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農莊

用開花的創意,將司空見慣,變成耳目一新。
個人資料
正文

海外華人子女教育的深水區在哪裏?

(2014-10-14 10:58:00) 下一個

有人說,再過1520年,華人移民第二代中的女孩,不要說醫生、律師、教授、工程師、文體明星滿北美都是,可能省長、州長、總理、國務卿甚至連總統都有人榮任。對這樣大膽樂觀的預測,我更是深信不疑,因為我從第二代華人女孩目前的實力,看出了這個未來的苗頭。而對男孩,我卻不敢有任何過高的期許。 

時下,我們華人的媒體、教育機構、有識之士,大家在談論子女教育時,往往都把焦點放在高中以前的孩子身上,很少談及高中及大學階段的子女教育,即便有少數職業人士觸及到這個領域,但所傳所授也都是如何選校擇業或提高某一學科的技能水平一類。說實話,高中以前的基礎教育,不管大家關心的如何足夠,談論的如何周全,爭議的如何激烈,就整個全日製教育體係來講,它隻不過是預備階段而已。打個比方說,它就像沙灘草地的岸邊,雖然風光無限,但畢竟還沒有涉水,進入水中,真正的“水中”乃是高中和大學。而對我們華人來說,高中和大學階段的大男孩教育,又是這個水區裏的“深水區”。

稱之“深水區”,首先是“趟”的人少。可能多數華人移民自身都很年輕,子女尚小,還沒到關心的時候。再就是有爭氣女兒的家庭多,養不肖之子的父母少,所以關注大男孩教育的人寥寥。其次是願意、能夠並敢於“到此一遊”的人更少。還有一種情況是,家有大男孩的父母以為將兒子拉扯大,送入高中、大學,就萬事大吉,成功在望,可以坐等兒子的出人頭地,飛黃騰達了,所以,不必要再對此談論什麽。殊不知,在加拿大不同於在中國,凡沒有跟兒子一起趟過這個深水區關口的父母,很少能夠收獲如預期的。我不是要耍“烏鴉嘴”,故意掃這些含辛茹苦父母的興,而是事實太真,道理太硬!很多人都把出國後學英語當作語言“關”來攻,卻很少有人把“大男孩教育”也當作“關口”來闖過。 

記得三年前,我的犬子剛剛上高中。有一天中午,他從學校放學回來,當時車道與馬路接頭處的垃圾桶被風吹到馬路中間,既影響交通,又妨礙觀瞻,可他看見就像沒看見一樣,毫無感覺地回到了屋裏。我瞧見了這一幕,於是就在飯桌上對他說:“華人男孩在北美是個絕對的弱勢群體,因為主流社會的女孩難得看上他們,華人女孩同樣不把交友、擇偶的重點放在他們身上。華人男孩如果不付出加倍的努力,將來可能找老婆都難。”他說:“那我該怎樣做才好?”我說:“先做Handy Man ,再做Hard Worker,多做Volunteer,多當Apprentice,不要求那麽多假大空。”此後,他跟母親搬遷到草原省,在那裏學會了修車、修房、安裝家電等各樣零活,就連換屋頂、撤門窗這樣的專業裝修工作他都能做。幹活的時候,他喜歡光著膀子,獨立操作,做事有板有眼,渾身曬得漆黑,跟本地白人小夥沒有兩樣。今年夏天,他高中畢業聯係好學校後,就一個人做背包客去荷蘭、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等地玩了兩個多月。大學開學那天,他自己開著一輛舊車就去外地上學了,住宿和個人生活用品全是自己搞定,我們作父母的什麽神也沒有煩。我一直恪守“三不誇”原則,其中一個就是不誇兒女。這次為了把我們華人子女教育的“深水區”探查清楚,讓更多的家長和兒子都能順利闖過這一關,不得已在此厚顏一次,大家權當是一種“趟水”經驗的分享吧。 

