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

無意名利權色,隻想弄明白些道道
個人資料
正文

醉眼看世界8 - 都是名人,何其不同?

(2018-02-28 12:21:16) 下一個

醉眼看世界 - 都是名人,何其不同?

一位網友寫的人類是如何認識外在世界的係列短文裏,是這麽描寫一位生活在公元300多年前的歐幾裏得的:

"歐幾裏得麵對這位不可一世的王者,氣定神閑地慢慢說道:對於幾何學來說,這裏沒有一條便捷的皇家通道"。

這讓我聯想起貝多芬的名言:
“親王殿下,您之所以成為親王,是由於您的出身,而我,是靠著自己的才華和艱苦的努力才成為音樂家的。您要知道,世界上的王子會有成百上千個,而貝多芬隻有一個!”

從中看到的,是真正的巨人們的頂天立地的人格。他們不僅在自己的領域裏披荊斬棘登上了巔峰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不休的貢獻。重要的是,這些言行展現了他們作為一個人對真理,真相,和完美的執著追求,對自我人格的尊重與自信,和對世俗的名利權色的蔑視。

中國的曆史,五千年也好八千年也罷,就是帝王史。記得三十多年前初出國門,對有關祖國的東西是如饑似渴。學得頭昏腦漲之餘,去圖書館把“上下五千年”讀了一遍以解思念之渴。但讀完是極度的失望。上下五千年,帝王將相成大事者,無一不是臉厚心黑手辣之徒。無一不是。大概李宗吾當年也是這樣理解的,所以才寫出了“厚黑論”。

帝王之外,居名氣威望之頂者,非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莫屬。可惜,對孔子的理論和生平,除了在批林批孔時學到的“克己複禮”,上任7天就殺了同樣是開館授課的少正卯一事之外,我就一無所知了。於是,工作之餘,買了厚厚的“論語”來讀。讀到孔子不肯賣車葬學生顏淵,理由是“我當過官之後,出行不能沒有車子”。至聖的聖人,居然在官位和官麵前卑微得讓人心疼啊。於是我就把那本書扔垃圾桶裏了。

原文:顏淵死,顏路請子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再看看那些帝王和聖人之外的被人傳頌的忠臣名士,文武豪傑吧。有的是割自己的肉給皇帝充饑,有的是煮自己的孩子給皇帝嚐鮮當代的大文豪,眼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灰飛煙滅還高唱紅太陽的頌歌。還有“縱做鬼,也幸福”等等。

(賢臣介子推的故事:公子重耳曾在外出逃19年,一幫文武豪傑,包括介子推,不離不棄輔佐。重耳剛開始奔逃的那幾年,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有一年逃到衛國,饑餓難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虐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於是,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做成湯救了重耳一命。

重耳複國成功後,介子推有了功成名就歸隱山林的想法。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重耳論功封賞群臣,因介子推當時不在朝,竟然也就把他給忘記了。

介子推就背著老母隱居到綿山深穀中去了。

後來介子推的一個鄰居給重耳寫了封書,說重耳忘記介子推了。重耳於是便派人去請介子推。

派去的人回來告訴重耳,介子推已經隱居到綿山去了。重耳親自帶人到綿山去找,可找了很多天都沒找到。重耳很羞愧說“子推可能是非常的怨恨我,不然不會不出來的。我知道他非常孝順,如果我們用火燒山,他一定會背著老母親出來見我的。”

於是重耳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裏,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重耳看見後大哭了一場。命人葬之於綿山,並改綿山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過錯。以介山所在地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之所

哎,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皇帝,賢臣介子推可以割自己的腿肉給皇帝吃,可以讓自己和自己的母親活活燒死。可歌可泣啊。

 (易牙烹子春秋時代,齊國有一個管理齊恒公烹飪的廚師易牙。桓公久居宮中,什麽珍饈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膩了,有一次半開玩笑地對易牙說:“我就是蒸嬰兒的肉沒有吃過。”易牙為了滿足桓公的欲望,將自己的三歲兒子蒸了獻給了桓公吃,桓公認為他對自己忠心耿耿,於是提拔重用了易牙,易牙便成為寵臣。

和歐幾裏得貝多芬等萬丈光芒的自尊自重自信的人格相比,我們曆史上這些帝王之外的聖賢豪傑,人格之猥瑣卑微,實在令人痛心,也令人不齒。

到底是什麽造成了中西文人如此巨大的反差?我一直堅信,人性相同人心相通。因此我相信不是基因問題,不是人種問題。但往深處想,有時也泄氣。套用一句流行語,叫細思極恐。

今天看到一篇評論修憲的博文,博主說,我不認為是毛澤東欺騙了中國,或者禍害了中國。是中國造就了毛澤東,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這是曆史事實。我們引進了新技術,我們引進了外國資本,但是中國的文化改變了嗎?沒有。所以,誰在中國當官都貪,誰在中國當政都會獨裁。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社會文化”。

也就是說,毛時代社會奔潰餓死害死成千上萬無辜,不是毛本人的問題。是我們的文化造就了毛澤東這樣的混世魔王。也許是吧。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誰說得清?

隻是,這樣愚昧落後凶殘的“社會文化”,誰應該負責?上梁不正下梁歪啊,不是倒過來的。再問,誰應該負起來改變這樣的社會文化的責任?誰來引領?總不能老是說,逃難的時候,享受的時候,”讓領導先走“。要付出的時候,要改變落後的時候,”同誌們,衝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蓮盆籽' 的評論 : 我也想著這個問題。我的解釋是,聰明和智慧的差別。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讀不懂文言文來聽課,越聽越想放棄這文化,卻舍不得。同意你,人種基因沒大差別,是文化。

東西方文化還有一個差別,西方注重過程(包括遊戲規則的平等)。決鬥寧可冒險丟命也不違規先拔槍。
中國人重結果,成王敗寇。有空說說?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磚頭還是要扔的。誰願意接,誰去接吧。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華一代沒戲了。華二代有希望。華三代就和那些紅脖子們沒區別了。隻是,今天的美國紅脖子們也不可和美國的先賢與西方過去的聖哲同日而語了。退化了?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言有罪' 的評論 :
心虛啦? :))))
大哥,別再去人家後花園扔磚頭啦,眯起眼睛一笑了之,:)))
敬你一杯!!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完全同意。但願不是基因問題,不是人種問題。可看看這城裏華一代的言論,有點心虛了。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什麽是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一但被違背,就會被萬眾討伐?

不是自由,平等,公正和個體尊嚴。而是國土的完整,單純的國家版圖的維護,象統一台灣,西藏不可獨立,以及由此而來的對“國家”的強迫性認同和忠誠。(雖然薄瓜瓜萬寶寶等永遠不會回去當小兵)
本來這是原始國家的一國之君的根本利益,現在卻成功地讓每個臣民自覺為之維護。

這是一個離奇的緊箍咒,牢牢地框在華夏子民的頭上,隻要一有“出格”的言行,就給他一個“民族的罪人,曆史的罪人” 之判決,所有的矛盾都引開了!!

中國的體量太大,現在又那麽腰纏萬貫,以至於中國之外的世界文明對中國不起作用,而中國的對外政策則會影響世界。

買房,買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