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常春藤名校生的真相與掙紮/反思精英病

(2015-08-08 10:03:41) 下一個


《境界》獨立出品【時評】

常春藤名校生的真相與掙紮

文|王敏俐

Zach Schwartz入學哥大三年後深感常春藤有難以想象的財富、特權、殘酷與壓力,身心靈皆被榨幹:“患抑鬱很常見。” 當卓越成沒有靈魂的隨波逐流,名校與常春藤隻不過是一條看似華麗而高級的生產流水線,成功不過是單一的模仿與複製,而精英不過是操弄於欲望與貪婪之手。


近日南方周末專文《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常春藤的綿羊》在網路上引起極大的關注和轉發。文中提到,曾在耶魯任教的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十年的教學觀察中,認識到美國名校出來的畢業生也不過是“優秀的綿羊”: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名校的他們,從小就是取悅老師和家長的高手。“別人對他們有什麽期待,他們就做什麽,而且一定能做好。層層過關的選拔製度,確保這些學生都是習慣性的成功者。”“不敢冒險,互相模仿。一群一群的都往同樣的方向走。這不就是綿羊嗎?”

“優秀的綿羊”與“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無獨有偶,今年五月,一位名叫Zach Schwartz的移民學生發表了題為《去常春藤上學很差勁》的文章,身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躊躇滿誌進入常春藤盟校,入學三年後深深感受到常春藤有著難以想象的財富、特權、殘酷與壓力,身心靈皆被榨幹:“在常春藤,患上抑鬱是很常態的現象。”“我看到很多學生進來,他們有令人驚訝的音樂才華,但是他們選擇了金融專業;我看到有學生想要成為宇航員,但依然放棄了這個想法選擇了金融專業。”“在常春藤,夢想在聲望和穩定麵前是次要的。”

對名校與高材生發出警語,中外皆然。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在《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中一語道破:“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當我們把這些“優秀的綿羊”與中國名校中的被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的高材生做一個巧妙的對比之後,看到不論中外,這世代一批批最優秀的年輕人在各自的遊戲規則中,為著成為一個“成功者”而付出一切代價,甚至舍棄自我——他們或許在高中就自學完成大學的微積分或分子生物學、或許是冰球校隊的主力、或許說得一口流利的外語,在重重競爭中被保送至北大或獲得美國常春藤多所學校錄取,但是在剝開這些外在的出眾表現之後,其內裏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風貌?

“我始終記得當我走進哥倫比亞大學時的興奮。”Zach在他的文章中分享道:“在我大一新生培訓的時候,我們有一個關於‘來常春藤意味著什麽’的討論。最偉大的藝術家、政治家、科學家和企業家都曾走過這裏的大廳。‘我們是精英。’有女孩說,‘我們不像其他人。’她指了指窗外的行人,‘我們將要改變世界。’”

剛從高中畢業的本科新鮮人,在大學裏告別人生中最青澀的十幾歲,告別青少年時期的叛逆與任性,在這裏將要重整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入二十歲以後的人生階段。這四年的歲月如何度過,將影響著他們未來一生麵對社會、職場與家庭的態度,成為未來整個世代的風向球。

單講究成功不計算靈魂成本

然而,人生最精華的這四年,許多看似最優秀丶最雄心勃勃的孩子們,卻在名校之中,用整個青春來演繹一群在成功、聲望與權力麵前降服的溫馴小綿羊,一群精致的功利主義者,究竟這是他們的個人選擇,還是整個大時代的過錯?

“作為知識的創造者和存貯地,這些大學是成功的,但它們忘記了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十幾歲的人成長為二十幾歲的人,讓他們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遠大目標,畢業時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人。”曾在哈佛任教三十年的劉易斯在著作《沒有靈魂的卓越》中反思當今名校早已背離最起始的教育初衷。

“我認為學生是想讓自己的工作有意義的,他們想成為有職業素養的人,但問題是商學院總體來說沒有為學生提供將好的價值觀與他們未來的工作聯係起來的途徑。近幾十年商學院的宗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100多年前商學院創建時的使命。”哈佛商學院教授拉克什·庫拉納(Rakesh Khurana)反思道。

“結果是,許多學生不相信那些好的價值觀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活出來,”庫拉納接著說,“他們認為,我上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快地掙到盡可能多的錢,然後我才能回饋社會。這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有完整健全人格的公民。”“不讓學生看到將工作視為天職的可能,不讓學生認識到工作本身具有超出個人抱負和名利追求的意義,也就是斷絕了讓學生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與更大的人生目的聯結起來的可能性。”

當卓越成為沒有靈魂的隨波逐流,名校與常春藤隻不過是一條看似華麗而高級的生產流水線,成功不過是單一的模仿與複製,所謂精英也不過是同一模子刻成的玩偶,操弄於欲望與貪婪之手。

然而在整個單講究成功不計算靈魂成本的世代中,與其說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倒不如說是整個世代出現了問題,學校不過是在順應趨勢的過程中尋找生存之道。