而差不多就在三年前的同一時期,我在Richmond Hill的家中接待了好幾位由鄰居的女兒引薦來的超大男孩(說他們是超大男孩,因為他們雖然年齡上已屬青年,卻一點獨立能力也沒有,說話行事為人完全像個孩子),他們都是奔一個主題而來,就是谘詢如何應付父母的驅趕。他們已經20多歲,有的大學都畢業了,可卻因為什麽都沒有做過,什麽都不會做,不敢try而閑呆在家裏啃老,最後被父母限期搬離。他們麵帶愁容,心中焦慮,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從談話中得知,這些大男孩的父母大多是生意人,有的父母離異,有的老爸長期不在身邊。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小夥子個個都長得濃眉大眼,魁梧英俊,一表人才,談吐也不差,怎麽看都不像是Nerd,不像是Loser

前兩天,我國內的大學同學在QQ上向我緊急谘詢,說她在美國留學的兒子(已經25歲)不小心在公園裏,被一條卷毛小狗在腿上抓了一下,皮膚上留下一個有點疼的小紅點。她煞有介事地問我要不要打疫苗,甚至連傷口的照片都給我看了。我理解一個母親對遠在萬裏之外他鄉異國讀書兒子的諄諄切切之心,但卻不能理解一個20多歲男子漢的“發嗲”行為。怎麽連這麽點破事也跟母親“撒嬌”呢? 

這幾個關聯在一起的事例,讓我驚醒地意識到,二代大男孩的能力教育或適應教育,實在是華人子女教育中繞不開、躲不過的一環。雖然說這個環節對大多數女孩也重要,但細想來,總不如對男孩那樣切膚且切身。那麽,為什麽華人子女中大男孩會成為大問題呢?我想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父親角色的缺失。所謂缺失,一指不在身邊,二指雖在猶無。中國傳統教育後期都是強調母教,重視母教,甚至誇大母教,對父教的認識似乎比較模糊,比較淡漠。其實,父親無論是在社會上的功名成就,還是在家庭裏的榜樣示範,都對子女尤其是兒子有著無法估量的影響,要不然中國先賢怎麽會說“子不教,之過”呢?可惜我們很多華人家庭的父親,雖然有個外籍身份,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留在港澳台或中國大陸經營事業,很少跟留在海外的兒子在一起,從而失去了對他們言傳身教,耳提麵命的機會。另一類情況是,父親雖然跟兒子在一起,卻沒有在兒子麵前表現出一個父親應有的形象,甚至表現出一個失落的、頹廢的樣子。眾所周知,男人像大樹,在社會上的“根根須須”特別多,一旦遷移,景況就跟大樹移植一樣,原來的社會關係和事業資源,也就是男人的生存土壤,可能僅有5%能隨著root ball帶至新的定株點。他要想如被移植的大樹那樣存活下來,重新取得“根冠平衡”,不僅需要很多年的時間,而且還需要經曆無數次的掙紮和die off。我們多數華人先生們在國內都是事業有成,功名兩旺的上流人士,本來完全可以在兒子麵前成為正麵的model,可惜移民以後獅子落井,鳳凰掉毛,老母雞變鴨,身份地位的改變,艱難謀生的辛勞,讓他們從身體到精神都累得不行。這也就造成了華人二代男孩成長過程的營養不良和先天不足。

第二,社會榜樣的缺失。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可是我們移民出國後,隨著語言環境的改變,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也都跟著變了,社會榜樣完全淡出我們的生活圈。華人男孩在國內時一般都喜歡崇拜戰爭英雄、科學家或政、商名流;到北美以後,發現身邊都是小人物,見不到一個夠料的大人物,充其量也就是體育或文娛明星而已。主流社會曆史上的重量級人物,又都記錄在名人傳記或電影小說裏,平時根本接觸不到,也認識不了,這對teenager男孩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第三,成長夥伴的缺失。移民的頭幾年,為了就業謀生,每個移民家庭都經曆過頻繁的搬遷。孩子們剛剛認識的好朋友、好夥伴,隨著父母的流動,家庭的遷移,這些本可以成為他們閨中或灰中密友,少年玩伴的童男童女,少男少女,一次又一次,一個接一個地不停失去。而到了teenage階段的男孩,無論交友興趣還是交友需要,都不如小時候那麽強烈,那麽急迫了。加上現代電子信息工具的先進與普及,他們更是寧願沉迷在虛幻的世界裏。夥伴,夥伴,夥同而伴隨。中國過去連皇帝都有幾個天資聰穎的伴讀,何況普通人家的子弟。沒有夥伴同行,一個人形單影隻地成長,競爭的動力和向上的促進力都沒了,雖然避免了“近墨者黑”的風險,可也失去了“近朱者赤”的機會。

