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侵略與掠奪是中國貧窮的直接原因
嶽東曉
一·緒論
談到中國目前貧窮與落後的狀況,人們總是歸咎於曆代政府的腐敗與無能,自責於國人的慵懶渙散、固步自封。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屢遭淩辱、備受欺壓,國破家亡、生靈塗炭,固然是因為落後挨打、懦弱遭欺。但在這個血淚的教訓之外,不能不找出外部的原因,分析敵人的險惡,為當世之人作一明示。如果我們對近代曆史稍作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則不難看出,中國由總體經濟實力居於世界前茅的清朝落到今天的貧困狀況,日本的侵略與掠奪是直接原因。
從一八七四年日本入侵台灣開始至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的七十一年時間裏,日本通過武裝侵略從我國掠走了巨額財富。不僅如此,其肆意破壞造成我城鄉損失慘重、生產停頓,殘殺我無辜平民三千萬之餘,更消耗我財力於軍費開支。戰後的中國屍橫遍野,滿目創痍,成為一片廢墟。而日本雖然戰敗,但其根本未動,又得到包庇,不僅其罪行沒有受到應有的懲處,而且拒不認罪賠償;而中國屢經浩劫,國力虛虧,無以為繼,雖經國人多年奮鬥,怎奈根底已薄,又遭急於求成之挫,迄今無法脫貧。當此日本欠債不還而自肥,更仗其錢勢多行不義之際,對日本欠我的鐵債和血債,實不可不一一清算,一一索還。本文的目的是通過列舉日本對我國的掠奪,算一算這筆鐵賬,從而揭示中國貧窮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
二·日本對中國七十年的侵略與掠奪
日本對中國的掠奪與侵略是在周密規劃下進行的。
日本殖民中國,遷都大陸的設想早在豐臣秀吉時代即已構思,隻是那時無力實現。從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的富國強兵、殖產興業的政策開始,到一九二七年《田中奏折》的征服世界的五步計劃,日本把征服中國大陸作為實現其野心的先決條件。日本對中國的掠奪先是通過武裝侵略,勒索巨額賠款,以為其進一步工業化獲得原始資本,同時達到使中國經濟崩潰、內亂四起的目的。然後則趁中國改換朝代百廢待舉的時候,以精銳之師對我國土進行武力征服。其全麵征服中國的實施方案是,一方麵掠奪我國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麵肆意摧毀我國的城市鄉村,更為惡毒的是,對我平民任意殘殺,試圖以血腥恐怖逼我投降歸順。關於日本殘殺平民的罪惡,當另文揭露。這裏略分三部份討論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掠奪與破壞,第一部份是日本通過戰爭勒索的賠款,第二是日本對我資源掠奪與對勞動力的榨取,第三為日本對我國的破壞。
二·一日本從我勒索巨額賠款日本對中國的勒索主要是甲午戰爭後的馬關賠款和八國聯軍的賠款。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中國北洋海軍覆沒,日軍屠城旅順。一八九五年日本逼迫清政府在日本馬關簽訂條約,割取遼東半島,及台灣、澎湖列島,並勒索賠款白銀二萬萬兩。後因俄、德、法幹涉,日本不得不放棄遼東半島,但又索取贖遼費叁仟萬兩白銀。這一筆總數二億三千萬兩白銀的巨款,相當於當時中國年財政收入的三倍,日本年收入的四點五倍。此後,日本將90%的賠款發展軍需工業,建立了大機器生產的工業體係。一八九六年伊藤博文內閣製定十年擴軍計劃,40%的經費直接來於中國的賠款,為日本進一步侵華打好了基礎。而中國則財政枯竭,經濟崩潰,為支付賠款不得不增加稅收,並向西方列強借債度日。在此國家衰敗、民不聊生之際,中國人民不得不作絕望中的掙紮,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以血肉之軀扶清滅洋。一九○○年,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日本充當了主力先鋒,血腥殺戮我人民之外,從北京與天津掠走庫存白銀共五百萬兩,將清皇宮內的珍寶文物洗劫一空。之後又攫取賠款白銀約叁仟萬兩。至此,中國已徹底破產,再也無錢財可供榨取了。而日本則開始其侵略的下一步,即占領中國全土。
二·二日本征服中國的計劃一九一四年,一戰剛剛開始,日本即占領山東。次年一月十八日,向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意圖將山東、東北、內蒙作為其殖民地,並控製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警務等等。一九二七至二八年,日本多次派兵山東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並製造了濟南慘案,屠殺中國無辜軍民五千多人。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提出世稱《田中奏折》【注一】的滿蒙積極政策。奏中列出征服全世界的五個步驟為:
