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
2015 (86)
2017 (48)
2023 (62)
海外華人凡是種菜,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韭菜。韭菜不僅營養好,味道好,很多人還喜歡割韭菜的感覺,一茬又一茬,割了又長,長了又割。種韭菜,最好從韭菜根開始。韭菜根種下去,幾個星期就有韭菜可割,但對很多人來說,韭菜根不是想要就有的。而韭菜種子則很容易買到,亞洲超市、老外超市和網上都能買到韭菜種子。第一次種韭菜的朋友要有信心,即使從種子開始,韭菜也是非常容易種植的。在今天的視頻裏,我與朋友們分享怎麽從種子開始種韭菜,一直到割韭菜。種植過程中的要點,我會特別強調一下。
1. 購買種子
韭菜的英文叫做garlic chives。在英文國家生活的朋友們,在購買韭菜種子之前一定要記住garlic chives這個單詞,以免買錯種子。與韭菜種子放在一起的通常還有小蔥,英文叫做chives。我認識的不少老中和老美朋友都把chives和garlic chives弄混。有人買來chives種子,以為是韭菜,結果長出來的是小蔥。朋友們隻要記住這兩點,韭菜和小蔥就很容易分清楚:韭菜開白花,小蔥開紫花。韭菜的葉子是扁的,裏麵是實心的,小蔥的葉子是圓的,裏麵是空心的。
除了不要買錯種子,購買時最好買兩個不同公司的韭菜種子。不同公司的種子質量不一樣。有的出苗率高,有的出苗率低。即使都是出苗率高的韭菜,種兩個品種,可以比較一下不同韭菜的味道。留下好的品種,去掉不喜歡的品種。
2. 播種的準備
在美國北方和加拿大,韭菜種子在5-6月份播種最好。播種得太早,溫度太低。韭菜種子在土裏的時間太長,會爛掉。播種之前,一定要寫好標簽。老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英語也有類似的說法:The faintest pencil is better than the sharpest memory。這一點我在種菜講座和種菜班裏反複強調,在我的種菜視頻裏也反複強調。種菜新手朋友一定要記住:標簽、標簽、標簽!
韭菜種子可以直接播種到菜地裏,也可育苗之後再移栽到地裏或者盆裏。在菜地直播韭菜,得先將菜地整平,挖出小溝,深度不要超過一厘米,撒好種子之後蓋土,澆水。
從種子開始種韭菜,我覺得先育苗好一點。一是因為在育苗盆裏的小苗容易管理,二是因為韭菜小苗時長得慢。先在盆子裏育苗,可以空出菜地,種其他蔬菜,更有效地利用後院小菜園。韭菜育苗過程大致如下:
準備育苗盆。育苗盆大小一點關係不大。這是我用的育苗盆,去年參觀一家溫室時從他們的垃圾桶撿的。這是我用的育苗土ProMix。打開育苗土袋子時,發現一對剪刀蟲情侶在袋子上幽會,得先把它們趕走。因為育苗土的肥力很低,混一些菜地裏挖的土壤更好一些,提高肥力。將兩種土壤混勻,裝盆。裝70-80%的土就差不多了,等會兒撒了種子之後還要加土。韭菜種子是這個樣子的,黑黑的。每個育苗盆裏放5-6粒種子,蓋一層薄土。土不要蓋得太厚,不要超過一厘米。將土輕輕按一下,讓種子更好地接觸土壤。
這是種子播下去之後的樣子。韭菜種子播種好之後,必須把種子弄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噴頭的噴霧檔(Mist)。將最上麵的土層和種子完全弄濕。扣開來看看,嗯,夠濕了。將育苗盆和育苗托盤搬到塑料盒子裏。塑料盒子有個好處,鬆鼠好像不喜歡爬到裏麵,把土扒開來。播種之後,將育苗盆和育苗托盤放在陽光好的地方。我家後院陽光最好的地方是荷花缸的邊上。我種韭菜的時候是春末夏初。荷葉長得很大了,但荷花還沒有開放。
種子播下去之後的10天,最高溫度在9-27C之間。過了8天,第一棵韭菜出苗。再過2-3天,更多的韭菜出苗了。這時候,我發現出苗的是從Menards商店買的Burpee韭菜種子(右邊),從Lowes買的Ferry Morse種子一顆都沒有發芽(左邊)。Burpee是個大蔬菜種子公司,種子的質量不錯。又過了幾天,小荷露出尖尖角,育苗盆裏的馬齒莧都長得老大了。Ferry Morse的韭菜種子還沒有發芽,發芽率是0% 。有的朋友種菜,結果一棵苗都沒有出來,就怪自己水平不行。很多時候,你錯怪自己了。種子不發芽,大部分情況下是種子質量不好,不是你的種菜水平不行,除非你天天澆水,把種子淹死了。