第四,正確教子方法的缺失。在北美的華人裏麵,並不是所有家庭的男人,所有的父親都蔫了。有些做到大學教授、科學家、醫生、律師還有職業經理人的出息父親,不僅在外麵牛鼻哄哄、馬尾翹翹,在家中子女麵前也是自信滿滿,揮灑自如。可是他們要麽過於溺愛孩子,什麽髒活苦活寧願雇人幹,也從來不讓孩子沾手,要麽就沿襲祖傳的家風,搞中國式家長製,強迫孩子做這做那,導致配偶背後抵消,兒子當麵頂撞,結果這些家庭的大男孩一樣沒有跳出China One的圈圈。Teenager本來逆反心理就重,很難管教,中國古諺有“半大小子,氣死老子”的說法,如果不注意教導的方式方法,往往事與願違。在這方麵,中國古人流傳下來的一個“易子而教”的方法,倒是值得學習。所謂“易子而教”,就是父親從自己社交圈中物色一位德才兼備、經驗老到的朋友或同事,然後把兒子交給他管教;作為交換,這位朋友或同事,也把兒子交給自己管教。這樣做,既可以避免兒子因為對父親太熟而不服父親管教的弊端,同時又可以克服父親因為對兒子溺愛而不忍心管教的缺點,一舉兩得。 

在最近幾年出國的投資移民中,絕大多數人都說是為了子女的教育才出來的,可見子女教育在我們華人父母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可是憑我自己的體會,在西方教子育女一樣不簡單,不容易,水深的很。我從未當過老師搞過教育,上麵幾點總結純屬個人的管窺之見。把大男孩教育列為我們華人子女教育的深水區,是否合適?還有沒有比這更深的漩渦,更詭秘的“百慕大”?闖關的有效方法又是什麽?懇請大家討論,行家賜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7)
評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忒綠' 的評論 : 美國應該不至於如此,否則她怎麽和日韓合作呢。西方小個子也不在少數,出色的人長得也不都很帥,還是能力最重要。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俺' 的評論 : 有些可能是大男孩的反擊,嗬嗬。
回複 悄悄話 樓主:這是子女教育上對這個博客的負麵評論, 嘿嘿。

聽起來似乎是說老中男比較笨 -soundofsilence
--exactly,有其父必有其子 -keesa
忒綠 回複 悄悄話 華人男孩的問題有三個:

1. 第一代華人的孩子,特別是1.5代華人沒有100%地北美化,思想成熟前基本上是在和華人父母生活在一起,大部分是中華文化的教養,所以思維、言行還是中國傳統化。美國化的缺失,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內在,嚴重影響了與外裔包括美國人群的交往。

2. 外在形象。華人男孩形體孱弱、小巧,直觀上不受大多數西方年輕女孩的青睞,因為她們大小習慣了高頭大馬似的男人。高大的華人男孩要好些。

3. 內心的根深蒂固的種族區分。要知道,在美國,在不遠的60年代,美國黑人還在為種族歧視而奮鬥而犧牲性命。現在,讓他們接受來自中國的蒙古臉,有些人特別是白人心理上有障礙。

