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的腳蹤

ardmore:座右銘--純正的教義,敬虔的生活,無偽的信心
正文

不要論斷人經文正解

(2014-10-18 19:10:18) 下一個


7:1-1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 你們用什麽量 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麽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麽看見你弟見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它踐踏了珍珠,轉過 來咬你們。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

在指出別人錯誤時,你常常會受到批評,“不要論斷人”。但是仔細想想,批評你的人不也在論斷你嗎?除非他閉口不言。也有人解釋說,你要比別人做的好時才好說別人,否則你沒有資格說別人。這當然非常有道理,但要比人家做的都好時,才能批評人,這樣的話,在實際當中不太可能。試問保羅是不是比彼得做的好時,才批評他的?

英國神學家萊爾是這麽解釋的:

這些經文的第一部分,是屬於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強解超過其正確含義的其中一處聖經經文。它經常遭到與真信仰為敵的人濫用和錯用。如此壓榨聖經話語,以致它們流出來的不是解藥,而是毒藥,這是有可能的。
我們主的意思不是說,在任何情形下,對別人的舉止和看法作出不利判斷,這都是錯。我們應 當意見堅定。我們應當凡事察驗,我們要試驗那些靈。祂也不是說,我們自己還沒有變得完全無過,就責備他人的罪和過錯,這樣是錯。這樣的解釋會與聖 經其它部分相矛盾。這就會讓譴責錯誤和虛假教訓變得不可能,這就要攔阻所有人嚐試盡牧師或法官的職分。這樣世界(就會)交在惡人手中。(伯9:24。)異端就要興旺,犯罪就要橫行。
我們主要譴責的,是一種吹毛求疵和專挑錯處的靈。為著瑣碎的過錯,無關要緊的事快快責備別人 作急躁魯莽的論斷 把我們鄰舍的錯誤和軟弱放大,使之變得有多糟就多糟的性格 這就是我們主禁止的。這在法利賽人當中很常見。從他們那時候一直到現在,這都一直很常見。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警惕提防。對別人,我們必須凡事相信凡事盼望,要非常慢慢地找別人錯處。這是基督徒的愛(林前13:7。)
這段經文包含的第二個教訓,就是對我們與之談論信仰問題的人要作慎重判斷。堅守本位,合乎時宜的每一件事都是好的。我們的熱心,應當與慎重考慮時間、地點和人物相調和。所羅門說: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箴 9:8。)在屬靈的事情上,隨便向每一個人敞開我們的思想,這樣做並不智慧。有很多人因著性情暴怒,或公然放蕩的習慣,是徹底不能看重福音的事情。如果你 嚐試向他們的靈魂行善,他們甚至會立刻變得勃然大怒,闖入更過分的罪中。向這樣的人提基督的名,真的就是把珍珠丟在豬前。這不能造就他們,反倒給他們 造成傷害。這要激發他們一切的敗壞,讓他們生氣非常。簡而言之,他們就像哥林多的猶太人(徒18:6),或者就像拿八,聖經這樣寫到他,他性情凶暴,無人敢與他說話。(撒上 25:17。)
這是一個特別難按正確方式應用的教訓。要正確應用,這需要極大智慧。我們大部分人更有可 能錯在過分謹慎,而不是過分火熱。我們通常更容易得多地想起靜默有時,而不是言語有時。然而這教訓應在我們所有人心裏激起自省的精神。我們自己從 來沒有因脾氣乖張、急躁易怒,打消我們朋友向我們提出好建議的念頭?我們從來沒有因自己的驕傲和不耐煩藐視意見,迫使別人沉默、什麽話也不說?我們從來沒 有反對過善意給我們提意見的人,用暴力和激怒使他們沉默?哎呀!我們大可以懼怕,在這件事上我們已經犯錯。

所以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是禱告:我 們想知道什麽時候靜默,什麽時候言語,什麽時候拿出物,拿出我們的珍珠嗎?我們必須禱告。 這是主耶穌明顯非常重視的話題。祂使用的說法清楚證明了這一點。祂用了三個不同的詞表達禱告的意思。祈求尋找叩門。祂向禱告的人發出最廣 闊、最豐富的應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祂使用地上父母廣為人知的做法進行論證,舉例說明神願意聽我們的禱告。他們按本性是不好自私,卻不忽視兒 女肉身的需要。一位慈愛憐憫的神,更是願意聆聽按恩典作祂兒女之人的呼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