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細糧,白頭宮女話當年
(2015-06-19 12:23:55)
下一個
在上海,就我們這一撥50年代中以後出生的新中國兒童而言,粗糧的記憶大概就是憶苦飯,最多也就是買山芋(紅薯),但次數不多,難得吃一次,反而覺得好吃,一如今天飯館裏的小米粥,玉米粒湯。
父母都是南方人,主食米飯為主。六十年代初,政府規定要搭配一定比例的麵粉,盡管還是細糧,但大多鄰居不高興。南方人不善做饅頭,有餡的包子當時受條件約束很少做。上海人很少用老麵發酵,用鮮酵母,夏天保存是個問題,另外時間也是問題。父母都上班,回來已較晚,晚飯必須越快越好。用麵粉,最快的當屬“麵旮遝”湯,麵粉拌成糊狀,一大鍋水燒開放入一坨坨麵糊,不是麵片,不是山西刀削麵,就是旮遝麵,母親說這叫“魚兒麵”。湯裏放些青菜之類的蔬菜,大多時候不放油,難得加點豬油,那真香啊!一直到1963年左右,才可以不搭配麵粉了。和其它地方比,上海是很特別的供應政策,當時不懂,現在知道“全國保上海”需要多大的代價。
文革時,中學畢業要去插隊(大學生好像不去,因為是準幹部級別),表哥來告知要去江西,因為有米吃。已插隊二年的大哥說,米是要種出來的。後來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插秧,割稻,脫粒,揚場,幹過的都知道。
樓下一鄰居姐姐,去了安徽插隊,回來人胖了一圈,山芋吃的。她告訴我們,老鄉家,一小碗米飯放中間,是當菜的。
家裏親戚南方人居多,來我家,對能吃上米飯讚不絕口。朋友中在北方念大學,對麵食為主很是不習慣。
如今,家裏就我和太太二人,電飯鍋早已束之高閣,每天早晚就是麥片,中午在外麵解決,盡量不要米飯,米飯大多去做客或上飯店才吃。突然醒悟,不叫飯館,現在叫餐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