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

無意名利權色,隻想弄明白些道道
個人資料
正文

轉帖:洗腦這件事,到底是怎麽發生的?

(2015-11-13 09:55:47) 下一個

這是我在微信上看到的。學習了。

但更重要的問題,文章沒有提出來,就是如何反洗腦。在言論自由信息公開的社會,一個人隻要願意,做到反洗腦不是很難。養成多看看多聽聽多讀讀不同意見,尤其是反對意見,比較比較的習慣。但在沒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人們隻被允許接觸一個聲音,一種思維,一種理念。長此以往,要不被洗腦,幾乎不可能。我從小的做法是,就把那唯一的信息反過來解讀,把反讀的信息和原來的信息比較,看看那個更有道理。沒有辦法的辦法。

轉載自微信公號 壹心理(ID:onexinli)

洗腦是怎麽一回事?洗腦可以通過哪些步驟實現?怎麽通過生理學和心理學角度去解釋洗腦是怎麽發生的?

  1. 洗腦的六大手段作者:采銅

狹義的洗腦,是和教育完全相違背的。教育的目的是讓人了解各種不同的東西,學會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夠進行批判性思考,但又能很寬容、包容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想法。而洗腦的目的則與此相反,洗腦隻允許一種思想一種價值觀,它無法容忍對該種思想的任何質疑,更無法容忍任何不同和對立的思想。如果說教育是讓人們學會思考,那麽洗腦就是讓人們放棄思考,隻會遵從。

通常洗腦者要實現目的,有如下幾種主要的手段:

1)隻提供單一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把其他的信息源和通道屏蔽。當人們長期處於單種信息的環境下,就逐漸失去了批評性思考的能力,隻能被動接受這種信息。因為人天生就渴求信息,和需要食物和水一樣,當麵臨要麽接受單一信息要麽不接受任何信息兩種選擇時,人隻能選擇前者。

2)製造群體壓力,尤其是讓周邊人、同伴等施加影響。洗腦者善於製造一種輿論環境,讓環境中所有的人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由於人天生是群體性動物,所以絕大多數人是無法抗拒這種壓力,隻能選擇融入這個集體,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

3)讓人處於高亢的情緒狀態,讓生理左右心理,讓情感戰勝理智。當人們處於一種過激的情緒狀態時,是無法用理性思考的。洗腦者深知這一點,所以會製造一些活動讓受洗人處於一種持續高亢的情緒中,比如唱歌、朗誦、喊口號等等。

4)讓人做出承諾。洗腦者還有一高招,利用人的自律的力量,就是通過誘騙和施壓等各種手段讓受洗人做出一些承諾,即承諾一定遵守某些思想和行為法則,那麽受洗人就會陷入這一自我幫助搭建的牢籠中,如果今後質疑了這些思想和法則,就相當於違背了自己。

5)儀式化。洗腦者會製造一些儀式,儀式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思想具象化、有形化,讓人們形成圖騰崇拜,並且儀式的莊嚴感也給受洗者造成必須遵從的壓力。

6)通過身體力行來強化信仰。洗腦者會讓受洗者對思想進行實踐,這些實踐對於內心的認同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即便有些人原本思想上不接受,但是如果長時間按照規定做某些事情,最後也會發生態度的轉變。心理決定行為,同時行為決定心理。

當然,在現今的互聯網時代,除了傳銷組織等極少數力量外,很少有人能夠肆無忌憚地對他人進行洗腦了。但是,一些“高級”的、軟性的、隱形的洗腦方式還很有市場。

 

  1. 被洗腦的人,腦袋發生了哪些生理變化?作者:柳斌

你要是問被洗腦的人,腦袋的生理變化,大致可以這麽理解,洗腦主要是針對記憶而言,記憶的生理機製又可以詳細到記憶的腦細胞機製,和神經突觸結構。簡單地講:

1)從記憶的腦細胞機製上講,就是通過不斷地輸入反複強化,持續作用於大腦皮層下的“反響回路”(當眼前的刺激停止,你還會持續感受到刺激,這是大腦皮層下神經回路,往複傳導刺激造成的,叫反響回路)影響你的短時記憶,從而影響你的長時記憶。

2)從神經突出角度講,作為人類長時記憶的神經基礎包含著神經元突出的持久改變,是由神經的特異衝動造成的,涉及結構改變,比較慢,舉個例子,長時間學習音樂的熊孩子,比一般童鞋對音樂更敏感,這是由於長時間的學習,已經改變了他大腦的神經突觸形態。對音樂刺激傳導更快,而別的與音樂無關的東西則無差別。

以上隻是洗腦的一部分。要全方位的洗腦,還牽扯到,認知方式的改變,“圖式”重組(就是把新學習的東西納入,整合到已學習得東西中的過程)。

廣義的洗腦,又分為長時間和短時間洗腦。長時間的洗腦,從我們一出生就在進行,比如,對殺人犯法的規則的認同。短時迅速的洗腦多半出現在傳銷,科幻,搞笑,和假新聞當中。

  1. 洗腦的心理發生機製作者:白微

廣義的洗腦,其本質是促使個體的認知改變。借鑒Beck認知治療(同樣也是改變認知的方式,也可以稱為一種洗腦的方式,但通常價值觀取向是偏向良性的和大眾的)。

一般在平日生活中遇到一些活動性刺激(acting stimulus)後,我們會形成一些信念(belief),持有這些信念之後再次遇到刺激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和情緒行為產生的結果。通常,惡性洗腦的刺激分為正性和負性的,一般是兩者同時使用,或者隻使用其中一種來促使洗腦對象新的信念的形成。例如傳銷組織的所運用的正性活動性刺激是金錢,負性活動性刺激是威脅打擊報複,以此來促使洗腦對象維持和堅定認知與信念。基督教同樣使用了正性強化和負性消退來改變認知和行為的方式(信者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

通常的周期在3-6個月(12-20次)左右,一般人會形成鞏固的新的認知。

大腦在短期不會有器質性的變化,但長期會發生改變。例如佛教徒的前額葉會相對發達,但這已經不是因為認知的改變而造成的大腦器質性變化,而是由禪修造成的意識層次的變化而產生的改變,兩者層次不同,但為遞進關係(認知改變了才能進一步造成意識層次改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