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故鄉

自娛自樂的的心得和經曆
正文

2018泰國行之三:昔日王朝

(2019-01-19 01:29:54) 下一個

十年前是乘搭火車去阿瑜陀耶。印象中是火車上友善的泰國人和寺廟殘垣裏的無頭佛像。

這次讀到阿瑜陀耶在鼎盛時代被認為繁華程度類似當時的巴黎,讓我好不吃驚。的確,誰能想到,那時曼穀隻是阿瑜陀耶王國的一個郊區驛站。百年滄海桑田,中國的古都西安至少還有兵馬俑,而目前的阿瑜陀耶隻是一個有著幾處殘垣的小城。那裏的建築風格源自緬甸,最後也被緬甸所滅-泰人和緬甸人的曆史心結,來自這個在四百年後類似中國小縣城的地方。

1767年4月,緬軍攻陷暹都,大城王朝滅亡。鄭昭以東南沿海地區為基地,組織抗緬軍,光複大城,並遷都吞武裏,目前位於曼穀昭拍耶河西岸。吞武裏保留泰國的傳統麵貌,廟宇還未變成大樓,水道還未改建成馬路,加上許多造工精細的建築和地標,使這裡的古老氣息跟昭拍耶河對岸的現代化城市成為截然不同的對比。應該說,是曼穀昭拍耶河東岸在過去幾十年發展迅速,使得這過往的古城都黯然失色。即使如此,Alex Kerr在2007年曾經認為曼穀的城市規劃在十年後可以發展到和香港和新加坡一樣的水平 – 我想他低估了泰人對傳統和自由的熱愛。這個仍然是滿街小販不眠的城市仍然拒絕被約束得整整齊齊。

又有人說,阿瑜陀耶的徹底毀滅其實是中國商人造成 – 1767年緬甸王朝滅了阿瑜陀耶王國後,是精於控製成本的商人把阿瑜陀耶所剩下的精美建築拆掉後的材料搬到曼穀去建新城,才把這個城市的足跡抹殺得幹幹淨淨。的確,現在曼穀的很多老房子,包括Jim Thompson house, 就是從阿瑜陀耶搬去的。

十年後再次相遇的阿瑜陀耶,比印象中的要完善很多 – 那時似乎是可以隨意進去參觀的寺廟古跡,現在都成了組織得很好的景點。比起那時的無頭佛像,這裏還多了幾處新的寺廟可以參觀。在一所寺廟裏,供奉著一尊本來一直呆在戶外的佛像,並擺設了曆史圖片和照片介紹來龍去脈。從圖片裏可看到2011年泰國洪水泛濫期間,一片澤國裏寺廟巍然挺立,來訪的信徒劃船進入。原來十年間我也可以開始談起在洪水前這裏是怎樣怎樣…仿佛自己也是有了曆史的人。

的確,洪水後,阿瑜陀耶的那些無頭佛像損毀得更厲害,好些已經裂成幾塊隻能勉強堆在一起。還有多少佛可以被請進寺廟好好保護起來-泰人已經在盡力保護,但沒有遊客的金援這樣的工作更加無法達成。日漸喧囂的無知遊客踩踏著佛門淨地也是泰人無可奈何的選擇。

阿瑜陀耶四處漫步的狗常常就在遊人腳邊昏昏睡去。來到泰國處處見到悠閑輕鬆的狗 - 後來我才知道,狗在泰國有著牛在印度類似的地位。

在泰國,特別是阿瑜陀耶旅行行程中必然有尋訪古跡和寺廟。遊人想想要避開其他的遊人去尋找當地人的生活。人的心理,見到了一個鍍金的門麵,會期待門後的花園一定更美。在阿瑜陀耶鼎盛時期,來訪的使節覲見泰王,需要會集在一起。要等到了會麵時辰,簾子拉起來,才看到金碧輝煌的寶座上一身禮服的泰王華麗登場。然而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居所是多狹小。拉瑪一世居住的房子和酒店房間大小相仿,也隻有一張床。Jim Thompson House是由六所房屋拚成也隻有兩個尺寸不大的臥室。此心安處是吾家 – 對自己來說舒適的地方,不見得對別人來說有什麽特別有趣的。因此,遊人去評論在泰國看廟宇看到要吐 – 對自己沒有什麽意義的事物本來就是這樣。人人都覺得有趣的地方有沒有?有的,比如迪斯尼樂園。阿瑜陀耶和它的寺廟有沒有趣值不值得一看?它們在泰國的曆史和泰人的心目中的情感,是遊人體會不到的。事實就是我們沒法對和自己生活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情有一樣的感觸。若論大事記,我錯過的又何止2011的洪水?2007到2009年之間的黃衫軍和紅衫軍之對立當時親眼見證過,卻不疼不癢以為隻是常態,隻是現在回想起來驚覺那是影響了現在泰人生活的大事。我們隻是匆匆來客 ,總是事後才知道眼睛看見的耳朵聽到的究竟有什麽含義。

再過四百年,這裏會變成什麽樣沒人能預測 – 但現在,誰也不會把阿瑜陀耶和巴黎相提並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