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霞

遠可秀山,近可怡水;是寂靜中的喧嘯,是黑暗中的希望。
正文

壽在我心中

(2015-01-11 00:50:16) 下一個
        從絕對意義上講,長壽是主觀的一廂情願。因為壽命的長短取決於很多因素: 基因遺傳, 生活習慣, 心態情緒,生存處境, 以及其它不可預料的變化。 綜合以上所有已經發生的, 正在發生的和將要發生的因素在內, 每個人的生命長短都已是一個定數。 隻是我們誰都不可預知罷了。

        一個朋友的母親已90多歲, 還在開車, 自理日常生活。 可以說是長壽的最高境界了。
        另一個朋友的父親在參加親戚的婚禮時心髒病發作卒死。 搞得我的朋友本去參加婚禮, 卻滯留在父親的葬禮中。 這要祘是死的極品了。
        大千世界, 芸芸眾生, 一生辛苦勞作, 與天鬥, 與地鬥, 與疾病鬥, 最後燈滅燭幹, 壽終正寢。 天堂的門似乎離我們很遠, 穿越它卻隻需一瞬間。

        然而怎樣在這種冥冥的定數中活出特色來卻是在自我的掌控之中。 因為從相對意義上講, 壽又是可伸縮的。 有人隻爭朝夕, 分秒必爭; 有人度日如年, 無所事事。 攥在我們手中的歲月就像一把流沙, 鬆手也流, 握手也失。 藝術高手可以張弛有節, 用它畫出一幅幅動人的沙畫。

        從整體角度講, 壽必然包括三部分: 生, 活, 死。
        生是壽的開始: 有人生在金屋, 有人生在陋室;
        活是壽的展現: 有人瀟灑, 有人糾結;
        死是壽的終結: 有人坦然, 有人苟且。
        雖然生不由己, 活卻是個人的選擇。 生活中處處麵臨選擇: 大到事業家庭, 小到穿衣吃飯。 有時難的不是作出選擇, 而是承受選擇的後果。 我們必須在我們的選擇中生活。有些後果將跟隨一生。 死,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自我選擇的。 有人為國捐軀, 有人自絕生命, 有人貪生怕死, 有人視死如歸。
         壽這個終極的定數於是蘊涵著許多可控的變數。

         轟轟烈烈是一世, 平平淡淡也一生。 若不甘於平庸, 精彩可各有千秋。

         壽, 可遇不可求; 壽, 自在我心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