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農莊

用開花的創意,將司空見慣,變成耳目一新。
個人資料
正文

大膽假設求證,印地安人是古中國移民

(2017-08-22 12:02:40) 下一個

我相信,世界上的人都死光了,中國人都不會死光;中國的普通人都死光了,中國的文化人都不會死光。為什麽呢?

我的理由是,未來人類最大的致死疾病是無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有可能無聊死,boring死,唯獨中國人民不會。因為我們不僅有曆史,而且有曆史記載,中國人民可以在無聊的時候,從古書中找到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有效地打發現代boring,逃脫無聊死。

前段時間,有些明眸善睞、能作會嗲的女文青、女白領、女小資、女尊主義者倡議說,一定要與有趣的人交朋友。她們那意思,我一猜就很局限:要與有趣的活人交朋友;要與有趣的帥哥美女交朋友;要與有趣的上海人交朋友;要與有趣的北京人交朋友;要與有錢的老年人交朋友……但就是不包括古人。

其實呀,故去的人,應該比現在還活著的人多。他們中有趣的人,肯定也比現在還活著的人多。我最近就發現了兩個滑稽的古人,幾件特逗的往事。

第一個滑稽的古人,就是為《春秋》作過十一篇傳的公羊高。這位山東老兄他鼓搗出了什麽搞笑的事呢?

《春秋》裏有段原文記載: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都

這段話的現代意思就是:魯僖公十六年,春季,周曆正月,戊申這天,初一,宋國的上空墜落五塊隕石。該月,有六隻鷁鳥後退著飛過宋國的都城。

由於公羊高認定,《春秋》的主旨是講微言大義,其意不在史而在義,所以,他怕學生或後人不理解為什麽書中會記載天墜隕石、六鷁退飛這類怪異現象,於是,他就這樣發揮了起來:

曷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察之則退飛。——《春秋公羊傳. 僖公十六年》

他認為:之所以先說“隕”後說“石”,那是因為先看見有物從天上墜落,而後才看清是隕石;因為隕石是落在宋國境內,所以又說宋;最後說數目是五,因為數了各處散落的石頭以後,才知道是五塊;這是由耳聽到隕石墜落的聲音來查數的。之所以先說“六”後說“鷁”,那是因為記錄眼目所見,乍見有六隻,仔細審視才知道是鷁鳥,慢慢觀察才發現它們是倒退著飛的。

這段《春秋》記載怪異現象的原文,經過哥們公羊高的“自由發揮”,其中的“五石六鳥”、“六鷁退飛”,便演化成了成語,比喻記述精準或者為學縝密有序。現代人更有好事者,既有把“六鷁退飛”借用為小說名字的,也有借用為圍棋殘局名字的。好玩不?

第二個滑稽的前人,乃是著名考古學家衛聚賢。這位山西老兄生在笑話之鄉萬泉縣,思維詭異,一生多出怪論。他又整出過什麽有趣的考古大笑話呢?

大家還記得《水滸》裏魯達在五台山說的那句話嗎?“當初俺每日好酒好肉,如今卻做了和尚,餓得像鬼似的,口中淡出鳥來。”

在善於逆向思維的人看來,既然口中能“淡”出鳥來,那麽,鳥也一定能“鹹”出嘴來。這個“嘴”指“說法”,各種各樣的“說法”和奇談怪論。

衛老先生於1962年讀史期間,偶爾讀到《春秋》裏麵“六鷁退飛過宋都”這句話,立刻引起了他的奇譎遐想。他認為“鷁”,就是蜂鳥,世界上唯一能倒著飛的鳥類,而蜂鳥(hummingbird)隻有美洲大陸才有。他因此斷言,僖公十六年,倒退著飛過宋都商丘城的六隻鷁鳥,無疑是來自美洲。

我個人的思考是,鷁,也寫作鶂,六鶂退飛過宋都。鶂,兒 + 鳥,雖然兒隻是注音,但卻有“小”的意思,因聲得義嘛。蜂鳥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衛先生把“鷁”解釋為蜂鳥,應該不是臆斷。

從左丘明和杜預兩人都把“退飛”,即倒退著飛,揣摩為風造成的,以及《說文》把“鷁”解釋為“水鳥”的情況推測,當時的王室成員和後世學者、詩人,其實並不了解“鷁”的習性。