常春藤綿羊與平凡綿羊共有的掙紮

人類曆史中,沒有任何一個時代比現在更渴望速成與致富,在物欲橫流的今日,我們許多人都是利己主義者,都是隨著錢波逐流的綿羊,隻不過成績更好背景更好一些的,就成為了更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與常春藤的綿羊,不是嗎?我們都渴望自己離成功與財富更近一點,我們都恐懼渺小的自己,終將在物競天擇的流沙裏被淘汰,以成功學攻略與心靈勵誌雞湯作為饑渴靈魂的食物,苟延殘喘地活下來。

哥大高材生Zach或許道出了常春藤綿羊與平凡綿羊共有的無奈與掙紮:“相信我,常春藤的學生也和其他人一樣很困惑。這不是你可以放鬆和‘發現自我’的地方,因為如果你有那麽一刻停了下來,你就已經被別人甩在了身後。”當我們按著世界的標準去追逐成功時,我們也離上帝創造人類的初衷越來越遠,當我們敬拜成功與財富時,它們正像吸血蟲一樣,一點一點吸幹我們的喜樂、創造力與生命力。我們活的越來越不像人。

事實上,北美的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它的建立者是一群因著對信仰的執著而來到美洲的移民。這些人創立哈佛的意圖至今仍然鐫刻在哈佛中心校園門口的牆上:“在神讓我們安全抵達新英格蘭之後,我們建立家園、提供謀生必需品,設立方便地點好敬拜神,也組建公民政府;緊接著我們最渴望的事情之一就是推進學習,並使之延及後代;唯恐當我們的牧者歸於塵土時,留給眾教會的是一個沒有文化的牧養群體。”

也就是說,哈佛建立的初衷,並非是為了要培育出一批批優秀的綿羊,乃是要培育出一個一個的好牧人,在這個充滿試探、誘惑、危險與陷阱的世界中,訓練出警醒忠心的牧羊人,牧養每個世代不同的群眾,守護這個世代的心靈,帶領眾人避開幽暗之穀,走向上帝所應許的流奶與蜜之地。

聖經裏說,好牧人為羊舍命。耶穌基督在世上做了最理想的典範。作為上帝的兒子,耶穌比任何人都有資格接受諸般榮華富貴與成功,他卻選擇醫治人身心靈的疾病、為他的門徒洗腳,為著人類的過犯死在十架上,在耶穌的眼中,真實的成功乃是一條犧牲舍己的窄路。

美國著名基督徒思想家葛尼斯在《一生的呼召》中說,當我們以自己最擅長的能力,來服事身旁有需要的人,使人在當中經曆到上帝的愛丶恩典與榮耀時,我們便能在一條看似黑暗、狹窄、暗眛不明的人生道路中,找到自己一生的天職與存在的意義。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處呢?” 當這世代最優秀的年輕人在各自的遊戲規則中,為著成為一個“成功者”而付出一切代價,甚至舍棄自我時,所賠上的是一生不可逆轉的青春與最寶貴的靈魂。

願我們放棄對金錢與財富的崇拜,回歸到上帝的麵前,找到一生的天職與存在的意義。

《境界》經典回顧

失去靈魂的卓越——反思精英病

文|趙晗

我也曾深深陶醉於擁有特權、優越感、等級分明、脫離底層的“精英光環”中,很多年走入社會後我才覺醒,看到自己的生命出了問題,原來我患上了嚴重的“精英病”,我驚覺過去的精英教育是“殘疾教育”:我的兩條腿根本不一樣長。在做精英之前,我還不會做一個人!

我曾經一路順著精英教育的模式長大,絕對稱得上一路名校,然而當我走進社會時,真正接觸人生時,我驚覺過去的精英教育是“殘疾教育”:我的兩條腿根本不一樣長。在做精英之前,我還不會做一個人!

我想通過我的個人經曆來反思“精英教育”,反思這一群隱藏在過分寵溺、過高讚揚和過度保護之下成長的“精英少年”

傑出麵具下心靈枯幹的人

當表現成為一種迎合的手段,當表現成為評價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當表現與真正的內心斷裂,表現便成了一場盛大而華麗的表演,隻不過是一張張聰明、勤奮、才華、自信的麵具。而那副傑出麵具之下是有著絕佳表現卻生命枯幹的人。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不是單看學業成績,我們的學生都是多才多藝、舞文弄墨、琴棋書畫……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然而與自己的內心和性情斷裂失聯,無論外在的表現多麽出色,內裏也是岌岌可危。

在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為八種: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之後還有學者提出第九項智能,即“存在智能”。

過去的教育中,普遍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在一些“名校”的課程安排上,格外注重數理化競賽以及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最不容易用“表現”來體現的是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則基本停留在尚待開發狀態。

一個學生可以在高中就自學完成大學的微積分或者分子生物學;他可以勤學苦練達致鋼琴十級同時小提琴也技壓群芳;他甚至還是校遊泳隊的主力,寫得一手好文章,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和法語;被保送至北大或獲得美國常春藤多所學校全額獎學金錄取——然而,擁有了這些出眾的表現,他依舊可能對於自己一無所知!當他什麽都可以選擇時恰恰更不知道前路在哪裏。人生有太多難題,不是光靠邏輯和才華就可以解決。在人生麵前,真正可以依靠的,再也不是那些燈光和麵具。

誰來告訴我,奮力卓越的目的是什麽?我為什麽如此年輕便感到“輸不起”?我該如何麵對挫折?我要如何麵對死亡?我如何說“不”,該對什麽說“不”?我是誰?我活著是為什麽?我可以為社會、世界、宇宙做些什麽?我這輩子的召命是什麽?

