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的主體人群,是漢族,主流文化,叫漢文化。
漢人,漢字,漢文化。漢之得名,既非漢水,亦非霄漢,更不是漢朝,乃“水濱大國”、“治水大國”之意。有圖為證:
這是古文的“漢”字。其中,左邊是個洶湧澎湃的“水”字;右上方的“或”,就是今天的“國”字;右下方則是一個“大”字。三部分合在一起,會意出“水濱大國”、“治水大國”的意思。
中國有近三萬五千公裏海岸線,理所當然是水濱大國。雖然以前沒有現在這樣長,可能隻有江浙閩三省的海岸線那麽長,但意思是這樣。
漢民族被稱作大漢民族,並不是因為我們地域廣大、人口眾多、文明輝煌,而是因為我們在曆史上曾經戰勝過滅絕洪水,劫後餘生,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孑遺人種。別人都淹死了,唯我獨存,而且是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洪水的,你說我們偉大不偉大吧,想不偉大都不行!
大,也是“人”字的正體字。漢族的偉大主要在於人。而漢人的偉大,則主要在於治水,善於築壩,變水害為水利。
遠古有洪水猛獸,洪水與猛獸並稱,先民時代人類最大的兩個威脅,誰能戰勝之,誰就是偉大的人。所以,大漢之名,一點也不是自吹的。
最近幾年,田野考古人在浙江發掘出良渚古城和良渚古壩遺址,證明古代漢人在六千年前就會壘土築壩,興修水利了。那時,大約還是神農氏做天下的共主,農業十分發達。而農業少不了灌溉,水利工程就會成為至關重要的國家建設項目(據說那時已有成熟的國家)。
良渚出土的甲骨文載有“萬水千斫”的字樣。注意喲,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成語“萬水千山”,而是“萬水千斫”。斫,什麽意思?
斫,原指石斧上的金屬斧刃,後來引申為“砍”、“擊”、“夯實”的意思。如成語“千日斫柴一日燒”。《齊民要術》有一段文字載曰:“二月冰解地幹,燒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納種如前法。”其中的“斫平”,就是“搗”、“夯”的意思。
興修水利,構築堤壩,為什麽叫“萬水千斫”呢?這是什麽樣的建築材料?用的是什麽樣的建築方式呢?考古工作者發現,良渚古壩全部是用蒿草、樹葉包裹著山泥壘築而成,混合的泥塊幹了後十分結實。
他們找到了泥土的來源,就在附近的小山上,但他們沒有分析出蒿草和樹葉的種類。我根據水旱植物的枝葉及其韌性特點判斷,築水壩用的泥包,應該是由水生植物的莖葉包裹而成的,很有可能就是香蒲或茭白(古稱菰)的莖葉。斫,指砍伐菰葉或蒲莖,不是砍伐闊葉林。
“萬水千斫”,意思就是河流眾多,築壩需要數不清的泥包材料砍伐。數千年來,中國人喜歡在岸邊種柳,水際植楊,主要功能是楊葉可以裹挾泥沙,柳條可以綁紮草包。時至今日,發洪水的時候,我們還在沿用草包築壩的古法哩。
白居易和蘇東坡,靠了良渚人的後代,在杭州西湖壘築了白堤和蘇堤,不過是古靈“今”怪而已,卻讓他兩個外鄉人,得以擅天之功,奪民之力,成就了萬世英名,撿了個大便宜。
最不可思議,卻又最理所當然的是,善於理水治水、築堤壘壩的民族,一定也善於砌牆築城。
經過仔細考察對比,我發現萬裏長城的造型、技術和基本性能,幾乎與良渚古壩雷同。可以說,沒有之前良渚水壩的經驗借鑒和技術支持,就不可能有偉大的萬裏長城。長城最了不起的技術成就,一是堅固,二是在起伏不定的地形上構築超穩定的結構。而這兩項成就,無不來自於南方的水壩技術——糯米汁澆磚技術和流水中錨定墩柱技術。
水壩攔水,長城阻擊敵人,用同樣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手段保護自己,阻擋禍害,這就是農耕的漢人,保守的漢人,偉大的漢人。
粽子,根據我以前的考證,最早的粽子發源於浙江,湖州的長粽子是天下粽子的正宗。如果我們把長粽子看作是壘築堤壩的草泥包,而把良渚古壩上的草泥包想象成長粽子,那我們就不難發現粽子與草泥包之間的微妙關係了。
為了紀念水壩草泥包的發明,漢民族的先祖們把這項偉大的創造,以“菰葉裹黍”的方式,融入一種流行的節日食品粽子裏,年年紀念,人人品嚐,以示不忘,且又能嚴守秘方。
發明草泥包,可以獲得諾貝爾獎;而根據草泥包原理發明粽子,則可以獲得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因為它“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
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