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

北美戶外運動第一平台。全方位分享包括滑雪、釣魚、潛水、登山、漂流、國家公園等專業戶外運動的攻略與遊記。加入我們,隻需一顆好奇心,三分勇敢,七分行動力,即可喚醒你的十足野性。Be a WildKid,一起野吧!
正文

90後女孩成為中國第一人!徒步4200公裏縱跨美國!

(2015-03-02 09:01:22) 下一個

野孩子(wildkid_me)【達人故事】發掘身邊的牛人,講述TA們的故事。

第七期野孩子精選90後徒步女神張諾婭

 

22歲的畢業禮物,完成徒步科羅拉多棧道 (COLORADO TRAIL),平均海拔3000米的落基山脈屋脊之路,是中國女性中第一個完成的。

 

2014年徒步137天,4200公裏,完成太平洋山脊徑(PACIFIC CREST TRAIL)的第一個中國人,從沙漠到雪山,從墨西哥走路去加拿大。

 

2015年即將啟程,她要挑戰縱跨美東14州,3500公裏的阿帕拉契亞小徑(APPALACHIAN TRAIL),美國長距徒步始祖線路。

 

她就是90後徒步女神,張諾婭。她出生在山城重慶,自小輾轉於北京、重慶、成都。十七歲時移民美國,於2013年以特優生的成績從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畢業,主修心理學。

 

 

倔強的她與徒步結緣

 

 


 

 

小野:從什麽時候起開始接觸徒步?

 

諾婭:我接觸徒步挺晚的,從2012年大學二年級時,開始和大學的登山社和戶外的組織,去紐約上州的山裏徒步, 每周基本上都會去 。因為從小時候起就很喜歡大自然,17歲來到美國住在皇後區,家旁邊有一個特別大的公園,最開始嚐試徒步就從那裏開始。

 

2012年有過幾次挺長的徒步,去過幾個國家公園,感受了美國西部各個州的自然風情。有露營的經驗是2013年3月,大峽穀附近,是一個三天兩夜的徒步,一共是26英裏,非常短難度也不大。後來,就直接挑戰了科羅拉多棧道(Colorado Trail, CT),2013年6月15日丹佛出發,7月21日在杜蘭戈結束,全程37天,800公裏。

 

 

 

科羅拉多棧道背景知識

 

 

  

科羅拉多棧道(後簡稱CT)東部的起點是科羅拉多州州府丹佛,西部的終點是科羅拉多州西南部的小城市杜蘭戈。它全長約為800公裏,東北-西南走向,途中與“大陸分水嶺”(可粗略理解成落基山脈)重合交匯數次,途徑8片山脈,5個主要流域,6個國家野生自然保護區,和5片國家森林。

 

科羅拉多棧道的平均海拔為3139米,是美國平均海拔最高的長距線路。從東向西,棧道會依次經過Front Range , Ten-Mile Range, Sawatch Range和San Juan Mountains(聖胡安山脈)。科羅拉多棧道的最高點位於西南部的聖胡安山脈,海拔為4045米;除此之外,棧道附近會經過科羅拉多第一高峰/美國本土第二高峰—艾爾伯特峰。棧道大部分都在3000米的高原地帶。

 

 

小野:是如何開始想要徒步走完科羅拉多棧道(CT)的?是因為什麽人或者什麽事情嗎?

 

諾婭:我17歲移民美國,在中國從小就是乖乖女,在中國精英式的教育下成長起來,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沒有做過什麽“出格”的事情。來到美國上大學,發現自己可以“設計”自己的人生。所以決定挑戰自己,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其實大學畢業原本的計劃是在紐約找工作,但是在畢業前的一個月,偶然間看見人人網上一個朋友分享的貼子,是科羅拉多棧道徒步的征集貼,發帖人是一個叫王陽(音)的女生,看過她的博客,了解了棧道的相關信息後,就迅速的決定要參與這次徒步。馬上跟發帖的王陽取得了聯係,征求了她的同意, 就決定和她一起兩個人完成這次徒步。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感覺這條徒步路線看上去很不錯,讓我心動,迫切的想要去完成這件事情,當時我就一個想法,如果我找理由不去做這件事,一定會後悔。