上述三點,隻有第一點能改造一點點。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ony933' 的評論 : Thank you.
tony933 回複 悄悄話 Read your article with great interest.
Good point and I agree with you!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中國垂柳' 的評論 : 謝謝您的關注和誇獎。如果母親少一點包辦、袒護和溺愛,父親多一些以身示範,我想大男孩的教育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現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都有這個問題。
中國垂柳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父親缺少,母親過多愛護(隻是小事情的溺愛,不懂大事的規劃)的家庭不僅中國家庭有,其他國籍家庭也有。
我家的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估計是他父親在他小的時候事業繁忙,母親包管一切,雖然有禮貌,
但是不會待人接物,不會考慮周圍方方麵麵。這個就是兒童時期缺乏父親這個角色的結果。
我一再要求他擔負起做父親的角色來,他還像個孩子一樣和我別扭,他母親一知道,馬上就開始話裏話外責怪我,袒護他兒子隻是不知道。一次和一位醫生談起這個家庭現象,這位醫生告訴我其實現在法國很多男人就是這樣被母親寵壞的寶寶,她家就有一個弟弟是這樣,所以她能深切感受到。雖然人都不壞,但是都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有擔不起責任來。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俺' 的評論 : 深有同感。
回複 悄悄話 作為個體,父母想培養自己的男孩成為英雄應該還是很難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太多。但作為北美的一個族裔,必須有自己的英雄。像黑人中的馬丁路德博士,喬丹就是代表。

男華人在北美英雄一級的幾乎沒有。李小龍剛有點樣子就去了香港發展,加上英年早逝,否則倒是很有可能。沒有英雄,就難怪美國電影裏的男華人要麽是毒販,要麽是肮髒中餐館裏的大廚啥的,要麽就是拉皮條的了。駱家輝幹得還不錯,但相對能改變黑人形象的幾個黑人英雄還差得很遠,還得繼續努力。

我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大概是十年前,我自己隻有女兒。我有個老朋友,3個兒子。當時大兒子高中快畢業了,作為客人在他們家一個桌上吃飯,他一句話都不說,吃完飯連招呼都不打就上樓玩遊戲。當時就覺得有點說不出的味道,後來果然上大學後出了問題,聽說現在還在struggle。SAT 考2400的。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俺' 的評論 : 謝謝您的參與。您的觀點很有趣,可以培養英雄,嗬嗬。
ICMbi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農家苦' 的評論 : 您說的非常對,也深有遠見。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Mbian' 的評論 : 謝謝您的關注。我以前也沒注意這些問題,有了親身感受以後才覺得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大問題。小中男們學業上的自信還是有的,可能在責任心、勇敢、男子氣概和動手能力方麵,需要有意識地培養。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整全的教育' 的評論 : 是的,確實如此。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俺' 的評論 : 您的境界比我高。我完全讚成您的觀點。每個家庭,每個男孩,情況都不一樣,有意識地去磨練他們,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堅強的意誌力,這可能比虛妄的學業進階更有用。謝謝您的關注。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整全的教育' 的評論 : 有機會一定好好拜讀您的大作!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滴' 的評論 : 是的,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子方法。我也常常跟兒子講,古今中外男孩子發展得好的,多半父親放手不管,但身教卻從未停止過。謝謝您的關注和參與。
ICMbian 回複 悄悄話 lz關於男孩(這裏大家都稱謂小中男)如何教育其實非常重要,在子女教育論壇上也時有人提,隻不過沒lz寫的深刻。這裏大家多報自家女兒多麽優秀,男孩則少見。實際上男孩的成功其實更具挑戰,我兒子在醫學院裏就悲哀地看到小中男相對於小中女要少得多,這絕對不是偶然現象,實在發人深省。文學城網友雅美之途就多次闡述美國名校對亞裔特別是小中男錄取的種種限製,我想加拿大也不會例外吧,因此作為我們自己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特別是男孩,是應該好好考慮的。
gg5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農家樂:謝謝你的善意的調侃。我其實在講以身作則。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師是父母。雖然也有不少個例,但那大部分人都岀身於不一般的家庭,如wal-mart 家族,bill gates, etc。 不然等於施精肥拔苗助長。社交管理動手能力能培養出來,這些是非智商因素。培養男孩,男人更有說話權!
雨滴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探討。

