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回憶

70歲老翁,35年中國大陸,35年海外漂泊的人生回憶.
正文

香港

(2020-06-01 20:35:46) 下一個

父親49年去香港,我五歲。分離了30年。香港有我父母,哥哥,所以一直有著親切感。因為我和太太帶著4歲的女兒(女兒由老阿姨和小保姆帶大),幾次申請去香港未被批準,79年初我們全家終於拿到護照出國移民巴西,先到香港。我們為了盡可能縮短行程,就選擇了坐飛機,在香港機場一落地,馬上被帶到移民局。讓我見識到殖民地的滋味。麵對一口廣東話和英語審訊。換了一批又一批官員。前後好幾個小時。我說我父母哥哥是在香港的,他們在機場接我們。他們沒有語言障礙,最少幫忙告知他們我們已到香港,但他們根本不理。我們和4歲女兒7-8小時未進餐沒喝水。於是提出要求飲料和食物。當即看到那種鄙視眼光對我說:吃的喝的都要付錢的,不收人民幣的。你有嗎?那種混到殖民當局公務員的人的那種自以為高同胞一等的可恨又可悲嘴臉,至今留在我記憶中。(當年我突發奇想,因為我們是得到巴西批準的移民簽證。去了外灘中國銀行問詢,能否換一些外幣。等到一位30歲左右的女職員來接待,我話還沒說完,她轉過身就邊走邊說:不可以換外幣!!這時一位50多歲職員等她走開後,輕輕對我說:如果是外匯存款可以換,新規定。第二天我們把外匯存款和護照、移民證件等到中國銀行辦理。等到那位老先生拿著幫我們換好的8千餘美元對我說,從解放到今天,因私出國,你是我遇到換外匯最多的人)所以,當移民官拿來菜單。我毫不客氣點我們喜歡的並給了小費。讓他們別把我們當難民來欺負。香港的殖民文化使人反感至極。香港人中對英國的跪拜,添主人腳的走狗真也不少。我每年到父母墳上香到香港,都說英語,不說中文。否則,一定會受到歧視。         但是,香港人大都是有民族氣節的。香港人是愛國的,但除了吃‘愛國飯’的,香港人不會愛(共產)黨。否則,哪會人口從幾十萬發展成如今的近千萬?這些背井離鄉到香港的人,每家有苦難的記憶。但正是他們堅韌的奮鬥造就了香港的繁榮。50年代的香港比上海差得多了。60年代上海去香港的同學說,除了英文不及港生,數理化甩他們幾條馬路。而今大陸學生要擠到香港讀書。50年代,就說左翼電影人,夏夢,石慧等他們可曾受到過國內應有的尊重?都銷聲匿跡了。現在的大陸影視,跟著學香港的無厘頭,黑社會,能有幾個像樣的作品?特別是近20年,一大批官後代拿著民脂民膏到香港炒樓,大陸捧著幾個頭麵人物給以特權一起發財。而沒有惠及極大多數普通民眾。看著二代衙內們不可一世的放浪。想到自家上輩被以革命名義剝奪的財富。香港平民百姓能有歡快的心情?80年代改革開放初十年,風氣一清。我們都感到中國會有希望。但這些年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製度自信,定於一尊。想走回毛澤東時代。這能給國人包括港人希望的嗎?香港人有能力的早就辦好移民,有些男的回港賺錢,女的陪子女外國讀書。也有出國留學結婚生子不再回港。一批到大陸做生意回港隻在過年過節。現在留在香港的底層平民。生活之艱辛,出頭之難。希望之渺茫。香港能安定嗎?香港發生的混亂,不要怪境外勢力出錢資助,共產黨、國民黨 當初不都是拿著外國錢搞事的嗎?北洋政府反而是最中國的了。不要怪英國殖民教學,香港回歸這些年,為什麽你的宣傳教育沒人信。難道不能靜心想一想。否則,中國的命運真是讓人擔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