3. 移栽
有苗不愁長,韭菜小苗慢慢長大。等韭菜苗的根係從盆子底部冒出來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這麽大的韭菜,可以移栽到菜地裏,也可移栽到盆子裏。韭菜盆栽,產量也不錯,適合陽台和屋頂種植。如果韭菜盆栽,基本步驟如下:
找一個底部有漏水孔的盆子,在盆子底部墊一些植物葉子,以防泥土漏出來。用的盆栽土可以到菜地裏挖一點,也可以是用過的盆栽土。加點雞糞,增加肥力。再加點草木灰,消消毒,殺殺蟲卵。土壤混勻之後,裝到盆子裏。差不多80-90%滿即可。將韭菜移栽到盆子裏。澆透定根水。不管移栽什麽小苗,移栽之後的定根水很重要。
4. 澆水施肥
韭菜生長需要量最大的養分是氮和鉀,因此,韭菜要高產,一定要補充氮素和鉀素。補充氮素最好的肥料是尿素,補充鉀素最好的肥料是草木灰。如果沒有尿素和草木灰,可以用藍水肥替代。藍水肥的含氮和含鉀量分別是24%和16%,相當高了。韭菜小的時候,經不起大肥,肥料要稀一些。在五加侖(約20升)水裏加這麽一淺勺藍水肥,差不多15-20克。藍水肥化在水裏之後,每2-3天,澆一次。高溫幹燥的幾天,每天澆一次都可以,或者一天澆肥,一天澆水。如果韭菜移栽到菜地裏,澆水澆肥的頻率就不需要這麽高,一個星期澆兩次就差不多了。
夏天的韭菜長得挺快。這是移栽四個星期之後的韭菜。這時的荷花已經盛開。這是移栽六個星期之後的韭菜。菜地裏的韭菜已經開花,但盆栽韭菜沒有開花。這是移栽七個星期之後的韭菜。這是移栽八個星期之後的韭菜。這麽大的韭菜可以割來炒炒吃了,但因為菜地裏還有韭菜,就留著不割了,讓根係長得更壯一些。這是移栽12個星期之後的韭菜。
5. 冬季保護
菜地裏的韭菜冬天一般凍不死,至少不會全部凍死,但在北方,盆栽韭菜放在室外,基本不能過冬,所以到了12月份,盆栽韭菜需要搬到車庫。我把盆栽韭菜和荷花缸放在一起,在車庫過冬。
6. 割韭菜
去年美國北方的冬天特別冷,好幾天的最低氣溫都在零下20幾度(C)。冬閑人不閑,趁冬天沒有院子活,我就學習園藝,學習養蜂,結果學習太專心,居然把放在車庫的盆栽韭菜給忘記了。等3月份想起來的時候,被埋了好幾層紙盒子的韭菜變成韭黃了。趕緊把盆子搬到室外。韭菜不是很怕凍,過了極寒的2-3個星期,2月份就應該搬到室外曬太陽了。這麽一點點韭黃也不要了,剪下來喂雞。
理發之後的韭菜在太陽下顯得很精神。在春天陽光下,在雨露滋潤下,韭菜很快長大。這是從種子開始種植11個月之後的韭菜。從前一年的春末,到第二年的早春,曆時11個月,其中還包括了4個月的冬季。割韭菜的感覺真好!每次割韭菜之後,都要給韭菜施肥。藍水肥和尿素-草木灰組合都非常的好。如果用尿素和草木灰給韭菜補充養分,尿素的用量與前麵介紹過的藍水肥用量差不多。化在水裏之後,再澆韭菜。等尿素水滲到土裏之後,再撒一些草木灰。草木灰是無機鹽,一次不能用得太多 ,不然會燒苗的。盆栽的韭菜因為空間的限製,雖然長得也不錯,但總沒有地裏的韭菜長得好。這是菜地裏的韭菜。
總之,從種子開始種韭菜,對沒有韭菜根的朋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即使種在盆子裏,也能有不少收獲。種在盆裏的韭菜,每三個星期左右可以割一次。弄這麽三個盒子,每個星期就能吃1-2次韭菜。
--------------------------------------------------------
--------------------------------------------------------
【博文自薦】
韭菜要瘋長,隻需兩種肥
大蒜抽苔後,打個結踩一腳,蒜頭長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