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牌轎車對上海的汙染
(2015-04-25 23:24:52)
下一個
上世紀60年代初,上海通過仿照,主要是奔馳220S,到62年,共生產了4輛樣車。其中2輛進行了2.5萬公裏的路試。1962和1963兩年,由於國民經濟困難,轎車試生產被迫處於完全停頓狀態。
熬過那幾年困難時期,從1964年開始,上海逐步恢複轎車生產,不知為何,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當年生產條件很差,有些工廠是在草棚裏幹活,屋頂上經常有雜物掉下,在發動機總裝配時,工人師傅用塑料薄膜封住屋頂,土法上馬,硬是“草窩裏飛出金鳳凰。
當時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很厲害,反倒幫了上海的忙,沒有進口轎車,上海牌一度壟斷市場,最風光的是70年代初,尼克鬆訪華,所有隨團次重要人員,幾乎都是坐上海牌,有一張照片,一長溜上海牌轎車停在長城腳下,頗為壯觀。當時上海的出租車,也幾乎是上海牌的天下,後來的大眾牌轎車,其實也是上海牌轎車的變型。最記得轎車殼體的生產,當時聽說是榔頭敲出來的,今天看到老上海的回憶,才知是真的,車身製造要靠噴火的電焊槍配合,用榔頭將薄鐵板加工成符合要求的形狀和尺寸,效率極低,嚴重影響全車生產進度。後來集中全市技術好手,製造出衝壓模具,轎車產量才大幅增加。
1965年左右,為擴大生產,工廠從市區搬到郊區安亭鎮,市政府撥地,幾乎從頭基建。先生產,後生活,一切從簡,蓋個大棚,四麵牆都沒有。以噴漆車間為例,在工廠的最西麵的大棚,設備就是噴槍。場地夠大,因為大棚外邊就是草地,放上長板凳,車身擱在上麵就可以幹活了。可想而知,草地很快消失了,地麵油漆斑斑,寸草不長,各種顏色混在一起,工人們戲稱這是油畫。
在冬天來臨前,大車間在當地農民的幫助下,終於把牆砌好了,保暖改善了,但通風差了。車間的溶劑氣體彌漫整個車間,工人”笨中毒“病例不斷增加。無奈,技術人員在大車間裏隔出一塊地方,建成一個封閉區域,大車間的空氣汙染基本解決。但這是一個損人利己的辦法,有毒氣體通過高高的煙囪排到空中,飄到更遠,汙染範圍更大。汙水處理也是如此,當時根本沒有汙水淨化的能力,隻是排出廠房,讓它流入河中,汙染可想而知。安亭當地和汽車廠為此事有過不少爭執,但一直不能解決,因為上海汽車廠的汙水淨化裝置從來就沒有配套。
1991年,上海汽車廠並入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德國人做的好些。那噴漆車間才停止使用,徹底解決。
當年安亭附近的居民,為上海牌轎車做出的犧牲,似乎從來沒有人提過,中毒的人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車間工人,根據勞保條例倒是有一些福利,比如營養牛奶和提早退休。
(此文參考上海汽車廠張亮文章,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