼注冊

2010年前8個月

44家企業香港上市

31家開曼注冊

★基本“國情”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加勒比海西北部的一塊海外屬地,麵積僅259平方公裏,人口不到6萬人。金融旅遊業是主要經濟來源。

★著名離岸公司注冊地

開曼群島和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並稱為三大離岸注冊地之一,島上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於這一部分。

★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

據介紹,李嘉誠之所以把重組後的新公司注冊在開曼群島,是由於此次重組交易額巨大,涉及分派新公司的實物股票,根據香港有關法規,這對於在香港注冊的公司是不被允許的。

2010年開始,李嘉誠在海外進行大量投資,以歐洲為重點投資對象在基建、電訊、能源等各個板塊全麵開花,將公司遷冊至開曼群島將有助於進一步拓展海外並購項目。

★年均4300家公司成立

有資料顯示,目前平均每年有4300家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全球700多家銀行均在該群島設有分支機構,包括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的子公司,島內的金融業、信托業總資產已超過2500億美元

政策寬鬆經營方便

上市“跳板”

如果企業需引入外資或海外上市,可通過在開曼群島注冊境外公司,對境內公司進行100%股權收購,然後將開曼公司提交香港或是美國上市來完成境內公司的海外融資。特別是對於互聯網、教育以及傳媒等在中國引進外資有限製的領域的行業,吸引力更大。

這種間接上市的好處:成本較低、上市程序透明、花費的時間較短、可以避開國內複雜的審批程序。

服務優勢

世界知名的律所如邁普達律師事務所,在開曼設有專門的辦公室,有專門麵向中國人的業務組,專門幫助香港和內地公司製定離岸公司策略。

資金流動靈活

開曼群島沒有外匯管製,使企業在國際交易中的資金更加靈活。

審批流程寬鬆

開曼群島在上市審批、年度申報等審批流程方麵比較寬鬆。

注冊政策寬鬆

年滿18周歲,即可注冊成立一家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需5萬美元,且無需驗資。同時,公司不需在注冊地進行實質性的業務,隻收取少量年度管理費。

避稅天堂名副其實

稅種少

開曼群島島內稅種隻有進口稅、工商登記稅等簡單稅種。開曼群島1978年獲得英國皇家法令,被永遠豁免繳稅義務,故而完全沒有直接稅收。

資料保密

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隻需一位股東、一位董事,且股東董事可同為一人,股東資料絕對保密。

同時,注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形式是豁免公司,意味著不用在當地交稅,避稅效果強。

避稅路徑

很多注冊公司股東可能一次都沒有去過開曼,拿到注冊賬號後,就利用在離岸管轄區的空殼公司,大量製造關聯交易,再將企業利潤轉移到空殼公司。

例如,因為開曼群島沒有企業所得稅,通過高買低賣的方式,把利潤做到離岸公司,把虧損留給國內公司,避免了國內的增值稅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