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奪取滿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國,第五期征服全世界。《田中奏折》論到,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皆已實現。唯第三期征服滿蒙以及征服中國全土,...則尚未完成。該奏折提出,應開拓滿蒙富源,以培養帝國恒久的繁榮。具體實施方案上,日本除采用鐵血'政策而外,不能排去東亞的困難。在戰略上認為將來欲製中國,必以摧毀美國勢力為先決條件,預言在北滿地方必與赤俄衝突。奏折進而提出了詳細的實施計劃。從那以後,日本就循此計劃一步一步對中國進行全麵侵略。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軍迅速占領我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從而實現《田中奏折》中的第三期步驟。一九三二年一月,日本借口日僧被毆,進攻上海。一九三三年,日軍侵占熱河省,入山海關,進兵華北。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後,日本以幾十萬軍隊開始對中國進行全麵進攻。當年底,南京淪陷。日本很快占據了大半個中國,國軍退守重慶、西安兩線,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進行遊擊戰,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從九·一八到日本投降的十四年時間,日本對中國進行了瘋狂的掠奪與破壞。
二·三日本對我資源的掠奪與勞力的榨取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占領了東北一百三十萬平方公裏的富饒土地,其後又占我華北、中原、華南大半領土,將我大好河山作為其進一步侵華的軍事基地和資源供應基地。在東北,日本占領煤礦四十多處,以及鐵礦、金礦、鎂礦、油礦等等。在華北、華中、華南,日軍控製了幾乎所有的工礦企業。以一九四三年一年日本對我國鐵砂、生鐵、煤炭三種礦產的掠奪量為例,即分別為一千零六十五萬噸、一百八十一萬噸、五千零七萬噸。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四年期間,日本從東北即掠走煤二億二千三百萬噸,生鐵一千一百萬噸,鋼五百八十萬噸。從一九四○年至一九四四年,關東軍從東北農民手中強征出荷糧三千六百萬噸,其中一千一百三十萬噸運回日本。
日本對我資源的掠奪是以對數以千萬的中國工人勞力的榨取和幾百萬中國勞工的生命為代價的取得的。在極為惡劣的工作條件與日人的殘酷折磨下,大批勞工死於非命,這些死難者的屍體日積月累,形成駭人聽聞的萬人坑。僅東北地區被殘害致死的勞工就有二百多萬人。如在阜新礦區,日人掠走煤二千六百萬噸,留下萬人坑四處,死難礦工十三萬人,平均每采集兩百噸煤,就留下一具礦工的屍體。日本從撫順取煤二億多噸,造成萬人坑三十多個,死亡礦工近三十萬人。在雞西煤礦,日人製造萬人坑七處,修建煉人爐五座,殘害礦工十萬餘人。
在東北以外,僅在大同一處,日本取煤一千四百萬噸,即製造萬人坑十四處,死亡礦工六萬多人。現舉吉林省遼源礦區太信煤礦方家櫃一處以證日人殘酷。在一個土坡上,200多平方米的地方,就有礦工屍骨179具。這些屍骨上有的雙腿綁著鐵絲,有的身上有很深的刀斧傷痕。據幸存工人說,很多人不是累死、俄死、病死的,而是被活活折磨而死。在墳地附近有一座煉人爐的舊址,至今可見一層厚厚的骨灰千具屍體,甚至沒有咽氣的活人被拖到這燒成灰燼。一九四一年五月五日,煤礦一處發生井下瓦斯爆炸,日本人用紅磚堵死井口,三百多人活活燒死在井裏。四九年後,人們將封閉牆打開,發現二十多名已逃到井口的礦工就慘死在牆後麵。一九四四年四月東城礦一號井將要發生冒頂事故,采碳所日人卻不許工人逃出,結果二十多人被壓在煤層下麵,其中十幾人死亡,餘者都受重傷。...資料表明,方家櫃礦工平均年齡為三十點五歲,工齡一年以上的不到三分之一,大部份礦工在半年之內就被日人折磨而死。
以上僅舉方家櫃一例。
在其它地方的情形,可以推知。日人對生病的工人不但不醫治,反而強迫出工。對病重的,即讓其餓死,甚至活活拋到萬人坑裏。工人稍有懈怠即橫加殺害;每當礦井事故,日本工頭不是搶救工人,而是封閉井口,製造慘案無數。如大同煤礦一九三九年一次水淹事故,二千多工人隻有六人逃出;又如,一九四○年初,河北井陘煤礦瓦斯爆炸,日本礦長下令封閉井口,一千二百名工人喪身火海。
