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

無意名利權色,隻想弄明白些道道
個人資料
正文

鄉下人說的笑話

(2017-01-18 11:08:37) 下一個

鄉下人說的笑話

我們村裏有這麽個習俗,就是把那些成語或約定俗成的話,說成是“老話”。人們引述這些話語時,總要在前麵加上“老話說”作為引子。

譬如,村裏的大伯大嬸對某個小孩評頭品足時,開頭常常是這樣說的:“老話說,三歲看大。看看那個吳家的老大。。。”。或者,“老話說,響鼓不用重錘。我家老二。。。”等等。即使是鄰裏吵架對罵時,也常常聽到引經據典的“老話說”。

村裏有句流行的老話,叫“窮開心,活作樂”。毛時代的農村,就是個現代版的奴隸社會。那時,村裏的人們極度貧窮,不僅缺吃少穿,不能自由遷徙,也不能亂說亂動。村裏的地種什麽莊稼,由公社大隊小隊領導決定。社員們每天幹什麽活什麽時候幹活,由小隊長指派。公社裏每年開幾場群眾大會,或者鬥地主,或者批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或者批林批孔,或者貫徹最高指示。偶爾也放幾場露天電影,但都隻有年輕人和小孩去湊熱鬧。成年人在地裏勞作了一天哪裏還有精力和心思去看電影。況且那五分錢一張的門票,也許是他們在地裏幹半天活的報酬。平時也沒有任何其它娛樂活動。所以,真要做到“窮開心活作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集體幹活,也有個好處,就是能偷懶。大家都被湊在一起,隻要小隊長不在,大家就一邊有氣無力地做著農活,一邊也說說笑笑。除了東家長西家短,還有就是有關領袖們的小道消息,什麽毛主席如何神機妙算,躲過了林彪的火箭彈啦;朱德洗澡時有人關掉了熱水,結果就被凍死了,等等。反正說的神神秘秘地說,聽的心不在焉地聽,絕無爭議。

有時,大家也得輪流說些笑話來相互娛樂。我聽到的一個笑話是這樣的。

一天,有個次眼(近視眼)去嶽父嶽母家張八月(就是在中秋前後,女婿到嶽父嶽母家看望)。

那時,眼鏡是個奢侈品,農村的次眼自然是戴不起眼鏡的。

次眼左手提了些月餅,右手提了一袋子雞蛋,來到了嶽父嶽母家。嶽父嶽母見了,自然十分高興。寒暄過後,嶽父說,快坐快坐。次眼把月餅放到桌子上,尋思著把裝了雞蛋的布袋子放哪裏。放在桌子上,袋子裏的雞蛋會滾動。

次眼抬頭一看,白白的牆壁上有棵黑黑的釘子,就抬手把那雞蛋袋子掛在了釘子上。

可那棵釘子居然飛走了。原來那是個大黑蒼蠅。袋子裏的雞蛋全碎了。次眼女婿欲哭無淚。

那時,一個雞蛋大約一毛錢,差不多是一個成年人幹一天活的報酬。

嶽父看了,十分不好意思。女婿走後,就趕快在那牆上釘了個大鐵釘子。

第二年張八月,次眼女婿左手月餅右手雞蛋又來到了嶽父嶽母家。他把月餅放在桌子上,抬頭一看,不由得怒從心起。白牆之上,那個大大的黑蒼蠅居然還呆在老地方。女婿把雞蛋袋子交到左手,高高舉起右手,對著那個黑蒼蠅恨恨地拍了下去。。。。

 

我自己不是很喜歡這個笑話,因為它和趙本山賣拐一樣,有歧視殘疾人的嫌疑。好在,今天的農村,次眼也戴上眼鏡了。它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時農村的現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