 

 


 

 

諾婭:十八歲和媽媽,外婆一起跟旅遊團玩的科羅拉多,那裏的美景讓我記憶猶新,尤其是落基山脈夏天雷陣雨後,雲變得很低很低,再加上落基山上還有雪,很美,印象中那裏就是離天堂非常近的地方。

 

我個人對美國西部有很深很深的情緣,再加上當時的我有機會,有時間,有精力去做這件事,所以沒什麽理由可以拒絕。徒步資金方麵我也不擔憂,在大學期間我就有做輔導員的工作,也有打工自己,攢下一部分錢。其實讀書期間我也經常自己出去玩,一般都不會媽媽,玩回來才告訴他們,這次科羅拉多也是這樣的。我當時告訴了男朋友,他不反對,但他認定我完不成這次徒步,考慮到走太久會損傷膝蓋,所以他提出走到一半就讓我結束徒步。盡管我當時答應了他,但是在開始徒步的第一天,我就知道自己一定能走完這條trail。

 

一起去的姑娘,因為後來要去南美,考慮到時間因素,她大概走了四五天,就返回出發點處理自己的事情了,最後是我一個人完成了整個trail。在徒步中認識了很多朋友,和大家交流了很多徒步和裝備的相關信息,我收獲了很多專業的知識。從科羅拉多回來後,我用了大概8個月的時間做準備,搜集相關下一次徒步的相關資料,在2014年的夏天完成了4200公裏的太平洋山脊的徒步(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PCT)。

 

 


 

 

小野:徒步走科羅拉多棧道時,家人並不知道你的計劃,當你準備走太平洋山脊棧道(PCT)時是如何說服家人的?

 

諾婭:我精心的做了很多準備,有13頁的一個計劃書,羅列了PCT所有數據,所有景點,應對任何問題的方案,非常詳細,任何人能夠提的任何問題,我都羅列出來了,發給我爸媽,我爸什麽都沒說,我媽當時有一些反對意見,但也知道我很堅持。我給她回的郵件解釋是利大於弊,然後她也就準了。

 

我其實很少有事情,一定是讓別人同意才去做,從小到大,受到家庭這方麵影響比較少,家長給了我很多空間,我可以自己決定做什麽,做好了就是自己的,我比較獨立,很少有什麽事情是我父母強迫我去做。很多時候跟外公外婆一起,他們會告訴我要做什麽,沒有說一定不能做什麽。


完成PCT的第一個中國人

 

  

小野:選擇縱穿“太平洋山脊”這條路線的原因是什麽?

諾婭: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客觀因素是因為,當時沒有中國人徒步完成過太平洋山脊這條trail。而且這條trail隨著雜誌的宣傳,電影中的出鏡,而變得越來越熱門。 所以如果我2014年夏天現不能完成這條trail,那麽隨著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我就沒有辦法走一條古色古香,安靜的trail了,那個時候這條trail就會人滿為患,變得非常雜亂。

 

再加上當時我也有了搬到達拉斯的計劃,達拉斯生活條件living standards 比較低,比較方便找工作,我可以攢半年的錢,支持這次徒步,可以說這半年的生活都是為了徒步做準備,精心的準備它。

 

主觀因素是,我在CT上一直在說,我再也不要走長距徒步了,但是一回到紐約的家裏,坐在鋼筋水泥的房間裏,吹著空調,麵對電腦打著字,不知不覺會被拉回大自然中。當你躺在泥土上看著繁星,聽著森林裏的鳥叫,或者你看著遠處雪山很莊嚴威武的景象,你會覺得大自然特別美,自己就會特別向往那種投入自然懷抱的生活。

 

 


 

 

