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美國精神"?
大約75萬軍人在美國的內戰中陣亡,占當時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4%。相比之下,二戰中美國陣亡軍人大約是40萬,占總人口的0.3%。美國獨立戰爭陣亡將士約2萬5千,占當時總人口的0.9%。
而美國內戰的起因,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南方說是為了保衛自己的生活方式,習慣,和自己的家園。這似乎比較容易理解。保家衛國嘛。但北方說,戰爭不是為了權力,不是為了財富,不是為了國家(state),不是為了土地,而是為了一種新的信念。這就有點邪乎了。
這新的"信念"是什麽呢?
我以前看過 Ken Burns的紀錄片"The Civil War"。裏麵一位叫Chamberlain的北軍上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內戰開始時,他是一位教授。他一心想去參加北軍但學校不放他走。於是,他請了Sabbatical Leave, 跑去北軍當了個地方軍(非正規軍)的上校。在蓋茨堡戰役中,他作戰勇猛,關鍵時刻出奇兵奇策,為北軍取得蓋茨堡戰役的勝利,和北軍的最後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一百多年後,Chamberlain 成了描寫蓋茨堡戰役的小說The Killer Angels 裏的主角之一。以下是小說裏Chamberlain自己關於戰爭的起因的一些思考。我試著翻譯幾句吧。
1. The faith itself was simple: he believed in the dignity of man.
這個信念其實很簡單:他堅信人的尊嚴。
2. He had grown up believing in America and the individual and it was a stronger faith than his faith in God.
他是在堅信美國,堅信個人中長大的。這個信念比信仰上帝還要強烈。
3. This was the land where no man had to bow. In this place at last a man could stand up free of the past, free of the tradition and blood ties and the curse of royalty and become what he wished to become.
在這片土地上,人不用折腰。人終於可以站起來,擺脫過去,擺脫傳統和血緣,擺脫皇室的魔咒,而成就自己。
4. This was the first place on earth where the man mattered more than the state.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比國家更重要的地方。
5. True freedom had began here and it would spread eventually over all the earth.
真正的自由,從這片土地上開始,並且終將遍及全球。
6. The fact of slavery upon this incredibly beatutiful new clean earth was appaling, but more even than that was the horror of old Europe, the curse of nobility, which the South was transplanting to new soil. They were forming a new aristocracy, a new breed of glittering men, and Chamberlain had come to crush it.
在這片清新幹淨美麗無比的土地上,居然還有奴隸,這太可惡了。這甚至比舊歐洲的貴族惡行帶來的恐怖更加可惡。南方把這些惡行移植到了這塊清新的土地上。他們已經形成了新的貴族階層,一群滿身銅臭的家夥。所以我Chamberlain來搗毀他們。
(說得太好了。解釋了他一個教授為什麽要奮不顧身來參軍,來打仗)。
7. But he was fighting for the dignity of man and in that way he was fighting for himself.
他為人的尊嚴而戰,就是為自己的尊嚴而戰。
8. If men were equal in America, all these former Poles and English and Czechs and blacks, then they were equal everywhere, and there was really no such thing as a foreigner; there were only free men and slaves. And so it was not even patriotism but a new faith.
如果在美國的人,不管他們是來自波蘭還是英國還是捷克還是黑人,是平等的,那麽,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人都是平等的。其實,根本沒有外國人(本國人)的區別,隻有自由人還是奴隸的區別。所以,(這個仗)甚至連愛國主義都說不上,而是一種新的信念。
9. The Frenchman may fight for France, but the American fights for mankind, for freedom, for the people, not the land.
法國人可以為法國而戰,但美國人將為人類,為自由,為人民而戰,而不是為國土。
-----------------------------------------------------------------------------
因為是小說,是內戰一百多年後寫出的小說,以上的說法是不是 Chamberlain 的真實想法,無從考證。但我想,這些想法,展現了美國精神的精髓。起碼是美國曾經有過的精神。
如果美國精神就是“可以蓄奴而不允許他人幹涉”的自由,那這種自由在奴隸社會就有了:奴隸主擁有絕對的自由。可奴隸們呢?奴隸們就不是人嗎?美國的獨立宣言裏麵說: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人人生而平等。
嗬嗬,南北戰爭這一部分你還是一腦子漿糊,以為南北戰爭是正義戰爭,以為林肯是偉大總統,以為林肯反對的是奴隸製。再說一遍,南北戰爭是自由與集權的戰爭。你看看南方州飄揚的聯邦旗,看看至今有人給林肯像潑漆,就可以想像不被政府洗腦的美國人的想法了。
美國精神從有美國以來就是不畏強權的自由精神。
再看看你這裏的例子: 套用Chamberlain的話,在蓄奴一事上,“沒有什麽左左右右之分,隻有讚同還是反對之分”。他不能容忍在這片土地上有蓄奴這樣剝奪自由和平等的惡行,雖然他自己沒有也不會親身遭受奴隸們的苦難。然後他拿起了槍,加入了這場屠殺75萬無辜美國人的戰爭。
你覺得他和那殺49個人的恐怖分子(他們有從安拉來的正義和憤怒)有什麽區別?你把這稱為美國精神,邏輯能自洽嗎?
別來那些虛的了, 東部的新興工業需要勞動力, 所以主張廢奴。每一個美好的口號後麵都有利益的算計
第一南北戰爭不是奴隸反奴隸戰爭,南北戰爭是關於州權,關於人的自由的戰爭。州就是國。當時的美聯邦就是今天的歐盟。今天英國脫歐,沒有人叫囂要消滅英國。而殺死75萬無辜美國人的南北戰爭卻有人叫好,你不覺得矛盾嗎?
第二,即使要廢奴,需要殺死75萬人嗎?看看正確的廢奴方式吧: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Wilberforce
英國人從光榮革命開始到廢奴都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林肯這個沾滿無辜百姓鮮血的劊子手不需要譴責嗎?
第三,蓄奴不對,就需要這個左左(寫劇本的左左作者借劇裏的教授表達)用武力取消滅嗎?他們就該死嗎?LGBT不對恐怖分子就該去掃射嗎?這個左左和那個殺了49人的恐怖分子有什麽區別?你會說一個是動嘴一個是動手。但動嘴的這個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危害不更大嗎?奧巴馬借LGBT的名,機器無數人心中的憤怒,難道不比這個隻殺了49人的恐怖分子更可恨嗎?這49人的血賬要算在奧巴馬身上,不過分吧?身負75萬人血賬的林肯被稱作美國最混蛋總統,不過分吧?
你已經進步不少了,不過還需要繼續反洗腦。
平等
博愛
2016年6月24日,51.9%的英國人決定脫離歐盟,看上去他們應該可以和平地脫歐。
150年前的美國,7個南方州宣布脫美,以林肯為首的27個北方州悍然發動戰爭,以75萬無辜美國人的代價,武力踩平了南方各州。
150年後一個美國左左居然稱這是美國精神,嗬嗬。這才是霸淩真麵目。
美國精神是自由的精神,不是霸淩的精神。
一個卑微的演員,用他手裏合法的手槍,結束了暴君林肯無恥的生命,這才是美國精神!
Ken Burns tore into Donald Trump for 7 straight minutes during his fiery Stanford commencement speech, used his extensive historical knowledge to rip the “infantile, bullying man.” (這位記錄片製作人使用其豐富的曆史知識,揭穿並展示川普的思維幼稚的霸淩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