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自激, 和多元自由
學過中學物理的,都知道共振是怎麽回事。當然,枯燥的物理定義遠不如小故事有趣。維基百科上是這樣解說共振的:19世紀初,一隊拿破侖的士兵,在指揮官的口令下,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通過法國昂熱市一座大橋。快走到橋中間時,橋梁突然發生強烈的顫動並且最終斷裂坍塌,造成許多官兵和市民落入水中喪生。後經調查,造成這次慘劇的罪魁禍首,正是共振!因為大隊士兵齊步走時,產生的一種頻率正好與大橋的固有頻率一致,使橋的振動加強,當橋的振幅達到最大限度直至超過橋梁的抗壓力時,橋就斷裂了。類似的事件還發生在俄國和美國等地。有鑒於此,後來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有這麽一條規定:大隊人馬過橋時,要改齊走為便步走。
自激這個詞,還是從王小波的文章裏學到的。學名是“正反饋”。維基百科舉例說,在會議室開會時,常常會遇到一種情況,就是喇叭裏突然發出刺耳的尖叫。這種現象的原理在物理學上叫“自激”,是把喇叭的聲音傳到麥克風裏,再經過擴音器中三極管數百倍的放大,在喇叭中傳出更大的聲音,然後這些聲音又被送進了麥克風,又經過數百倍的放大,又在喇叭中播出來……這樣一直重複下去,形成正反饋,最後就形成尖叫聲音。
共振和自激,也可以用來描述個人和社會的行為(衛道士們不要想歪了,我這裏想說的,無關人類的繁衍)。譬如文青們常常會和作者“產生共鳴”。愛表演的小孩和成年人互動時,常常被自激成“人來瘋”。隻要程度有限範圍有限,這樣的個體之間共鳴和自激,大多有益無害。
但是,一旦共振和自激變成了社會大眾的行為,而社會又缺乏阻斷共振和自激的機製時,就會形成群眾運動,社會往往就會走向瘋狂。這樣的群體共振和自激,會對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譬如大隊士兵可以靠齊步走就摧毀大橋。譬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譬如畝產千斤萬斤十萬斤,結果餓死三千多萬農民。譬如紅衛兵小將們為了捍衛偉大領袖而用一壺壺開水燙死了自己的老師。譬如上麵說要反日,就去砸同胞的車和頭。譬如皇上說要“不忘初心”,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上,十四億人,就全都中了邪一樣,連上廁所也要叨叨“不忘初心”。
東方的大一統思維,是培養群體共振和群體自激的溫床。而專製的體製,又要求群體齊步走,人人必須有看齊意識。所以,在專製下,群體共振和群體自激是常態,社會又沒有阻斷機製。因此,群體常常失控,甚至發瘋。
那麽,如何避免一個社會因共振和自激而走向瘋狂?首先要避免步調一致,改齊步走為便步走。要培養,鼓勵,和支持每個個體獨立獨行的精神和行為,保證社會的多元化。其次,要從體製,法律,和文化上,充分保障每個個體的權利和言論自由。
所以,言論自由,不僅是每個個人神聖不可侵犯的基本權利,也是避免群體共振和自激,避免社會發瘋的良藥。
可惜,言論自由這個個人的基本權利,在中國還隻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及。一位中國公民在網上發文章評論習總在博鼇的發言,說“不打貿易戰了,要全麵開放了,你信嗎?”。結果文章被刪人被抓。更可悲的是,這城裏居然有人說,現在中美在打貿易戰,說這樣話的人,應該關二十年牢。
這十五個字裏,前十二個字都是習總的話吧。就因為後麵三個字“你信嗎?”,就要坐二十年牢?我簡直不敢相信,生活在西方世界,享受著言論自由的人,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
記住,沒有了獨立多元,沒有了言論自由,社會就會群體共振和群體自激,就會發瘋。
以後規定,所有的對話,文章,發言,發帖,等等,都必須以“不忘初心”開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4/23/7189071.html
文學城??哈哈哈哈哈哈,周末快樂。
不忘初心
下腹有些脹,且痛
應是便意
坐馬桶上卻拉不出來
便秘了!
打開手機,天下事紛遝而來
但屎就是不出來
坐了好一陣兒
煩了
想起身離去
正好看到不忘初心的字樣
遂繼續端坐
使勁揉肚子,往外擠
雖然耗時夠久,器官有痛
但終於事成,好爽
嗯,不忘初心真好
2017.11.21.
^_^。
。^_^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