諾婭:另一個主觀因素,是因為我在科羅拉多的trail上遇到的那些朋友,尤其是那個日本老師,在CT他上救過我一命。他走過太平洋山脊的trail,所以在CT上他經常跟我講PCT的一些事情,他說PCT上很少下雨,trail上有很多瘋狂的人。還經常將那些人的瘋狂故事,比如他們是如何為了超輕徒步,不帶帳篷不帶睡袋,每天晚上都在晚上在樹林裏跑,為了讓自己身體暖和,PCT有些人全程隻喝奶粉吃堅果,我當時就覺得那條路非常有意思,而且PCT沿途的風景非常美。

 

大約是七月回到紐約,很快就決定了要走PCT。8月底搬到達拉斯,9月開始打工,大概到第二年3月,攢夠了錢,再加上當時整個籌備過程的各個環節,已經不能準備的更詳細了,所以就開始了徒步PCT。其實在準備的過程中,由於信息收集的過於詳細,很多不該知道的我都知道了,導致我在開始徒步前,就會感覺有一點boring了,所以就不再繼續準備了,那樣就會減少那種新鮮感。當時準備的狀態應該是把這條trail推倒了,每一條紋理我都知道,做好了出發前最全麵的準備。

 

 

太平洋山脊徑背景知識

 

太平洋山脊小徑(Pacific Crest Trail, 以下簡稱PCT)是一條縱貫美國南北的長距徒步線路。這條寬度僅為30公分,但長度接近4300公裏的“縱貫線”盤臥於美國西部三州的山林原野間,從墨西哥和美國的國境一路向北,途經數十個國家森林和自然保護區,縱貫著名的Sierra Nevada (西耶拉山脈) 和北喀斯科特山脈,一直延伸到加拿大境內。

 

太平洋山脊徑是一條“縱貫線”,南北走向,其最南端在墨西哥和美國國境線上的加州小鎮–Campo (靠近聖地亞哥),最北端在加拿大境內的Manning Park (靠近溫哥華), 穿過美國最西部的3個州(加州,俄勒岡,華盛頓),7個國家公園(巨衫/國王穀/優勝美地/拉森火山/火山湖/雷尼爾雪山/北喀斯喀特山脈),26個國家林區和43個國家自然保護區。PCT的最高點是海拔4000多米的森林人山口,最低點在接近海平麵海拔的哥倫比亞河穀。

 

 


 

 

小野:這條路線最大的挑戰有哪些?

諾婭:這條路線我能想到的最大挑戰,就是transition, trail路程中的自然地理條件的過渡。南加州是沙漠,一出沙漠就是雪山,沙漠和雪山對於徒步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極端環境,挨在一起,對於徒步者來說這是最難的。

 

自然地理的變化,轉折非常明顯,所以挑戰就在於我如何能夠保證,沿途4200公裏,每個段的裝備,我的個人條件能夠適應自然的要求。 長期徒步和短期徒步特別不一樣,因為你如果要在山裏走4到5個月,你能遇到所有徒步可能遇到的自然情況,而且這條路線穿過了美國7個自然帶中的6個,你的裝備,中間有些需要添加,有些需要更換,如何運用自己的裝備應對不同的條件。

 

做準備的時候對整條路線的了解也非常關鍵,比如在沙漠裏有什麽樣的危險,比如中暑,暴曬皮膚曬傷,缺鹽缺水,以及水源問題。 進入中加州之後,可能會有一些山火。也許會有高原反應,海拔最高的時候有4000多米。

 

我當時最大的擔心就是雪,因為雪是對mountaineering的裝備以及技術的挑戰。我花了一整個冬天看trail的雪情表,發現2014年是加州降雪的曆史新低,當時心中為這次的徒步舒了一口氣。 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那年是幹旱年,我出發比較早,相當於整個隊伍的最前端,前100人,所以到C2的時候發現雪完全沒有化。

 

 


 

 

