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 occidentale e orientale

Incontro due culture tra Cina e Italia
正文

對東,西的生活底層百姓民眾的一些體會感受。

(2014-10-26 22:16:49) 下一個
   我是一個50年最後一年的人,出生在這個年代的人多多少少經曆都很坎坷,大家對此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對於我的人生軌跡來說,太有東西可以寫,但是就是沒有這個天賦來讓我寫。老天爺可能隻賦予我對語言的天賦,也就是對語言的極其愛好,我自認為對語言的愛好有些過頭,隻要哪塊磚上或者碑上有字母文字,我一定會想去弄明白。好了,囉利囉舒不說我的廢話。
   當我走出所謂的高中畢業時,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有資格參加全國第一次恢複高考(1978年8月),那年的夏天熱的我們快都不行了,但是不管肚子裏有多少墨水,總得去嚐試一下,給自己以後的履曆上可寫上一筆。結果你們也都知道,墨水太少能考好嗎?這樣沒有過幾個月來了份技工學校的通知,這樣我也就進入全國技工學校的隊列裏,但是也真是這二年的學習,算補上一點墨水,但是那個年代的奢求幾乎為零,因為在那派人帶領下,平民百姓也算夠艱難的了,所以我90年代中期在文藝複興時期的國度裏,所感受我們的平民真的苦難,90年代的意大利還真的挺富裕的,不像今天這樣寒殘(意大利也已經將羅馬的競技場以70年的租用期租給中國大連萬達),同樣的餐桌文化,西方人用餐時再窮的家庭,一塊台布總是不會少的,當然餐具是根據每個國家的文化習慣來決定。他們食用的麵包就等於我們的米飯,中國文化裏所體現的是稻穀以主,西方人以稻穀裏的精華為主---麥精,自從古羅馬時代開始,他們的飲食一直是分食製,也就是各人各自的餐盤,這樣的一個基本元素,在他們的骨子裏隨著血液循環,代代相傳。(台布的風俗以西方人高雅,以東方人蠻野“馬是站著吃的”的論調來闡述給人們,東西方的不相同)。
     先寫到這吧,不是專業就是寫不好,多多包涵。

   今天想起了當年的工資,從16元學徒開始,經曆了很艱難一個過程,想必看家也有同樣的體會吧,隻是想留個回憶給後代了解而已,16元的工資開始往18元工人工資,然後是36元,後有45元,54元,85元,98元好像我拿的是政府部門的工資(市公安局工作),之後鄙人離開政府部門,開始最早時期在自由化經濟萌芽初期。特別在36元時期工作那段日子裏,由於工種特點都不被社會重視,一個建築工地工作的人,滿身泥土味,但是我今天對意大利咖啡特別的鍾愛可能也來自於那個時期的一種向往和有錢人那樣,天天能走進上海咖啡館(現在已經移位平地蓋大廈,南京西路和銅仁路西北角)作為當時一種標誌吧,這個時期的工資大家都拿著36元,應該說不怎麽會去這樣消費,但是就是由於工種特別泥土氣,我們單位可以拿到獎金78元,當時看挺可以的,從那個時候起,對咖啡的了解隻是知道日本咖啡煮法。。。。。
1998年我正式從事咖啡師工作是在文藝複興時期的國度--意大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