商丘附近並無大的河川湖泊,何來水鳥?風再大,宋都再小,也沒有可能把任何水鳥從高空中吹過一座城市,哪怕這座城市僅僅是小縣城。雁、鶴、鳧、鷸、鵜鶘、鷺鷥等水鳥,六個結伴,停在空中任風而吹的情形都很少。

如果說“長天獨遇宋都風”僅算是瞎掰,那麽,“鷁雌雄相視則孕”,互相看一眼就能懷孕,簡直就是胡扯。由此證明“鷁”非華夏原產,也是講得通的。

隕石於宋五。觀測天文的工作,在春秋時代,都是由王室安排專人負責的。同樣,六鷁退飛過宋都,能觀察到這一異常現象的,應該也不是普羅大眾,而是朝廷專員。

鷁乃蜂鳥,蜂鳥的身長隻有七公分,即便是六鳥聯飛,目標也是十分微小;若是飛上3000米高空,更是肉眼無法得見。因此,六鷁退飛過宋都,隻能是飼養鷁鳥的人,近距離觀察所見——鷁為宮廷飼養的域外貢品無疑。所以,我是支持衛聚賢先生的觀點的。

衛大法師僅用“六鷁退飛過宋都”這點蛛絲馬跡,便編織出了一張文化考古的大網,寫出了幾百萬字的考古論文,證明中國與美洲大陸早就有來往,是咱中國人最早發現新大陸的,根本不是歐洲人哥倫布。

最搞笑的是,衛大法師不僅考古證明出,南美洲秘魯的原住民是中國南宋人的後裔,印地安人的文化與中國古代的殷商文化接近,武當山的真武大帝是印第安人(就象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是朝鮮人),孔子、齊桓公、楊貴妃、李白等都曾踏足過美洲大陸,而且他還大膽假設,冒死求證。

1975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考古專著《中國人發現美洲初考》。之前一年,他與幾位同好,以廣州出土的漢代木船為原型,設計製作了一艘木舟,同時還cook了一批漢代遠航食物,從香港出發,經太平洋直奔美洲而去,不巧於近岸百多海裏處遇風失事,所幸遇救。但這木船渡海的實驗,應該算是成功的。

怎麽樣,結交有趣的古人、前人,一點也不枯燥無味吧?

我呢,今夏所得的樂趣,一點也不亞於這兩位古人、前人。

起先,我隻琢磨印第安人的風俗,發現他們與華夏風俗多有相似之處。慢慢地,我得出結論: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就是古中國人,古中國移民。

得道多助。我正鑽研得起勁,朋友向我推薦了一位高人,台灣輔仁大學教授,與退休後受聘輔仁大學教授一職的衛聚賢老先生是同事。他把衛老的著作《中國人發現美洲初考》贈送與我,使我不僅得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受到前人大膽假設、大膽求證的精神鼓舞。

前兩天,我們小城的中醫診所來了一位印第安人病號,他把由他叔叔口述,印第安女作家執筆撰寫的《Treaty Promises, Indian Reality》(《條約的承諾,印地安人的現實》)送了一本給女中醫,女中醫又轉贈給了我。

一時間,我海內孤本和海外善本都有了。於是,趕緊弄來一個小鳥籠,懸於我農莊裏藍綠色的黑頦北蜂鳥時常出沒的地方,以示對蜂鳥讓我們發現曆史真相之貢獻的獎勵。別人懸壺濟世,我則懸籠謝鳥。

沒想到,我這個善於發現、匯總、欣賞他人趣味的人,居然也能自得其樂,且樂此不疲,樂不可支。

 

2017.8.2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ng' 的評論 : 我個人以為應該更早,而且與現時的漢民族關係不大,與苗族和閩粵土著關係更近。至於美洲印第安人的名稱,我想,有了基本的考證確據後,可以考慮更名為Old Chinan(中國先民)。
cng 回複 悄悄話 印地安人是殷商時期中國人東渡北美流傳下來。幾千年後,哥論布發現新大陸,我華夏殷商後人思念故土,就問哥倫布“我殷地故土安好否”?哥倫布聽成了“殷地安”?就給他們取名Indian, 以訛傳訛至今,印地安就成了北美土著人的正式名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