諾婭:當時最危險的是過雪地和過深溪,那個深溪水都到了腰,水流也有很大的力量,而且腳一直都是濕的。到了北加州,森林茂密起來,就會有一些陸陸續續山火,導致改道。華盛頓主要是自然情況,它的天氣非常不好天氣,如果幸運的話是一路好天氣,不幸運的話,一路什麽都看不到因為一直在下雨。我到華盛頓比較早,沒有遇到下雪,但是連續下了四天的雨。整體而言,比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和讀到的那些走華盛頓的人,要幸運的多。

 

野生動物方麵,沒有灰熊就謝天謝地,黑熊我就不擔心,黑熊就是對食物的覬覦,把食物按照網上方法處理好,大多數時候我跟食物睡一起,黑熊有領域性,如果你的食物在帳篷裏,黑熊是不會攻擊帳篷的。除非這個黑熊在國家公園裏,尤其像優勝美地那樣的地方,黑熊是很嬌生慣養 ,因為那裏不允許狩獵,所以黑熊不害怕人,如果黑熊知道帳篷有食物,他們會襲擊帳篷。


一個人的旅行

 

小野:這兩次的徒步心情都是一樣的,還是各有各的不同?什麽樣的心情?

 

諾婭:在科羅拉多trail上的人比較少,我除了最後一個星期,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在徒步,中間會遇到一些mountain biker和短途hiker。所以更多時間,我是一個人在大山中享受。一路的景色都非常非常美, 落基山脈很壯觀,針葉林很茂密,山間的小湖非常漂亮。

 

CT上更多的體驗來自於自然風景,而PCT上則是人。PCT我是整個徒步隊伍的最前鋒,前部的人不是很多,周圍大概熟麵孔就10幾個,前前後後, 形成一個group之後,徒步的過程就想和大家盡量接近。 慢慢的就不太記得一個人徒步的感覺,所謂一起徒步,也不是大家一起走,是指晚上在一起camping, 或者大家在相似的時間到達同一個補給點。所以在PCT,沒有時間讓自己一個人靜下心來,一個人enjoy周圍的環境。那時候滿腦子裏想的就是,我明天要走多少,能不能完成昨天定的目標。徒步的過程一直都在看前麵這個人的背影,隻不過前麵這個人一直在換,我就一直想要追上他。

 

 


 

 

 

諾婭:走CT是很放鬆,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者無畏,我當時是菜鳥,對徒步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情況,這時候就心情很愉悅。

 

但是走PCT時,就是了解太多,每天都有schedule,比較緊張,每天都很stressful ,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從早上到晚上,一定要按照計劃去完成,經常會提前完成任務。我原來給自己定的計劃也非常趕了,後來要不要給自己搞一個serial city challenge, 有一百英裏的距離,到下一個補給點,其實原來訂的是三天半,後來想要不要兩天半,晚上多走一點。

 

 


 

 

小野:這些“同伴”都是沿途偶遇到的呢?還是提前你知道他們有類似的形成,會和你有一段路程重合所以一起搭伴?

 

諾婭:途中的同伴都是偶遇的,因為跟約定好的人一起走,非常困難。比你沿途遇到的人一起走困難的多。因為你跟其他人在一起走,中間一定會分散,彼此的步速差異,會導致 其他問題就接踵而來。如果你們一起走,要一起紮營嗎?如果你走的比他快,走的遠一點,你願意停下來等他嗎?定好了時間,他沒有到呢?你們真的要一起走嗎?

