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39)
2016 (71)
2017 (59)
2018 (47)
2021 (1)
中國的方言,雖然屬於區區方域之言,卻有著洋洋大觀的意趣。比如說父親的稱謂,不要說齊楚燕趙韓魏秦,各地都有各地的叫法,甚至在一家之中,夫妻之間,每個成員對父親的稱呼,都不一樣。
我父親的家族,小子們稱老子們叫“伯”(be),入聲。夏日風雨欲來之時,黑夜彷徨無著之際,房前屋後,一片“伯啊,伯啊,伯伯”聲,跟啄木鳥啄木似的。
母親家族呢,舅舅姨媽們都稱外公叫“爺”,平聲。小時候跟著母親去外公外婆家,一進門就聽到母親喊外公“我爺”。
七伯父的夫人,我喊她“七媽”。然而,她卻喊自己的父親叫“大”,入聲,聽起來與耷拉著腦袋的“耷”同音。七伯父蠻橫,七媽雖然人長得非常漂亮,但卻好吃懶做,家族老少都不喜歡他們,背地裏總說他們的壞話,以示厭惡。
有次我問六伯父,為什麽七伯家的七媽喊父親“大大”?六伯父摸摸鼻子說:“洋種!”
一門姓氏,一個家族,親屬稱謂如此混亂,這可難壞了在海外出生的孫兒女們。我女兒小時候在奶奶家寄養,她常常分不清輩分,混淆稱謂,隨口謅,胡亂叫,因此成了七姑八姨們的笑柄。長輩們若想尋開心,隻需將她抱在懷裏,問她who’s who,誰是誰生的就行了,保證烏龍滿天,讓你笑散架子。
一個大家族,如同一個大市場。“五更市買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
近來無功披黃袍的習近平地位躥升,威權驟立,聲名鵲起,諂媚之徒和攻訐之眾,同時多了起來。有人戲稱他“習包子”,有人昵稱他“習大大”。講普通話的官方媒體,都把“大大”讀成了大小的“大”音,去聲;不知陝西方言到底是怎麽讀的。
大,原意指“祖父”,如大祖;大,同時也是“男人”的正體字。大,代表父親的時候,發入聲,念耷;大,代表叔叔的時候,準確的發音又是什麽呢?難怪“父親”一詞的標準漢語,最終花落“爹”家,變成了“爹”。父下一多,會意就是“父親的名稱多”,“父親的稱謂多”之意。
改革開放以後,政治被淡化,政治稱謂對民眾生活的強勢影響,也逐漸式微。同誌被“師傅”、“夥計”取代;女同誌被“小姐”、“大媽”置換;先生女士被“老師”冒名;丈夫妻子被“老公”、“領導”涵蓋。人與人之間的稱謂,不僅混亂、隨便,而且庸俗、驚豔。
隨著官風漸頹,世風日下,中國人的稱謂,就象中國人的心浮氣躁一樣,越來越輕佻,越來越淫靡,越來越不像話。為了以毒攻毒,以蟲吃蟲,我提出如下的換頭手術方案,將幾個重要的日常稱謂全部變性,請各位斟酌修訂:
1、把“同誌”改成“同貪”。因為現在的共產黨,已經沒有了信仰追求,沒有了誌向,幾乎無官不貪,所以,稱“同貪”或者“同腐”更貼切。
2、把“同胞”改成“同仇”。全世界沒有哪一個民族象現在的漢民族這樣互相敵視,彼此為仇。稱什麽鳥同胞,誰跟你是同胞?為了解恨,幹脆稱“同仇”得了。以後我們在任何場合都這麽稱呼:“同仇們,大家躺下…”
3、把知識分子中的“張工、李工、曾文正工、左季高工”一律改成“同慫”或者“同假”。中國知識分子有兩個特點:一是經久耐用;二是軟弱虛偽。某些特別愛作、愛矯情、愛犯貴的人,還可以發嗲,稱自己“慫慫”,因為外國人最喜歡咱中國人的double name,慫慫聽起來跟玲玲、芳芳一樣可愛。
4、如今是互聯網時代,是個魚兒都掛在網上,整天樂此不疲。誰說在網上相遇的都是朋友?切!乘早把“網友”改成“同網”吧,免得我掐你。
5、官三代、富二代的小留們,你們手摸咯吱窩問問自己,你們來國外真是學習的嗎?還“同學”呢,我看叫“同混”更生動,因為你們出來就是混的。
6、海外華人,不管是移出來的,還是逃出來的,或者是被趕出來的,大家都不容易,都是寄人籬下,鑽人胯下。你說咱們初來乍到之時,誰沒有經曆過語言不通,工作難找,被人歧視,被狗狂咬的遭瘟歲月?移民監的感覺,就一個字:熬。
所以,我建議海外華人,以後不要再以“同胞”相稱,那樣太政治、太統戰、太虛偽、太操蛋。那以什麽相稱呢?——同熬!
喂,同熬,你好嗎?你熬出頭了嗎?
2017.5.25
另,別的不敢請,咱剛有新一帖有新客請你過目,看是不是你的菜?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2017-06-20 07:50:14
回複 'smeagolrocks' 的評論 : 我說過要扯上你的嗎?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2017-06-20 05:04:57
雖然咱是同網,我才不跟農兄同熬,您熬您的,俺happy俺的,哈哈!
農家苦 發表評論於 2017-06-20 07:47:16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跟園妹在一起就不覺得有熬感了呀,哈哈。
warara 發表評論於 2017-06-20 07:12:59
你們倆都太油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