人都是有惰性和的, 適應環境總是比自我磨煉要來得自然和容易。 我們成長的時候中國物質沒那麽豐富, 精神方麵受學校和社會的正麵教育比較多。 而在美國很多亞裔孩子在學校學習上沒有太大的挑戰,這裏物質又不缺乏, 他們在兒童少年性格定型成長時並不覺得自己是弱勢群體, 學校的德育重公平友愛, 重興趣, 做適合自己的事, 而缺乏“立誌”的培養, 孩子們在精神和物質上吃的苦都很少。 人格中韌性和堅強的一麵就會比較弱。 家長要有比較清晰的意識和比較強的意誌去刻意訓練才能比較好地培養男孩子的責任感和不怕困難的品格。

做家長的基本責任是培養孩子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確實要從細節著手。 不能懶, 也不能太心疼孩子。 如果不想養出一個翅膀軟軟的孩子, 那麽越早培養, 越早摔打孩子越好。 什麽時候意識到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前去做總比不做強。 今天能做就不要等到明天。 孩子很快就會離我們而去, 做不到農家苦的境界, 但也要在有限的時間裏讓他心理更強壯, 生活能力更強。 其實孩子的潛力和適應性都是很大的。 家長要給出空間讓他們成長。
回複 悄悄話 樓主是華人中為數不多的有心人,這個問題是有不少華人用鴕鳥鑽沙的路子刻意回避的。

我十年前在美國南部出差時看過一小電視台做的節目,說的就是不同族裔的男女婚嫁排名,因為有可能涉及種族問題,故意放在夜裏2點以後。男的排名是:白人,黑人,Hispanic,亞裔,印第安人;女的是:白人,亞裔,Hispanic,印第安人,黑人。最後指出的是在不同族裔匿名調查的結果完全一致。我記得結束時主持人得意的說:把印第安人排除在外,we should probably pair Asian men with black women。

下麵是原因:這個世界還是由男人統治的,美國還沒有過女總統,沒有女將軍吧。所以,一個族裔主要還得靠男人(我對樓主開頭說的有關華女的一切不以為然)。男人最有氣概的職業是啥:除了總統,將軍,球星,電影明星,大科學家,大藝術家;換句話講可以改變國家民族命運和形象的男人。想想一天到晚叫囂“進攻進攻進攻”的巴頓將軍,帶不帶勁?作為少數族裔的亞洲男人(華男)可以說在這些方麵沒有任何優勢。

曆史的原因:項羽可能是中國曆史上最接近西方男子漢標準的男人,形象好,守規則,跟西方以前一有矛盾就公平決鬥的貴族如出一脈。而最後整死項羽的劉邦不仁義不講規則,逃跑時可以把老婆孩子推下車,跟韓信盟誓互相不用刀劍,最後用竹尖刺死韓信。不幸的是,他之後以平民身份打下江山的朱元璋洪秀全老蔣老毛都是翻版的劉邦。中國曆史中的英雄,文天祥嶽飛袁崇煥,都死於非命。逆向淘汰的結果是中國人幹啥都先講潛規則,看看有無歪路子捷足先登;幹大點的事得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要講假話(林總的名言)。在西方人看來,亞洲男人基本都是WSN,近現代戰爭中亞洲男人基本也沒贏過白人(隻有一兩回例外)。

短期來講,作為群體,亞洲男人最可能成功的方向是像猶太人一樣占領名校,不應該所有人一窩蜂去當碼農,要有眼光,要有遠見。作為隻有幾百萬人的少數族裔,將軍,球星,電影明星都離華男太遠。

作為個體,樓主做的很對,就得這麽教育男孩子。大氣候不行,就得自己管自己的小氣候。
needtime 回複 悄悄話 我是鼓勵孩子們參加義務活動,參與俱樂部活動,爭取參與召集人群體,學會和直接領導們(從那裏接受評估,指導以及經費)以及實際參與的同學們打交道。