 

兩個人情況相似的非常少,所以大家都是按照自己速度去走。 基本上很少有人從一開始就一起走,除非是關係特別親密,情侶或者夫婦,兩個人公用一個帳篷,必須要一起紮營。我路上遇到了很多couple也有兄妹,朋友很少,朋友約定好一起完成的基本沒有見過,如果朋友一起約好,隻是一起走300邁是可以實現的。

 

那麽在路上,能遇到誌同道合的朋友結伴而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們速度要相近,生活習慣相似,早晨起床出發,晚上紮營的時間,盡量使你們的飲食習慣都要一致,比如和我一起走的奶爸他們,除了速度相近,我之所以喜歡和他們結伴而行,是因為他們吃的更加健康,比我更加會選擇如何在美國的超市,買那些很適合徒步的食物。

 

在trail補給點,會有一些中國人知道我會經過這裏,專門去等我。搭伴同行的沒有,雖然大家知道我的行程,但是時間能安排的剛剛好重合的並沒有。因為我的schedule一直在變,我原先在網上擬定了 expect time arrived 的表格,結果後麵一走發現全部打亂了,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左右,所以大家就沒有辦法追蹤我的行程和我結伴而行了。

 

也是從科羅拉多棧道上和王陽一起走發現了, 我們的速度不一樣,一起徒步會有很多問題。一開始我們都是菜鳥,基本上沒有徒步經驗,所以不知道自己的速度能走多快,很天真的認為兩個人一起作伴就能走下去。但是從第一天開始,就覺得他會跟不上我,我必須要等他很長時間。有一天我們約定了紮營的點,可是她卻沒有按時到,我就非常擔心,所以第二天就在trail上不停的留紙條。後來知道她第四天登山杖壞了,去修登山杖,等她回到trail時,我們的距離就差了很長的一段。

 

  

2015大計劃:徒步阿帕拉契亞小徑

 

 

小野:今年又有一個新的大計劃,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你選擇的阿帕拉契亞小徑的徒步路線?

諾婭:阿帕拉契亞小徑是美國最有曆史和故事,並且最被大眾熟知的trail。這條棧道上有很多有名的hiker,比如Grandma Gatewood。在1955年的時候,高齡67歲的蓋特伍德奶奶成為了第一位通徑徒步AT的女性。她的裝備卻非常簡單:一雙Keds網球鞋,一張軍毯,一張塑料的浴室簾布(宿營用),一件雨衣,一個搭在單肩的手縫背包。從此,蓋特伍德奶奶成為了“輕量化運動”的開山始祖。她在72歲和75歲高齡時還分別通徑了AT兩次。

 

每年大概有2000多名hiker從佐治亞州的史賓那山(最南端)開始,想要到達緬因州的卡塔丁山(最北端)。統計數據顯示,完成trail的人,不到百分之20。所以這條trail的難度很大,比太平洋山脊大很多,很不近人情。比如它沿途會經過每一座山峰的頂峰,AT設計並沒有考慮徒步者,它會默認你是攀爬高手, 會設計難度最大的路線,哪條線能最快到達山頂,它就會讓你走哪條線,這條線可能有很多荊棘密布,會有很多石頭,很滑。

 

中間有幾段路線很危險,AT全線天氣都很惡劣,有很多降水雷陣雨,南邊會經過大煙山國家公園,會下雪,還會有高原反應,路線都是直上直下的,沒有什麽之字型的。大家都說它是太平洋山脊的姐姐,AT最吸引我的是那裏的人,會比太平洋山脊更極端,會有一些真正的在路上的人,他們很多人非常拮據,會把棧道當成家,我並不對他們有什麽認同,但是我就想深入他們之中,看看他們是怎麽生活的。

 

 


 

 

小野:這次徒步的裝備有什麽?和之前兩次有什麽不同嗎?這次徒步計劃如何補給?

諾婭:基本上和PCT裝備完全一樣,除了雨衣上有一些更換,trail經常下雨,會帶上電子產品更好地記錄全程,四大件,帳篷,睡墊,睡袋,背包都是一樣的,第一站補給是在東部,很方便,公路很多,人很多,城鎮很多,所以不郵寄盒子,但是一定會郵寄鞋,途中會換幾次鞋。

 

鞋按600邁換一雙,全程大概是4雙鞋,其他補給東西可以去城鎮買,PCT郵寄了29個盒子,現在覺得沒必要。因為,trail上的人會有強烈的購買欲,而且補給需要多樣性,如果提前把東西都買好了,抹殺了你在trail上這種很爽的犒勞自己的購買的感覺。

  

小野:全程負重多少?

