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農莊

用開花的創意,將司空見慣,變成耳目一新。
個人資料
正文

小鮮肉是可以這樣醃割的(圖)

(2015-07-08 05:31:57) 下一個

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堅信,自己在烹飪方麵絕對是個愚者,但千慮一得,倒是有些一胎九子的邪奇。

上周末從城裏帶回一塊五花肉,本打算做紅燒肉的,但最近活重,體力消耗大,怕一頓吃得太多,有損健康,所以,決定將它醃製起來,淩遲消滅。

說起醃肉,大概人人都會。我以前也曾醃製過,還是在冰天雪地裏陰幹的呢。不過,那些方法都是從朋友中學來的,非我自創。這回,我準備向古人學習,來點舊瓶新酒,食古而化。

《禮記.內則》有言:濡豚包苦實蓼。意思是,醃漬豬肉時,用水蓼塞在裏麵,將苦菜包在外麵,這樣可以除去肉腥味。我猜想,皇家醃肉應該是整豬醃漬,如同製作木乃伊,不似我等他鄉遊民,買隻燒鵝、烤鴨還要cut in half

周人所講的“苦”,與農家苦的“苦”乃一個意思,都是指一種帶刺的野菜,學名叫Sonchus oleraceus L. 苦,古代也稱“荼”,如“荼毒百姓,含辛茹荼,秋荼密網”等,均為苦菜之意。而周人所講的“蓼”,則指水蓼,其學名是Polygonum hydropiper L.。水蓼是古代“五辛”之一(蔥、蒜、韭、蓼、芥),功能大概相當於現代的蔥、薑、蒜,主要是去腥的。

古代烹飪雞魚豬鱉時,必用水蓼充塞腹中,去其腥膻。煲雞湯和鵪鶉湯時,更是少不了它。有趣的是,中國過去有辛無辣,因為辣椒很晚才傳入中國,辛與辣不同,辛味嗆鼻子,辣味燙舌頭,所以,古代用“辛苦”二味烹飪,現代用“辛辣”二味佐餐。水蓼原先叫“辛蓼”,現代改稱“辣蓼”。隻是不知道英文的Water pepper與中文的辣蓼,二者到底誰是鸚鵡,誰是舌了。

好在古人所用的這兩種醃肉植物,農莊上都有。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把水蓼和苦菜剪好,再把大小茴香、肉桂、生薑和丁香、花椒等調料也備齊,現在終於可以動手,把小鮮肉變成小鹹肉啦!



























從圖示中可以看出,古人所講的“苦”,既可指苦菜,也可指苦苣。我開始用苦菜包肉,發現尖刺太多,紮手,無法打包,隻好改用苦苣。現代人有鉗子、鑷子和塑膠手套等工具相助,都沒法觸碰苦菜的莖葉,古人沒有,如何打卷包紮呢?很顯然,古人包肉所用的“苦”,實際上是苦苣,而非苦菜!

苦苣,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都將其學名寫作Pterocypsela indica (L.) Shih,而北美的變種則應該是Sonchus arvensis ,英文就是field milk thistle。苦菜與苦苣,外形極其相似,非專業人士和經驗農人,根本分不清它們誰是誰。

我雖然居住在鄉野,與它們為鄰多年,但我也是直到昨日,才將它們辨別清楚。

苦苣,又名山萵苣,古代稱“芑”(起qǐ)。今名“苦苣”,由苦“艸字頭下麵一個賣”菜演變而來。《說文》稱這個字為“其彧切,或似足切”,也就是念“苣”或“俗”。現代中文網上出現的“苦蕒菜”和“苦定菜”,很可能是“買賣”顛倒,“蕒”變為“蕒”訛成“定”造成的。

苦苣在長苔開花前,形狀類似萵苣,所以被稱為“山萵苣”和“苦苣菜”。又因為它外形與大薊(thistle)很像,葉柄和莖幹滿含白漿,狀如牛奶,故而英文稱其為field milk thistle











苦苣不僅可以用來醃肉,其嫩葉生的熟的都可以吃,而且對人畜都有益。最遲在《詩經》時代,中國人就已經開始把苦苣當菜吃了。《六家詩名物疏.卷三十五》記載說:“西河(今山西河津地區)、雁門芑尤美,胡人戀之,不出塞。”聽起來既誇張,又浪漫。

現代有人做過實驗總結,說每100克苦苣菜嫩苗,含蛋白質2.8克,脂肪0.6克,粗纖維5.4克,糖類4.6克,胡蘿卜素540微克,維生素 B10.09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維生素 PP0.6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維生素E2.93毫克,鉀180毫克,鈣66毫克,鐵9.4毫克,鋅0.86毫克,磷41毫克,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穀氨酸含量最高。

