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統計現代人最常光顧的地方,在西方,無外乎體育館、健身房、電影院、劇院、心理診所或旅遊勝地;而在中國,則一定是桑拿室、美容院、休閑中心、廣場、寺廟、瑜伽或氣功班。若單從愉悅和放鬆的效果來講,鬆弛身體不如充實精神,現代人最應該常去的地方,其實是曠野。
曠野,指遠離都市,遠離鄉村,遠離人群,甚至遠離人類文明的自然場所。
人在曠野不僅能放鬆神經,陶冶性情,淨化心靈,而且能獲得智慧。我因為經常光顧曠野,並從中得到鍛煉和啟發,所以,我竭力主張推行曠野教育。有條件的人,最好經常獨自走進曠野,什麽也不要幹,隻是尋花問鳥,歎賞風月;坐觀春雲秋水,長空雁陣,靜思萬物明滅,天上人間。
然而,對曠野這樣神奇而又獨特的自我教育場所,現代人卻很少涉足,除了“野合”,人們並沒有主動進入曠野,孤苦自己、調節身心的意願。
我經常坐忘求禱的地方
中國自從有中央集權製度以來,一直把“野”看成是“朝”的對立麵,進而貶低和鄙視與野有關的人、事、物、境。比如“野人獻芹”、“村夫野老”、“野種”、“胡歌野調”、“稗官野史”、“閭巷草野”等等。
魏晉以降,中國特有的隱士文化,竟誕生了一套理論,說什麽“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從所謂磨礪修心,苦練養性的角度,將野降低為小隱之地。這套妙論似道似佛,亦佛亦禪,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
如果“隱”隻是手段,目的還是讓人不斷世緣而能洗淨心塵,跳出是非人我的糾纏不休,那麽,“隱”實際上並沒有大小之分,甚至根本不需要。既然人心隻能在人情、人事中磨煉提高,當然也就無需脫離人境,玩什麽“結廬在人境,心遠地自偏”了。
倘若“隱”本身就是目的,出隱就是讓人避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環境,遠離利益糾葛和勢力傾軋,那麽,“市”與“朝”則根本達不到目的,必須退居山野,高臥林石。
中國文化的麻煩即在於,越遠越古越清純,一如鑊鍋,剛開始總是清水佐料各分明,越到後來越糊塗,因為燒煮的時間太長,添加的水分和雜料太多。其實,魏晉以前的隱世,就是單純的指身離,通過身離來達致心遠。後來,佛教和禪宗繼起,直指人心,反而使人心更加複雜,更加多變,更難駕馭。
讀《楚辭.漁父》時可以看出,屈原和漁父兩人當時都在曠野,一個形容枯槁,行吟澤畔,另一個青蓑綠笠,鼓枻而歌。兩人正是通過野遇而生出一段名傳千古的問答。屈原說自己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寧赴湘流,葬身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而漁父則提出變通,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忽視環境對人的負麵影響,過分強調人心的自省自悟和自我潔淨能力,貶低和嘲笑山林桃源對人們身心靜養的益處,抹黑、歪曲人在郊野的奇特表現,身在南山卻不知“道”在何處,硬要搞出些生花妙行,如采菊、養鶴、垂釣、穿林、鼓琴、踏歌什麽的,這其實都不是獨往曠野,特立獨行,避世離俗,成聖得賢的正道。
根據《聖經》福音書記載,耶穌受洗後,曾在聖靈的引導下,前往曠野禁食四十晝夜,接受魔鬼試驗。他後來又多次在眾人擁戴的時候,轉而離開眾人,獨自退到曠野或山上去禱告。
人在曠野,頭上便是青天。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你一個人玉樹臨風,回眸四望,頭接天氣,腳接地氣,最容易情感萬物,心通有靈。
當此之際,人手建造的高樓大廈,一切有形之物,全都被屏蔽在地平線與白雲交接處以外;車船飛機鐵軌振動的嘈雜聲,悉數被遠隔在青山綠樹那邊;交通便利、飲食豐足的圍城,文明保障的溫柔鄉,一下子變成了浮雲神馬。
在這樣的荒蕪環境中,人的頭腦清醒如洗,恍若隔世,仿佛一切從頭再來。被眾人所迷惑的觀念,被榮譽、權力和聲色攪亂的心理,脫軌下道、偏離久遠的使命和目標,在曠野,都能得到有效地矯枉與歸正。現代人常患的抑鬱症、自閉症、自戀和多動症,據傳,也能在曠野獲得意想不到的療效。
三尺頭上有神靈。有人說,獨自禱告能帶來很大的能力。中國人若能克服掉在曠野中無為有為,或者一味地玩花樣放鬆身心的消極做法,修身修道兼求告,真正地學會交托,學會傾聽,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則一定能在變幻莫測、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社會,找到智慧的定海神針,讓自己心安理得、物我兩忘。
現代人最需要效法耶穌,盡管不必禁食四十晝夜,哪怕一晝夜也行,將紛繁複雜的環境和勞煩忙碌的工作放下,暫時退到曠野,在孤寂與靜謐中聆聽內心深處的呼喚,重新確定自己的使命和目標。當你行吟禱告完成後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中時,你的精神狀態和工作效率,都會有所不同。
主動接受曠野教育,遠比被動要好。尼布甲尼撒王因為狂妄,被上帝剝奪了王權,強行趕進了曠野,整整七年,吃草如牛,身被天露滴濕,頭發長長,好象鷹毛,指甲長長,如同鳥爪。你願意等到此時才進入曠野接受教育嗎?
2015.6.13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遙望粉色小肥貓,乃農家在"天上人間“的曠野裏,淨心冥想之處 - 真是“得天獨厚”的好去處啊!
文學城的讀者有福了! 因為農家“禱告求問來的,受恩賜感悟到的”,都在農家一篇篇的博文裏。
好文章!理科男們透過瞄準鏡看到這麽美好的曠野,扳機也忘了扣。
---- 大頂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