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mrock是愛爾蘭人稱呼幼嫩時期Clover的一個專有名詞。其實,Shamrock與Clover是同一種植物,而不是兩個。它們二者的關係,有點像中草藥中的“茵陳”與“蒿”的關係。“茵陳”就是幼嫩時期的“蒿”。中醫所謂“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拿來當柴燒”,指的正是這種同一種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有不同名稱與特性的事實。
中文大多把Shamrock翻譯成“酢醬草”,而把Clover翻譯成“三葉草”。台灣和大陸的年輕學者基本上都把Shamrock和Clover當成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從而在公眾認知上造成了很大的混亂。然而,根據我的判斷,造成混亂的根源可能正出在愛爾蘭。
在近現代的愛爾蘭,同樣一個Shamrock,解釋就有White Clover(Trifolium repens)和Lesser Clover(Trifolium dubium)兩種說法。而在1893年和1988年所做的兩次民意調查中,有超過半數的愛爾蘭民眾讚成Lesser Clover(小胡普三葉)代表Shamrock;另有三分之一的民眾則支持White Clover(白三葉)就是Shamrock。
奇怪的是,自古以來愛爾蘭流行的Shamrock圖案,竟都是白三葉的樣子,而非小胡普三葉的樣子,要知道,White Clover和 Lesser Clover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別。這說明民調的數據並不能完全代表事實;或者,維多利亞時代英格蘭的植物學家滿世界采集植物標本,他們發現White Clover東方也有,而且更多,這無形中降低了白三葉的稀有性、精貴性和神聖性,促使愛爾蘭民眾另選他物,也未可知。
Lesser Clover
White Clover
不管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混亂,如果聯係到愛爾蘭守護神St. Patrick曾用Shamrock的三片葉子,向基督徒隱喻三一神教義的傳說,再結合愛爾蘭現如今把Shamrock作為國家象征的實際,將Shamrock翻譯成“聖三葉”,而把Clover翻譯成“俗三葉”,又名“酢醬草”,這樣就徹底把二者的關係厘清了。
至於四片葉子的三葉草,它本身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物種,而是白三葉(White Clover)的變異形態,且隻有白三葉(Trifolium repens)才有,小胡普三葉和其它品種都沒有。根據歐洲人的傳統,四片葉子的三葉草(Four-leaf white clover)能給發現者帶來好運,特別是在無心中發現的,刻意去找的不算。基督教國家的人還賦予了它信(faith)、望(hope)、愛(love)和運氣(luck)的特殊意義,法國人甚至相信,這種草人間難尋,隻有在伊甸園才能找到。
事實上,四片的三葉草並不像法國人說的那樣玄乎。有人預測說,每10000株白三葉中就有1株四片的白三葉,也就是萬分之一的比例。盡管如此,全世界仍有高達160000株四片的白三葉收藏品。此外,變異的白三葉不僅僅隻有四片,還有五片、六片甚至更多葉片。2009年5月10日,日本岩手縣花卷市竟發現了一株56片葉子的白三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白三葉或者酢醬草,它在植物分類上是“草”不是“花”。俗名“白三葉”乃是指它的綠葉表層帶有白色的斑紋,而不是指白花或白色的葉子。白三葉在園林上主要用作地被,北美則多把它看成是草坪上和森林裏的雜草。有的中文譯者把Clover翻譯成苜蓿草,則更是驢唇不對馬嘴。
白三葉的葉子和花朵含有草酸,吃起來帶有酸味,所以被稱作“酢醬草”(酢,就是醋的另字)。台灣有人把酢醬草的莖葉和花朵摘下來洗幹淨,生吃或醃鹹菜。不過,草酸類食品,少吃可以提神,多吃則會影響正常消化。
四片葉子的白三葉
作為愛爾蘭國家象征的白三葉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