日本為修建各種軍事工程強征大批勞工,而且往往在工程完成之後將工人殺害。如為修建與蘇聯對抗的巨大工程,從一九三九年開始,每年從東北和關內抓來幾十萬勞工在關東軍工程部指揮下強製勞動。工程完成後,為恐泄密,將勞工分批殺害。僅其中七項工程就殺害中國勞工近三萬人。又如在七三一部隊細菌研究中心主樓完工之後,日人將三千多名工人全部殺害。又如,一九四四年,日軍在今呼蘭浩特附近的興安嶺築城工程之後,將伍仟多工人全部殺害。
在日本太平洋戰場失利之際,為解決日本國內勞力不足的問題,東條英機內閣於一九四二年十一月頒布《關於中國勞工遣入日本的決定》,一九四四年日本次官會議作出《促進中國勞工遣入日本國內的決定》,從中國十多個省市強征數萬勞工到日本服勞役。這些勞工命運之悲慘,不亞於淪陷區人民。如在鹿島組花岡礦山服勞役的九百八十四人,就有四百一十八人死亡。在木曾穀水力發電站的一千七百一十五人,在九個月內即死亡一百五十六人。在三菱美貝煤礦一九四四年劫運的二百八十七人中,死亡二十九人..。
僅從一九四三年四月至一九四五年五月,日本就從中國船運勞工38,939人(日外務省報告記載為38,935人),除途中被虐死的,抵達日本的有38,117人。這批到了日本的,前三個月即死亡2,282人。據日外務省戰後統計,38,935人裏共死亡6,830人,傷6,975人,殘廢467人。
日本為加強對東北農民的統治與壓榨,將大批農民圈入所謂集團部落。每一部落平均居住一百三十多戶,隻設一個出口,出入進行搜身檢查,實際上就是集中營。日人共建集團部落一萬多個,製造了廣大的無住地帶。對中國人民原有的住宅田園一律加以摧毀,對拒絕遷入的則加以殺害。在部落內,日本憲兵、警察、特務實行恐怖統治,居民不得三五人成群,不準串門。夜間不準關門,而日兵則隨意出入,無數婦女被強奸輪奸。部落中勞役繁重,疾病流行,食物缺少,凍死、餓死、病死和被殺害的人數極大。撫順縣一九三七年即死亡全縣人口的30%以上。
二·四日本對我的搶掠與破壞日軍對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即燒光,殺光,搶光的燼滅作戰。尤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急於解決中國問題,對華北解放區的掃蕩更加猛烈。日軍的破壞方式從其華北方麵軍一九四○年十月下達的掃蕩令可見一斑:
凡是敵人域內的人不問男女老幼,應全部殺死。所有房屋,應一律燒毀,所有糧秣,其不能搬運的,亦一律燒毀,鍋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以達完全殲滅八路軍及其根據地的目的。
在這樣的掃蕩下,根據地人民損失極為慘重。
從一九三八年底至一九四○年,日軍對華北解放區即發動千人兵力以上的大掃蕩一百○九次,使用兵力五十萬以上,而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二年兩年,日軍更對華北解放區進行了千人以上的掃蕩一百七十四次,幾乎是前兩年的兩倍。如四一年八月,日軍五萬餘人對晉察冀邊區進行曆時兩個月的掃蕩,僅在北嶽區即殘殺四千五百多人,燒房十五萬,搶走燒毀糧食五千八百萬斤。又如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岡村寧次以五萬大軍對冀中進行五·一大掃蕩,捕殺我平民五萬多人。抗戰八年期間,晉綏、晉察冀、冀熱遼、晉冀魯豫、山東、蘇皖、中原七個根據地共有三百一十八萬人被殺害,二百七十八萬人被抓走,共有一千九百五十二萬間房屋被燒毀,損失糧食一千一百四十九億斤、耕畜六百三十一萬頭、豬羊四千八百萬隻,損失農具、家俱二億二千二百七十萬件,被服二億二千九百六十三萬件。
日軍每攻占我城市,毀滅屠殺之外,便是將我公私財物洗劫一空。如在無錫、蕪湖、南京、武漢、上海等地,日軍將我工廠、機關、商店的設備錢財等盡數掠走,或運回日本,或留作己用,而對一般住家,更行明火打劫之能事,並設郵局以方便日兵向其國內匯回所搶得贓款。以無錫為例,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底,日軍侵入無錫,除屠殺市民外,對全城進行有組織的洗劫。將各商店、機關搶掠一空,紗廠、鐵廠的設備及產品全部搶走封存,以運回日本。然後放火焚燒城區,使無錫繁華的市區、名勝古跡變為廢墟。再以南京為例,據英記者田伯烈(Timperly)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記載,全城所有私人住宅,不論被占領的還是未被占領的,大的小的,中國人或外僑的,都被日軍劫掠一空,即使美國、英國、德國的使館和大使住宅也未能幸免。城市商店,所有貨物、器皿、珍寶任意搶劫,每把搶劫到的東西裝上大汽車,他們的長官也在相幫照料,仿佛在搬家。而一般中國市民則往往在被搶之後遭到殺害。