苦苣菜的藥用價值大致有三:

1)防治貧血,消暑保健。苦苣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

2)清熱解毒,殺菌消炎。苦苣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膽堿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綠膿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殺傷作用,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3)防治癌症。苦苣菜水煎劑對急性淋巴型白血病、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血細胞脫氧酶有明顯的抑製作用,還可用於防治宮頸癌、直腸癌、肛門癌症。

我對這些科學研究不感興趣。一來是我懷疑研究者並沒有分清名物,這些所謂的“價值”,不過是張冠李戴,道聽途說而已;二來是國人迷信藥食同源,偏執於以吃代醫,誤以為隻要吃的好,吃的對路,就什麽病也不會生了;三來是苦菜和苦苣菜畢竟隻是野菜,救荒度命可以,調劑口味可以,但過分地誇耀它們的醫療保健功效,讓民眾都來用嘴巴鋤草,則未免有點花妖柳怪。

其實,我倒是覺得,認識並分清苦菜與苦苣,了解“苦”與“芑”的習性和特征,對閱讀和欣賞《詩經.唐風.采苓》和《小雅.采芑》頗有幫助,畢竟對讀書人來說,寧可食無肉,不可讀無解。

本文屬於文化探源和文化創意,醃割小鮮肉的方法請勿模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的庭院' 的評論 : 問庭院兄好。這是環境所迫啊,我自己先被驚得落毛無數,哈哈。祝周末快樂!
我的庭院 回複 悄悄話 農兄是語不驚人誓不休啊!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oy4Life' 的評論 : 完全正確!現代才子佳人,總喜歡把古人寫成潮人,我雖然頑固,但也不得不給他們戴頂現代人群賞眾樂的帽子,好在內容還是嚴肅的。謝謝九妹理解。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島水鳥' 的評論 : 你們那裏沒有苦苣菜?我想應該有,你出門找找,潮濕蔭涼的地方最有可能找到。不過,附近的環境也是要考慮的,汙染過的地方,即使找到苦苣菜也別采挖回家吃。祝你嚐試成功!
Joy4Life 回複 悄悄話 農家就是想說:“我是如何用古人的方法醃製和切割剛買回來的一小塊新鮮的五花肉,但標題必須有時代感而已。” 我說的對不?嘿嘿嘿...
南島水鳥 回複 悄悄話 博主能寫能cooking,真想試一下苦菜是什麽味道的。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ea_fan' 的評論 : 小塊鮮肉與小鮮肉隻省略了一個量詞“塊”,跟你們北京人學的。原文題目叫“濡豚包苦實蓼”,我估計大家看懂的沒幾個,我自己也看不懂,^_^謝謝茶妹妹光臨添+!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我這個小鮮肉是“小塊鮮肉”的意思。醃割嘛,倒也名符其實,文中確實又割又醃。現在人們都喜歡以貌取人,以帽取文,所以,我給這篇文章戴了一頂時尚的小花帽,借以為網站做點貢獻。哈哈。謝謝杜鵑欣賞。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蒲公英、大薊、苦菜、苦苣菜,這幾個草本植物在某些階段,要分清它們確實不易,但在嫩苗階段和開花階段還是可以區分的,尤其是嫩苗階段。大薊在嫩苗階段,外形酷似小青菜,我曾經誤把它當青菜吃了,可一進口就知道不是,太硬。下次有機會我再掰扯掰扯它們的不同。苦菜和苦苣應該都是菊科的。謝謝遊士關注。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pringdale' 的評論 : 所以我要把它醃割了,哈哈!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郝斯佳' 的評論 : 謝謝光臨賜讚!
tea_fan 回複 悄悄話 "不過, 你這個題目起的嚇人, 如果不是在博客看到是你寫的, 我是不會點擊進來的。差點錯過一篇好文。"
+1
tea_f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同感!哈哈,杜鵑美眉,咱倆真是一樣的.
杜鵑盛開 回複 悄悄話 農家又一篇好文, 知識淵博。不過, 你這個題目起的嚇人, 如果不是在博客看到是你寫的, 我是不會點擊進來的。差點錯過一篇好文。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用小鮮肉有歧義的!哈哈。你文中的苦菜也是一種thistle吧?但我一直不知道是什麽物種。
springdale 回複 悄悄話 太多的老女人,在無病呻吟小鮮肉。
郝斯佳 回複 悄悄話 草本知識豐富,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