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看世界 7 - 民貴君輕 與 人人平等,孰優孰劣?
對東方文化影響最深的非儒家莫屬。
儒家的創始人孔老夫子說過很多的話,而影響最遠最廣的,應該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於是什麽意思,有各種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是三綱五常了。說到極簡,就是等級觀念。等級深似海,高過天,萬萬不可逾越。而一切等級的總綱,就是君臣關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儒家的亞聖孟子,最著名的論點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簡言之,就是“民貴君輕”。這被譽為代表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當然,這樣說讓君王們(皇帝們)很不高興。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就把這段話給剔除,把孟子趕出了聖人的殿堂。
在我看來,孟子好像是在和孔子較勁。孔子說,君貴民輕。孟子說,不不不,是民貴君輕。
當然,勤勞勇敢智慧的中華民族,最大的本事就是和稀泥。這不,看上去較著勁的兩位老人,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叫孔孟之道。這樣,孔孟之道就蔚為大觀,包羅萬象了。無論何時何地何道理,需要什麽,都能從孔孟之道儒家文化裏找到有力依據。到頭來,儒家學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就像西諺說的,太陽底下無新事。東諺說,儒家學說包含一切的發明發現和終極的真理。
譬如,說起文明有禮,那當然要首推孔聖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西人還在茹毛飲血,我們早已禮義廉恥信了。
再譬如,說起人人平等的思想,就有人說,哪有什麽?我們的亞聖孟子早了兩千年就提出,民貴君輕。你看,人人平等僅僅是說,君王和民眾是平等的。我們孟子兩千多年前就說了,民比君王更加重要,更加高貴。所以,民貴君輕的思想,比人人平等的思想更加先進,更加輝煌,更加進步。
隻是,第一,誰是民?在亞聖提出“民貴君輕”這樣先進輝煌思想後的兩千多年裏,東方的諸多儒家之國中,又有誰見過,哪一個國家的哪一個“民”,是重於君的?東方有過千千萬萬的小民,臣民,賤民,刁民,奸民,順民,愚民,屁民,就是沒見過比皇帝還貴重還重要的個民。沒有一個。
就像今天的“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一樣,在那個國家裏,誰見過人民?誰見過民主?誰見過共和?
其次,“民貴君輕”比“君貴民輕”更先進更公平嗎?在我看來,民貴君輕也好,君貴民輕也罷,兩個提法都一樣。都是等級觀念,都是分別觀念,都是豎著的梯子,都是金字塔。比“人人平等”的提法落後了不知幾個數量級。
記得,“維摩詰經”裏講過一個故事,說一位和尚乞食時,隻去窮人家。另一位隻去富人家。因為他們倆都覺得,窮人(或富人)更需要他們的法布施。而佛陀則教導他們,不可有分別心,不可嫌貧愛富,或嫌富愛貧。所以,今天的和尚必須次第乞食。
一旦起了分別心,一旦有了輕重貴賤之分,不管是相信民貴君輕,還是相信君貴民輕,人就墜入在等級觀念的深坑裏,看一切就有了分別,就有了輕重之分,高低之分,貴賤之分。
再看看近代史,殺人如麻的大獨裁者們,要麽喜歡以“國家的父親”,“人民的救星”自居,要麽謙遜地自稱是“國家的兒子”,“人民的兒子”。就是沒有一個獨裁者說,他和平民百姓是平等的一個人。
所以說,民貴君輕也好,君貴民輕也罷,和“人人平等”的提法相比,都是落後的,愚昧的,沒開化的,不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