如在市民鄧誌陸家,日兵搶獲銀元三百塊,金鐲兩副,金戒指四隻,現鈔九千元,然後將其幼子與母親殺害,將家中其它財物抄走或搗毀。一座繁華的南京城,日軍在徹底洗劫屠殺之後,更放火焚燒,毀滅罪證,大火三十九天不滅,所有商業區均成廢墟。據不完全統計,日軍造成南京市財物損失二億四千六百萬元。再以內蒙王愛召古廟為例,此廟占地五十畝,有正殿四十九間,法輪殿八十一間,內有佛像寶珠金器文物無數,為蒙古族宗教文化中心。一九四一年正月,包頭市日軍對王愛召洗劫三日,將所有珍寶文物搶走後,在各建築上澆上汽油,縱火焚燒,大火持續半個多月。一座宏偉壯麗的聖殿化為灰燼。日本在其侵略戰爭中,占領我城市九百三十多座,我80%的大城市被占,被破壞的工廠共三千八百四十家;日軍對廣州、上海、重慶、蘇州、蘭州、貴陽、成都、西寧等城市狂轟濫炸,其對象多為學校、醫院、名勝古跡、居民住宅、商業區等非軍事目標,其目的正如日華中方麵軍參謀長吉本貞一所說,是予敵軍及一般民眾以精神威脅。但僅計日軍造成我財產的損失,就是一筆巨額的鐵債。
以上僅舉數例,但由此可見日本在其中國占領區的每一處,無一例外地進行最大限度的掠奪與破壞,其犯罪行為的模式是:
先搶掠易搬運的公私財物,然後焚燒摧毀工廠建築房屋等不動產,屠殺我平民之餘,並強擄民工充當勞力。因此,日本在中國的政策,是一種滅絕性的政策。通過實行這一政策,日本掠奪了巨量的資本與生產資料,並且無償地獲取了中國的勞動力;另一方麵,通過破壞,使我失去繼續生產的能力,由於基本生存環境如住房等被摧毀,即使在戰後,我人民也不得不先著力於重建家園,而不能全力進行生產,新中國成立後,不得不以三年的的時間進行恢複;再一方麵,使中國政府支付巨額抗日軍費開支而造成嚴重的國民經濟困難,抗戰結束後的大通貨膨脹就是後果之一。
這一係列後果的綜合,導致了今日中國的貧窮狀況,換言之,日本的侵略與掠奪是中國貧窮的直接原因。
三·日本的侵略與掠奪造成中國的貧窮
三·一 日本是中國貧窮的原因
首先,讓我們從正麵來總括地說明這一點。自一八九四年的甲午戰爭,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日本的侵略戰爭使中國可用於再生產的資本幾乎縮減為○。也就是說,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剩下的隻有兩樣東西,即土地與勞動力。而眾所周知,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源泉是資本。由於沒有資本,新中國在成立後的數年之內,隻能依靠農業產品來供應工業化所需資金,而以手工農業的低生產力來支持昂貴的工業化,是極為困難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從蘇聯購買的所有工業設施,無不以農牧產品實物支付。換句話說,就是從中國人飯碗裏省出些糧食來付帳的。其艱辛可想而知。而用這樣少的資本又能買到多少機器?多少工廠?今天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0%多,不是因為中國沒有技術、中國人學不會使用機器,而是因為中國沒有資金發展更多的工業。即使在已有的工業中,平均每人使用的資本也很少,因而人均產量也低。盡管中國經濟保持了高度的增長率,由於起始資本幾乎為○,因此即使再過五十年也無法達到美國的現有人均水平。這也許是一個初中生所熟知的道理,卻往往被有識之士所忽略。
三·二 大躍進和文革不是中國貧窮的原因
有人把目前中國的落後狀況歸咎於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這樣的看法完全失之偏頗。大躍進始於一九五九年,止於一九六一年,在此之前,中國經濟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大躍進的主要問題是:
被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績衝昏了頭腦,幻想十年之內趕英超美,導致浮誇風盛行,基層幹部欺騙政府,誇大農業產量,因而政府征收過量糧食,引起饑荒。在這期間,雖然大煉鋼鐵造成二十億元的損失,工業增長並無明顯減鍰。大躍進後,劉少奇、鄧小平主持政務,雖然與蘇聯的關係破裂導致相當的停頓,但國民經濟繼續增長,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中國在核技術方麵有突破性進展。文化大革命由一九六六年五月毛澤東的一張大字報開始,到一九七六年毛去世,雖然稱十年動亂,但真正的社會大動亂在一九六八年七月毛下令後就已告結束,而且卷入動亂的也以學校、機關等非生產人員為主。實際上,文革十年中,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增長率雖比目前的10%略低,但也保持了6%左右的年增率。從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三年三十年間,中國的GNP年均增長率為8.0%,與任何其它國家相比都不遜色。當然,由於中國的經濟比例失調,在七八年前重工業投資一直占總投資的50%以上,而農業投資僅占12%,輕工業則更隻占5.8%左右,引起消費商品不足。
