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回憶

70歲老翁,35年中國大陸,35年海外漂泊的人生回憶.
正文

雲破月來花弄影

(2020-06-13 19:25:24) 下一個
普希金銅像
普希金銅像坐落在五條小馬路交叉處的小三角花園,銅像是30年代蘇聯捐贈的,坐落在幽靜的高級住宅區。出自俄羅斯雕塑家手的普希金立像穿著俄羅斯貴族的衣衫,立在三麵內凹圓形花崗岩底座上,下麵是三麵弧形小平台,台階向三個方向放射,在各台階間有草坪和花壇。詩人右手臂彎著,指扣著微開上衣裏的馬甲,左手下垂握著卷起的詩稿,兩腿一直一微曲,頭部略側向下麵現沉思,風流倜儻高高聳立著。又像在高處用不肖的目光注視著街上來往人群。把詩人的桀驁不馴,傲慢,睿智和天才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嶽維蘊從小守時,她在8時前騎車到到姚江路,剛轉入街角就遠遠看到唐坐在普希金銅像下花崗岩台階的背影。唐正回過頭看到維蘊微笑著走來,那笑容那麽甜蜜、美麗賽過她披著明媚的霞光。
“你早就知道我們曾是鄰居,是不是?”薇蘊問。
“我不能確定,不敢冒然提。記得你們比我們早搬離”
“是的,爸媽飛機出事雙亡,姑姑接我到她家,從此我和姑姑一起生活”維蘊邊說著慢慢昂起著頭,為了不讓眼眶盈盈淚水流出。 “我不該問起過去的。。。好多年了,我也是沒有爸媽的孤家寡人,不說這些難過事情,記得每次到你家花園找球,那個蘇州阿姨就要抱怨花被壓倒呀,花盆打碎呀從進門到出門不停,等我找到球快速逃離時又拉著我問東問西,昨天吃的什麽菜,小孩子騎馬太危險啊”子雲有意轉變了話題。
“李媽話多但心很好”
“我知道,她還常常會給點心吃。”                                                                                “蘇州人說話很有趣,是很婉轉,表達有講究的;比如講你錯怪了人,他會說“你不要吃了對麵,謝隔壁”如果是巴結不討好,就說“熱麵孔去貼冷屁股。對事情的評價用詞也有另番深意,比如一條船失控向著橋墩駛去,在壞事沒發生前,他們會驚叫:“勿好栽,勿好哉。。要撞橋栽”到了真撞上了,壞事發生了,他們反而說“乃麽(現在)好栽!”。。。”唐子雲學著蘇州話說得嶽維蘊笑了。
“是的是的,你學得真像。”“你們家的叫劉媽,是嗎?”
“她是湖州人,我吃她奶大的。”
“她做的魚丸,中間還用金華火腿末做餡。每年都做筍幹熏青豆”“哦,她每年送給我們熏青豆和芝麻山芋乾片,所以李媽就做了蘇州的蝦籽鯗鬆回送去。”
“啊,我記得那個金黃酥香的方塊,那味道想起就流口水。”
“那真是費工夫的。我看著她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做的。還說每年隻有那麽十幾天才能有材料做;把活博鮮跳的產仔的蝦一個個用冷井水浸出蝦籽,用紗布過濾清洗後的蝦子,用少許黃酒蒸了晾幹。太湖鯗魚加酒,醬油,糖,蔥薑蒸後剔出魚肉炒成魚鬆加進蝦籽。然後用豆腐皮包成信封似的小方,在小炭爐上文火慢慢烤。不能心急要有耐心把裏外烤得香酥,顏色金黃不能焦黃幹枯,否則影響味道和外觀。”
“這才是獨有的考究私房菜肴。劉媽的熏青豆,山芋幹是鄉下普通東西。”
“不是普通的,李媽說表麵看差不多,但吃了就能比較出不同。外麵店裏是買不到做得那麽好吃的。。不過,搬來市區最大的不同是有走街串巷的賣吃的小販。所有邨,弄口都總有煙脂店或裁縫攤兼看管著弄堂人等進出,但對街上挑擔叫賣的吃食卻大都不幹涉。最美味的是魚丸湯,我記得那個挑賣人原是福建名門簡家的廚師,東家移居海外後就挑擔賣魚丸湯,他的魚丸,旦皮魚蓉卷湯無人不讚。記得有次正好姑姑開門遇到,那廚師認出姑姑開口叫吳家大小姐。從此為了避開這太舊社會的大小姐的稱呼,姑姑再也不敢買她魚丸湯吃了。”
“那福州魚丸湯擔是用瓷碗和勺輕輕擊打出很有節奏的聲音。這些賣小吃挑擔的吆呼是很好聽的;寧波口音的刮拉拉-啦-鬆脆---三北鹽炒豆。蘇州口音的清湯雞豆肉,核桃棗泥糕,本地的(敲著竹筒)哆-哆-哆-桂花--赤豆湯。。。白糖--蓮心粥。新年時的檀香橄欖 歐--賣橄欖。最絕妙的是五香豆的是唱的歌:五香裏個豆,六香裏個炒,玫瑰扁尖冰糖烤,先吃裏個味道-後還裏個鈔(後付錢)五分洋錢買一包。”他用各地方言模仿著,引得她笑彎了腰。
“我記得你妹妹與我差不多大。。”
“我是從族叔家過繼的,媽媽是馬來華僑,妹妹是姨媽-(媽媽妹妹的女兒)過繼的。三反運動爸爸在行裏跳樓自殺。媽媽被突來的變故刺激發瘋,‘外公’急忙南洋趕來接我們搬去南洋。從此我不能丟下劉媽不管,就留下相依為命。”
兩人沉默了許久,默默地走著直到路口分手時才輕聲說了聲再見。剛走了幾步,唐子雲回頭說:“下周日我在這裏等你,如果你沒空不用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建議你的每篇博客要用不同的名字,例如:
雲破月來花弄影 -早春的上海
雲破月來花弄影 -藍翎車修複
雲破月來花弄影- 普希金銅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