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5-08-27
門後袋子裏放著兩張坐車卡,一張含月票,一張是普通卡,用多少扣多少。
女兒每天出門上班,有時早班,有時晚班;我是在家上班,逮到機會,就拿著卡出門買菜打拳做想做的事,有時兩人都需要卡時,我就整天持有月卡。
塑料膠片袋女兒貼的,已在那兒好久了,有點往下掉,於是女兒做了些改革:把塑料膠片袋換成兩張不同的卡袋,分別放置不同的坐車卡;卡袋是自己手工做的,小手工,展覽會上還可以賣錢,非常漂亮。
兩個卡長的一樣,背後的卡號不同,她又在月卡上畫上明亮的花樣圖案,這樣就是不開燈也能看出區別;背後她還簽上名,用寬寬的簽字筆簽的,非常鮮明。
這改變非常有效,再也不會拿錯卡了,有時冬天趕車去打拳,天黑乎乎的,又急又看不清,同時可以更高效率地使用月卡。
但也有出差錯的時候,如她回來後忘記把卡插進卡袋,或者我忘記,基本上是我忘記,還有一次誇張的是:把兩張卡都裝自己包裏了,而那天她有安排,害的她出門直跳腳,還得到處找零錢。
自己蠻懺愧的,怎麽總是用完後忘掉把卡插回去的;女兒已讓我使用她的月卡了,自己還不停地搗亂。
歎氣的時候,女兒安慰說:因為你覺得不重要。
想了想,覺得她說的非常正確,自己確實沒把這當回事兒;如果我沒放回去,她出門時會去找的,一般在我的包外麵放卡的地方。
想起我的一個朋友:每次見麵,她都遲到,有一次遲到4個小時,打電話時,告訴我即將出站,反正滿口都是謊言。這次在中國再見麵,遲到半個小時,又是謊言,隻不過,她讚揚我非常淡定,不再像上次一樣暴跳如雷,幾年不搭理她。
還有我們每年的一次聚會,一對老年夫婦召集的,其中一女士總是遲到40分鍾左右,每次都有理由,這次是她哥的兒子出車禍,急於處理,老先生讓她別再說謊了,反正是謊言,她也不生氣。反正出口就是謊言,跟我那盆友一個樣。
是的,在朋友眼裏,我根本不重要:沒權沒錢。隻有一次她按時,免費讓我幫她準備美國簽證,隻準備了幾個外賣打發我這個叫花子;告知痔瘡不能坐也不讓,害的我差點暈過去。也是自己不好,不把自己當人看待。
聚會的女士也一樣,她根本不想來這樣的聚會,覺得毫無用處,隻是沒辦法。
對這樣的朋友,張口就是謊言,斷舍離,看了都嫌惡心。
反思後,每次用完卡後都把卡放回去。
即使女兒,也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