另一方麵,個人收入沒有隨經濟增長而增加,恩格爾係數(即居民食物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由一九五七的64.7%到一九八一年的59.04%(城鄉加權值),幾乎沒有變化。這樣的結果是,盡管GNP以高速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毫無提高,而由此造成的人民生產積極性的低落也使中國的經濟潛力不能充分發揮出來。改革後進行了各種調整,如重工業投資比例降至40%左右,而輕工業增加到8%-9%,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GNP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10.5%。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估算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各種政策錯誤而損失的GNP增長倍數。為此,我們假定從一九五三到一九八三年本來可以一直保持10%的增長率,那麽由於各種人為因素損失的增長倍數為:(1.1^30)/(1.08^30)˜17.3/10=1.73。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大躍進與文革,一切風調雨順,中國目前的綜合經濟實力也頂多比現在高○點七三倍,中國也仍然是一個大窮國。由此可見,中國貧窮的原因不是文革。
對那些把中國落後的原因完全歸根於政府的失誤的人,以上分析值得認真體會。在那些人看來,如果沒有毛澤東的種種錯誤,中國現在已經跟美國、日本一樣富裕了。這種觀點實際上與毛(及其他人)的謬誤如出一轍,即認為生產關係的改善可以無限度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單個投資者,也許可能在一夜之間獲一筆橫財,但這種情況不過是資本的轉移而已。作為一個國家,除非以武力奪取它國的財富,或者通過欺騙(如以平均一個玻璃球換印第安人十塊水獺皮),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拋開經濟的所有細節來回答經濟增長的問題,歸結於兩個參數,即初始量與增長率。根據這兩個參數,我們可以預測一個國家未來的GNP,而反過來,根據一個國家現有的GNP與其過去的增長率,可以推知其過去的某一時間的GNP。初始量很難改變。要提高增長速度,當然有各種方法,如吸引外國投資、借債投資、發展外貿、引進技術...,等等。但到目前為止,戰後發展最快的國家(如日本)平均年增長率也不過7%-8%左右,即使不作詳細數學分析,也可猜知這基本上就是這一時代經濟增長速率的極限了,而且這種高速增長的持續時間也有限。根據這一點,稍加計算,就可發現中國要達到美國目前的綜合實力至少還要近三十年時間。
中國政府的失誤固然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但卻絕非中國落後的直接原因。實際上,中國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的全套工業體係,中國政府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又有觀點認為,中國政府的閉關自守造成技術落後而影響生產力。但這一點也不可能作為中國貧窮的原因。
中國人並不是沒有能力發明與學習新技術,而是中國沒有資金將新技術廣泛推廣,因為越是高新的技術,越需要大量的起始投資,而且開發高技術更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正象中國雖有激光製導的炸彈,卻不能大量裝備部隊一樣。高技術能夠提高人均生產量,但中國有過剩的勞力,因此即使使用高科技中國的年增長率也不可能顯著提高。而且,現代的技術也並未發展到神乎其神的地步,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一個人也可以在幾年內融會貫通。
如果中國有大量資金,則可將目前在美國的愛國之士網羅幾千回去,再購置一大批設備,即可進行各種硬軟件生產與開發。但沒有雄厚的資本為後盾,則根本無法在風險係數大的高技術領域與人競爭。
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與掠奪又會怎樣呢?
