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山藥,這道看似尋常的甜品,其實是近年來才誕生的“新式傳統菜”。許多人或許以為它自古便有,但實際上,它的曆史不過十餘年,卻早已在全國各地飯店站穩腳跟,甚至成為婚宴、宴請中的常客。頗受廣大婦女兒童的喜愛!
這道菜的誕生,離不開“老飯骨”團隊的二伯——國宴大師孫立新。他發明藍莓山藥的初衷,竟是為了減少廚房裏山藥的浪費。在製作山藥條時,總會剩下兩頭的邊角料,以往這些邊角料通常隻用於廚師餐。為了讓它們發揮更好的價值,孫大師靈機一動,創造了這道口感細膩、酸甜可口的藍莓山藥。
要做出細膩潤滑、入口驚豔的藍莓山藥,關鍵在於原料的選擇和製作手法。
食材準備:
2斤山藥(建議選用河南焦作的鐵棍山藥,口感更細膩)
適量白糖
63克煉乳
65克淡奶油
藍莓醬、玫瑰醬、桂花醬(可選)
製作步驟:
處理山藥:山藥去皮後容易氧化變色,可用白醋兌水浸泡幾分鍾,並搓洗幹淨。
蒸山藥:將山藥切薄片,撒上適量白糖,上鍋蒸約30分鍾,直到軟爛。
打成泥:將蒸好的山藥與煉乳、淡奶油一同放入破壁機或攪拌機,攪打約30秒,呈現細膩且稍帶顆粒的狀態,以保留一定口感。
裝飾與擺盤:裝入裱花袋或月餅磨具後擠出造型,並淋上藍莓醬、玫瑰醬或桂花醬,即可完成。
冷藏後食用:稍微冰鎮一下再食用,口感更加綿密冰爽,甜味也更突出。
剛問世時,藍莓山藥以其細膩潤滑的口感驚豔食客,成為高端宴席中的新寵。然而,如今市麵上許多餐廳為了偷懶,未將山藥打成泥,而是簡單地切片蒸熟後淋上藍莓醬,導致口感大打折扣。
正宗的藍莓山藥應該是入口順滑,帶有淡淡的奶香,再配合藍莓的酸甜,口感層次豐富。如果你想在家複刻這道美味,不妨試試以上的正宗做法,保證驚豔你的味蕾。
處理山藥時,刮皮後如果手接觸到山藥分泌出的粘液,許多人會出現皮膚發癢的現象,甚至嚴重時會有過敏反應。對此,成人一般戴手套操作,但並沒有適合娃小手的手套,你們猜娃是怎麽給山藥刮皮的?
用山藥裱花時,經常會遇到擠不出來的情況,這是因為山藥泥沒有完全碾碎,小塊的山藥會卡在裱花嘴處,影響出料。一般的解決辦法是:
加長山藥的蒸製時間,確保上汽後蒸製時間不少於20分鍾。
使用破壁機或攪拌機將山藥徹底打碎。
但如果家裏沒有破壁機或攪拌機怎麽辦?娃的妙招是不用裱花袋,也能輕鬆做出漂亮的藍莓山藥造型!
藍莓山藥的正宗做法需要煉乳和淡奶油,以增加潤滑度和奶香。但這些食材並非家常必備,買了一大瓶卻用不完的情況很常見。娃沒有使用煉乳和淡奶油,而是選擇了另一種代替品——你猜是什麽?
小貼士 4:此藍莓非彼藍莓
娃用的冷凍藍莓做的藍莓山藥,主要是因為冷凍藍莓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價格還便宜。但是買冷凍藍莓的時候也分兩種,一種是Wild Blueberries,野生藍莓,個頭小味道酸;一種是Cultivated Blueberries,栽培藍莓,個頭大味道甜,一點酸味兒沒有。沒試過Cultivated Blueberries的同學,我建議你們試試,比冰激淩健康好吃!
藍莓山藥不僅酸甜可口、老少皆宜,還彌補了中餐涼菜多為“硬貨”的不足,比如夫妻肺片、醬牛肉、鹵水拚盤等。它既能作為開胃菜,又能成為家宴中的點睛之筆。如果你還沒嚐試過這道雅俗共賞的美食,那就趕快行動吧!
注:上圖是娃做的藍莓山藥,試了試“米其林精髓: 盤要大,量要少,空的地方放根草; 抹點醬,撒點鹽,一盤賣你八百八。”哈哈!我家沒有薄荷葉,找了片芹菜葉,你看是不是也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