諾婭:AT會比PCT重一點,電子產品會重1.2磅,差不多12到13磅,盡量控製在這個範圍。AT我是不會帶爐頭的,準備全程吃冷食,不煮東西,我發現我在潮濕的環境中,不喜歡找一個地方開火,很麻煩,還要進行清洗。所以我應該會吃一些金槍魚類的食物,能夠放在麵餅裏麵,可以在帳篷裏吃。 全程負重13磅,每三天補給一次,食物重量5磅,我會背18-20磅在左右的東西,對於我來說挺多的,在PCT上我背15磅左右。

  

小野:四月就要開始這次徒步了,現在準備好了哪些?哪些需要準備?

諾婭:基本上全部都在準備的過程中,現在在準備沿途的補給表,所有東西我都要需要要一邁一邁研究,所有信息列好,包括所有點的郵寄地點地址,雖然我隻會選擇五個補給點,但是為了以防萬一,所以需要全部準備,所有時間,所有裝備,更新網站,我還會幫公益組織做一些宣傳,學習一下GoPro的使用。

  

在路上的人

 


 

 

小野:你認為在路上的人是什麽樣的?

 

諾婭:一個詞就是moveable, 就是移動,不停的在移動,不論是城市還是城市周邊的人,你對對生活的安定感的追求,對房子和車子的財產的欲望,是不是要安定下來,對家庭是不是用了全部精力去經營,決定了你是不是在路上的人。在路上的人的生活,不在乎這些物質性的因素,他們不會去依附這些東西。

 

沒有依附的東西,人就可以想去哪裏去那裏,可以想離開誰就離開誰。今天你可以在這裏,明天就可以去不同的城市。即使沒有錢,你也可以通過搭車到達目的地。還有一種人,從來不依靠別人,這些人都有很好的經濟基礎,有些人已經退休了,這些人比較傾向於後者,還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比較傾向於前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熱愛自由,對物質不太感冒,他們對生活都不太精明。

 

他們並不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的一員,傳統的生活有一些既定的條條框框,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圈子中,你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去走,比如結婚生子上大學,會成為你生活的模塊。在路上的人不會理會這些,他們唯一遵循的就是內心法則,這就是最大的區別,他們隨時準備jump out,be ready to move。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一個工作是不能離職的,因為對於在路上的人來說,他們生活的主題就是用工作服務遊曆的過程。

 

我對生活的理解,就是吮盡生活的骨髓,很徹底的去經曆,不給自己留很多退路,拋棄很多安全感,很多法則,很多世俗的條條框框,把物質的東西減少到最少。這樣才有更多的自由去break away。 所以在徒步過程中,我認識很多人,他們中很多人很成功,也有些人生活如同一張白紙,如果非要說他們有什麽共同點,他們就很喜歡改變,他們很喜歡每天睡在不同的地方,他們很喜歡用腿去駕馭自己的人生,他們很重視自己對生命的掌控感,以及能把自己drive到目的地的滿足感。

 

 


 

 

小野:徒步的經曆是怎樣的?會產生放棄的念頭嗎?

 

諾婭:曾經有人問我更多的經曆是讓你的路越來越寬,還是越來越窄?我認為是越來越窄,你去的地方越多,看的地方越多,接觸的人越多,你就會知道什麽路是自己的,什麽路是需要用另一種方式走的,如果你覺得選擇特別多,那說明你心中還沒有找到你最愛的東西,我是學心理學的,生活中要有一個衝突,你在衝突中頓悟,就如同鳳凰涅槃。很多人沒有到達這個階段,到了之後,你的路就會很明確。

 