先不計日本從清政府手中掠走的巨額資金,也暫不計日本殺害我貧民的血債,也暫不計日本侵略造成我人民流離失所而導致的生產停頓,光計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十四年間日本掠奪的資源、財物、糧食、榨取的勞動和蓄意破壞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總值即在當時的二千億美元以上。如果這一筆巨額資金用於建設投資,假定8%的年增長率,五十年後的今天,即使不計通貨膨脹,也將形成九萬三千多億美元的資本。退一萬步,即使單計日本掠走的礦物與糧食,也足已用來買上千個大工廠。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即使以中國五三年後三十年內約8%的實際年平均增長率,我國的總體經濟實力也至少是現在的十倍。更何況如果中國不是那麽窮,就很可能不會發生急於求成的大躍進。
從正麵,我們證明了日本的侵略與掠奪導致了中國的貧窮。
從反麵,我們證明了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與掠奪,中國就不會貧窮。由此可見,日本的侵略的侵略與掠奪確實是中國貧窮的直接原因。
三·三 日本對中國的掠奪是日本財富的源泉
換一個角度,從日本方麵看又如何呢?
單計馬關條約的巨額賠款,日本一下獲得相當於其四年多的財政開支的純收入,這一把至少使日本經濟向前跳躍了數十年。當時日本國民個個都感到一下子變得很富裕了。這就好比一家年收入兩萬,幾乎是入不敷出,無力投資,突然一下搶劫淨得十萬,豈不是一筆相當於原來要靠幾十年的積蓄才能得到的資金?
日本第二次侵華之前的雄厚經濟軍事實力不正是靠這筆錢以及後來又掠得的財富發家的嗎?
而日本在第二次侵華十四年中所掠奪的財富則至少可以抵消其軍費開支。因此日本並未因為戰敗而損失根本,戰後美國每天援助日本一百萬,一年也不過三、四億美元罷了,所以日本人今天每年兩萬多億的生產總值一直靠的是從中國掠奪的財富,他們所做的不過是保持了六十年代每年近10%的增長率和七十、八十年代5%的增長率而已。難怪日本國民對其戰爭罪犯歌功頌德,那是因為戰犯們才是他們真正的衣食父母啊!如果把這筆錢連本帶利要回來,中國人能做得更好。且看台灣,不就是靠蔣介石當年帶去的中國僅存的儲備加上美國的援助發展到今天的繁榮嗎?
如今海峽兩岸人均產值相差二十倍以上,根本原因就是人均原始資金數量的差別。由此可見,中國的經濟問題就是資金的問題。如果不從日本索回其掠去的財富、令其賠償所造成的損失,即使保持8%的年增長率,稍作計算就會發現中國再過五十年也達不到美國現有的人均水平。
四·結論正如吳天威教授指出,日本今日之成為超級經濟大國是在欠債不還反而自肥的違法情勢下,推卸道義上的責任得來的。而此文更證明,日本的侵略與掠奪是中國貧窮的直接原因。冤有頭,債有主。中國如果要擺脫貧困的狀況,則必須跟日本把一筆經濟賬算清,把日本所欠的鐵債全部討還。日本民族素有欺淩弱小、隻服強權的特性,決不會主動還債,因此今後二十五至三十年【注二】內我國必與日本發生軍事上的衝突,彼時的勝負將決定中華民族能否重領世界風雲,還是隻能永遠作第三世界的弱小國民。
━━━━━
注一:日本學者以未找到《田中奏折》原本為理由,懷疑其真實性。
但日本學界亦以七三一部隊的資料不全(實被日軍銷毀)為由否認其細菌實驗或縮小受害者數量,甚至對有國際定論的南京大屠殺的規模加以大幅度縮小,其學界的可信度值得懷疑。且《田中奏折》與東方會議公開發表的《對華政策綱領》相合。
注二:目前中國的軍費為日本的14%左右,估計二十五年後中國總體實力將超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