這個過程中, 會受到前輩們(高1-2年級的召集人們)的言傳身教,以及遭遇到各色各樣的人們。有合作的,有搗亂的,也有諷刺的。在活動中,考慮如何搞好這些人們的關係。。。。。。。

煩人啊,但對孩子將來如何擴展人際關係,以及找工作很有效果。
整全的教育 回複 悄悄話 華人社會需要更多象耕讀農莊這樣真正關注孩子教育的家長。

有人家境富裕,一無所缺,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可以炸開“貴族學校”的大門。孩子們或許會在那封閉的溫室之中,煉就出令世人羨慕的應試才能,從而取得入住名牌大學的通行證。但他們不一定有勇於麵對挫折的思考和坦然接受失敗的能力,原因在於他們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因為那是培養他們的自信、賦予其安全感、動力和快樂的第一泉源。當孩子們和家庭在空間上有距離以後,就容易與父母在感情上疏遠。這樣一來,家庭優良的傳統和父母奉獻的品格就難以傳遞到位。即使父母在物質財富上能充分滿足他們的需要,但是,他們不見得有受益終生的良好習慣和代代相傳的家教智慧,因為他們心中的英雄和崇敬的對象往往既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

剛剛出版了《整全的教育》

http://www.holisticedu.us/book.php?url_cat=book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g50' 的評論 : 我們在討論大男孩教育,您好像在研究家長教育,嗬嗬。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g50' 的評論 : 您好像沒有看明白本文的意思吧?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Mbian' 的評論 : 很讚成您的觀點。
gg50 回複 悄悄話 6,社會上從來不缺榜樣也不缺成長夥伴更不缺教育經驗。你有學過找過這些嗎?
7,你想找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嗎?
8,你覺得你丈夫稱職嗎?你做了多少幫他?
gg50 回複 悄悄話 提供二分錢,給予一已之偏見:
1,作為父母我們稱責嗎?
2,在家大部分時候誰作主,母親不是嗎?為什麽這時候就隻是父親不行而母親就可躲在後麵?
3,社交能力,作為父母你們是否也隻在中國人裏轉,你能做個榜樣嗎?
4,你怕是否又輸在起跑線上?
5,各人頭上自有一片天,為什麽兒子要按你設計的走?


ICMbian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見解。我認為在保持自己獨立性的前提下盡量讓男孩在西人環境下鍛煉,學習他們的長處並為己所用,全麵發展,相信孩子們同樣能贏得各族人民的尊重和欣賞。要摒棄那種隻在乎學習而不重視其它各種能力的培養的做法,特別對男孩尤為重要。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2timesfun' 的評論 : 我是鼓勵,但不虛誇。美國那套虛誇的方法,我個人覺得不宜全盤接受,因為美國學生太驕狂,也很固執,日後受不得批評,而美國人中的很多創造英才,卻不是美國本土出生的。
2timesfun 回複 悄悄話 確實我們需要把男孩培養成man,要能吃苦,要敢闖,敢擔當,還要具備基本的動手能力,最好還要風趣幽默。 我們既然認識到了,平常多用心,應該可以把男孩養好。

有一點不敢苟同:為什麽不表揚呢? 你兒子那麽好,該誇!應該好好誇! 我們華人家長太不愛表揚孩子了,我們就擅長發現他們的缺點,對人家的優點和成就視而不見。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頂級朋友' 的評論 : 我在文中提了一個“易子而教”的辦法,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歡迎大家討論。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xc225' 的評論 : 謝謝關注。這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大家一起來討論,才能找到好辦法。
農家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virus88' 的評論 : 未有定論,可以提出您的高見。
virus88 回複 悄悄話 Can not agree with you more!
頂級朋友 回複 悄悄話 我願意加入這個討論團體,因為我就有一個大男孩,你列的4條,他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缺失,怎麽彌補呢?
wxc225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太好了。大家一起想想辦法。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