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一次都沒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會處理問題,應急,一般有人要放棄的時候,很多是家裏麵有問題,其實不是什麽特別危險,而是那種波瀾不驚的疲勞,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覺得整個trail無趣,這樣也許和trail有緣無分,有些人會想家,覺得自己是family guy,family women,不能離開家太久,這些人就會放棄。

 

我有一個好處,就是我的牽掛牽絆,非常少,我盡量讓自己的生活很簡單,能夠羈絆我的摩擦力和阻力很少,我想要辦的事情都能一氣嗬成,不要有太多的幹擾,這樣中途不會讓我又放棄的理由,開始徒步真的是發現自己很適合長距離徒步,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性格以及各方麵因素,大部分人都不適合。

 

 

 

 

小野:徒步對於你來說最大的魅力是什麽?在徒步完成科羅拉多棧道,縱穿“太平洋山脊”這兩次徒步經曆給你帶來哪些改變?

 

諾婭:我覺得徒步應該是最能讓人看見美景,發現隱蔽美景的一種方式,其他戶外方式,比如登山,你會看到壯觀的山景雪景,但是卻看不了沙漠,瀑布,峽穀,綠洲,等其他多樣性的自然景觀,自駕又有很多地方到達不了。徒步會有很大的挑戰性,會讓你感覺自我超越,不斷建立目前,完成目標的成就感。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我們做出很多努力,但卻看不到結果,但是徒步很簡單,就是到了,沒有到,看得到和看不到。徒步的反饋是很直接的,徒步還有一個好處,我比較喜歡大自然,聞新鮮的空氣,聽山裏的聲音,這是跟大自然最直接的對話和交流。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trail中你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有很多故事和經曆可以分享,讓你了解到不一樣的生活。

 

改變其實沒有太多改變,我徒步之前三觀已經形成,很多改變也許我自己也沒有發現,比如更能吃苦,處理事情更加淡定從容,在大自然更加得心應手,更加適應各種條件的生活。

 

 


 

 

諾婭:其實相比戶外,我更喜歡旅遊。和旅遊相比徒步的過程中有很多限製,沒有辦法做別的事情,比如沒有辦法學語言,學樂器,學一個電腦的program。還有就是長期徒步一去就是三四個月,準備也很久,如果沒有一定的dedication,會覺得是一種生命的浪費,目前我堅持了這麽久,做的也比較好, 所以我就想繼續走下去,我想回到中國,回到西藏,還想嚐試去尼泊爾徒步。

 

自己是最難說改變的,我心裏還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人生還在變化的階段,還不能心安理得的說,我人生已經就這樣了,現在是不停的想要跳下去,想要變化,可能性太多了。我覺得徒步是一個很好的可以延續下去的起點,在這個基礎上繼續走,因為我已經有一定的積累了,走遍七大洲,走遍所有著名的徒步線路,這些我都想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徒步讓我更加深刻的看到自己的其他方麵,比如,知道自己能夠在自然環境下很好的生存,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

 

 


 

 

小野:現在你是處於 the gap year 間隔年,你有計劃如何從間隔年“走回”現實的普通生活嗎?你想要持續多久間隔年?間隔年對於你的意義如何?還是你希望把徒步,變成一種生活?

 

諾婭:我覺得不需要有太多對未來的決策,現在很難說是不是還在gap。我現在的狀態就是想做一件事,就去完成。把生活當做是去完成一個一個project,生活的動力就是為了每一個project去努力,因為我的生活理念是 in this moment,所以未來真的不知道是什麽樣的

  


支持張諾婭

有意讚助的商家請郵件:nzhang29@gmail.com

 

支持Appalachian Trail Conservancy:

http://www.appalachiantrail.org/

 

微博:@張諾婭走PCT

人人:張諾婭

網站:zhangnuoya-walk.com

 

 

 

野孩子非常期待你能把你的戶外運動經曆,或者是你朋友的戶外運動經曆和我們共享!也可以關注小野 - iWildKid, 求勾搭,求聊天!

 

本文由野孩子獨家采訪,圖片由張諾婭提供,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