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裏麵,凡是中國特有,外國沒有的東西,都喜歡加一個限定詞Chinese 或Mandarin。比如鴛鴦,在中國人心目中,那可是至高無上的愛情聖物,而在老外眼裏,不過就是鴨子,因為他們沒見過鴛鴦,故而就叫Mandarin duck,中國鴨子。其實,中國有鴨子,而且中國鴨子和西方鴨子也並無區別,所以,這樣的翻譯就名不符實了。
同樣,韭菜也是中國土產,英語通常稱Chinese chives或Chinese leek,中國小蔥或中國小蒜。在這兩個英文名稱中,比較來說,還是Chinese leek更準確些,因為中國除了Green onion (青蔥)和Garlic(大蒜)以外,還有小香蔥,也就是Chives;況且,小香蔥葉子是管狀,而韭菜葉子則是帶狀,盡管中間也是空心的,所以,不能稱韭菜為小蔥。
把韭菜譯成Chinese leek,還有一個妙趣:那就是Leek看上去讓人以為是Look的複數形式,好比Geese與Goose, Geek與 Gook一樣。Chinese look中文不就是“中國人請看”、“中國人開眼”的意思嗎?的確,很多中國人一看見韭菜,馬上眼睛一亮,聞到炒韭菜的香味,立刻就會齒頰生津,因為韭菜和芹菜一樣,自古就是中國的國菜。
韭菜的學名叫Allium tuberosum Rottl.,是百合科的多年生宿根草本。
“韭”字在《說文》裏麵原是個象形字,下麵的“一”,代表土地;上麵的“非”,象征韭菜葉子兩邊倒的形象。因為韭菜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歲而三、四割之,其根不傷”,播種一次,便可收獲很久,故而稱之為“韭”(久)。“韭”被理解為“非”隻“一”次的意思,當然也就成了會意字,所以,現在的“韭”字是個象形兼會意字。
韭菜曾被稱作“懶人菜”。《爾雅》記載:“一種久而生者,故謂之韭。韭者,懶人菜。”《齊民要術》對此作了更進一步的解釋:“俗諺雲:韭者,懶人菜,以其不須歲植也。”顯然,這裏的“懶人”是指種菜人,而不是指吃菜人。淮揚一帶的民間,有把韭菜說成“當家菜”的,沒有人說韭菜是“懶人菜”。
事實上,愛吃韭菜的人不但不懶,而且很勤快。因為韭菜“溫而益人”,營養價值非常高,不僅含有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及抗壞血酸,而且還含有微量元素鋅。常吃韭菜的人,腸胃功能好,睡眠好,免疫力強,身體自然就健康,較少生病。印度人把咖喱當作抗感冒藥物,西方人把洋蔥視為對付流感的秘方,中國的韭菜也具有同樣的功能。
科學界特別是醫學界,多年來一直對“鋅”的研究很著迷。目前已形成的結論是,“鋅”對人體生長發育必不可少,它在提高人的智力和促進男性功能方麵,都有奇妙作用。一個心智健全、身體健康的人,怎可能是懶人呢?根據我個人的觀察,貪吃韭菜的人,多半愛花心,而花心的人,幾乎都很健康,也都很善良。有個民間段子說:“十個男人九個花,一個不花身體差。”可見,花心是需要健康做本錢的。
西方人相信,惡人肯定不健康,不是有心理疾病,就是有生理疾病。《病夫治國》一書,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國人,尤其是江浙滬地區的人,也喜歡把行為乖張、暴戾的人斥為“有毛病”、“毛病兮兮”。據此反推,善良人多半是健康人,隻有健康的人,才有可能花心。
韭菜在中國栽培的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詩經.豳風.七月》有“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的記載。四之日,指農曆二月;蚤同早,為周代一種祭祀名稱。這說明周人已開始用韭菜和羔羊一起祭祀了。
根據聖經記載,上帝喜歡烤羊肉,他看中亞伯的羊和脂油,而未看中該隱的土產。所以,古人祭祀主要是用牛羊肉,蔬菜隻作為香料使用。
在古代,人們把有角的動物油稱作“脂”,而把無角的稱作“膏”。
《禮記.內則》雲:“脂用蔥,膏用韭。”《周禮.天官塚宰》則說:“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這段話意思是,春天祭祀用沒有角的羊羔腿肉,韭菜的作用顯然是辛香佐料,放在膏油裏炸,把膏油調得很香。
我發現,凡是被古人選作祭祀供品的菜肴,都有兩個特點。一是壯陽;二是下酒。韭菜和芹菜皆然。所謂祭祀,乃是向神靈和祖先祈求後嗣,保佑香火不斷。與後代子孫有關的食物,當然益男而壯陽。祭祀肯定也少不了美酒,這好酒與好菜擺一塊,神靈們“尚饗”完了,豈能不讓匍匐在地的人急不可待,十指大動?禮崩則“俗”起,“俗”久則成習。
《漢書》有“冬種蔥韭菜茹”的記載。“春韭秋菘”的名菜問世以後,杜甫寫過“夜雨剪春韭,新飲間黃粱”的詩句。蘇東坡寫過“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的詩句。可見,韭菜在唐宋時期已成為廣為種植的蔬菜。那時的韭菜,當然不是用來炒辣椒,因為彼時還沒有辣椒,主要是用來下酒。
你看,揚州八怪們總是在春韭上市時相邀集會。他們一邊吟詩,一邊喝酒,席上所備,正是早春和風細雨滋養出來的“頭刀韭”,何等愜意!
說到韭菜,不能不提“五丈灌韭”這個成語。典故說,衛國有五個男子,背著瓦罐從井裏汲水澆灌韭菜園子,從早到晚,辛辛苦苦,卻隻能澆一畦。 鄭國大夫鄧析路經菜園,看見他們笨拙的樣子,便下車教他們說:“你們可以做一種機械,後端重,前端輕,名叫‘桔槔’,用它來澆地,一天可澆百畦而不覺得累。”這五個人聽後齊聲說:“我們老師說過,使用機器有好處,一定也有壞處。我們並非不懂,而是不願製作使用。你走你的路,我們一心使用瓦罐澆灌,決不更改!”
這個故事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反麵教材。人們嘲笑這五個夥計固步自封,遇事不知變通,死腦筋。可為什麽,現在大家都喜歡吃自然生長的土韭菜,而討厭吃大棚生產的反季節水韭菜呢?
這裏的池子大,也有些潛龍,慢慢在理清這裏的遊戲規則。
51那邊正在為政治亢奮呢,在這裏清淨地喝喝小酒,吃著韭菜,不錯的感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