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5-02-17
這些天,發現每天來公園打拳,不光有樂趣,也有風險。
幾年前,樹枝掉下來砸S一個拳 友。
今天,郊狼差一點攻擊老師傅;平常大師傅總是第一個開車來,現在度假了。他們兩人經常看見郊狼。
兩個月前,師傅讓一個30多歲的女徒弟帶一位差不多70歲的女徒弟打拳。70歲的剛從台灣回來,非常活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30多歲的是師傅的得意門生,從6-7歲跟師傅打拳,打的非常好,現在孩子也這個年紀了。可能不是同一個年齡段,而且30多歲的打的太生猛,節奏很快,70歲的在一個跳躍時摔了下來,骨折了。
還有一位台灣的R女士,半年學會7套拳,猛人一個,是自己下樓梯把腳扭了,不能來了。
還有一個90歲的S先生,盡管紅光滿麵,非常健康,但總是撐著劍走路,行走不便;每天鏟雪也是為他,如他摔下來了,就麻煩了。
現在明白運動免責書的重要性。
打拳是一項自願活動,組織者要保證大家的安全,但大家也接受對不可抗力的事故所帶來的後果。
疫情後造成動物靠近人類居住區域,安全性能受到挑戰,該如何處理呢?!
大家又非常不喜歡在室內打拳,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