在單一的評價標準之下,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對成功的定義卻千篇一律。已經走在這條路上的人,隻會出於慣性而走下去,他可能身懷絕技,但並無真正令他滿足的用武之地。有的人可能已經走得無趣又辛苦,但是他不知道除了這條路,還有什麽別的選擇?有的人一開始就不想走上這條路,但他沒有任何探索和發展自己道路的機會,所以從小就被標簽為“失敗者”和“異類”,過著本不屬於他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中,本該有著不一樣的夢想和人生,然而現今的教育,卻是磨滅這些獨特和多元,通過“表現”的衡量,將我們裹挾到成功的康莊大道上。這種衡量出現得越來越早,不隻在小學,不隻在幼兒園,不隻在母腹中,在受孕階段,競爭已經開始。一切不能也不該被策劃的,全都被精心地策劃著。


“精英病”

2012年8月17日,教育學者熊丙奇在博客上發表一篇名為《從博士抱怨下基層看我國的精英教育》的文章,其中引述了一位女博士在微博上關於“下基層”的看法:“考察收獲:1、畢業後不下基層!2、畢業後堅決不下基層!!3、畢業後死都不下基層!!!減肥,回去找個好男人。”

熊丙奇寫道:“博士生下基層,通常被認為是深入進行‘田野調查’,加深對底層社會的了解,然而,這位女博士下基層,是希望被照顧好,吃好喝好玩好。”

並不用對這位女博士過分苛責,這可能僅是她的一種略顯極端的情感宣泄,但她的想法和她身處的社會、學院大環境分不開,隻不過她赤裸裸地表述出來了。這也令人反思,精英教育的胸懷和目的是什麽?

我很認同熊老師的看法:“在我國的教育體係中,博士教育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精英教育,旨在培養精英人才。而真正的精英人才,有三個基本特點,即有傑出的能力,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深厚的平民情懷。與這樣的精英人才對比,我國培養的博士,傑出的能力談不上,在社會責任感和平民情懷方麵也有十分巨大的差距。不少博士生把精英人才理解為享有特權、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的階層,調查顯示,我國博士畢業生占相當比例將公務員作為首選。這樣的‘精英’,根本就不是精英。”

“我認識多位哈佛在校生,他們每年都利用暑假回國到中西部義務支教,沒有學校組織,也沒有學校發文要求‘地方接待’,他們回校後,也不會將此作為一項業績進行匯報展示。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出於社會責任心和對社會公益事業的熱愛。”

我也曾經深深陶醉於擁有特權、優越感、等級分明、脫離底層的“精英光環”中,很多年後我才覺醒,看到自己的生命出了問題,原來我患上了嚴重的“精英病”。在病入膏肓中,我想的竟然是“離開美國去火星”。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阿君,每逢我在尋夢的路上感到灰心失意,都會寫信給他,而他也往往在回信中表達相同的困惑與偏執、改變與希望。

他在北大獲得化學學士和教育學碩士,按他的話說:“我本來奮鬥的目標是離開老家去成都、離開四川去北京、離開中國去美國,最好能夠離開美國去火星。但後來我放棄了離開。512地震發生後,我返回四川做誌願者,那段時間我重新建立對四川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並決定畢業五年後回四川定居。”碩士畢業後他去了廣東番禺的一間工廠,服務那裏的工人。現在他真的回到了四川老家。

阿君的文字總會引起我極大的共鳴,使我對於自身生命有深刻反思:

“我的首要目標是放棄精英思維,踏實地站回平凡而卑賤的地麵。求學時我的目標是成為精英,與眾不同,初來番禺時,我彷佛被打回平凡卑賤的原形中,痛苦得輾轉反側。但當我從象牙塔的思維中走出來,接觸最普通的流水線工人和辦公室文員,我才明白從前的教育理念太曲高和寡。現在的基層生活對我們是有益的,親身體會過貧賤的意義之後,我們才有行公義、好憐憫的基礎。

“我生於底層,但是從讀書開始便拚命脫離底層;現在重回底層,於我是一件幸事。否則,若我一直逃離麵對底層,我的生命隻會像草木禾秸的房子,遇火就燒得一點不剩。”

如今我時常為過去的狹隘、自私和驕傲感到羞恥。我重新學習一種品格——謙卑;學習“與哀哭的人同哭”,用平等的尊嚴接觸所服侍的人,我這才感到活得更像一個人。

我們所盼望看到的教育,應該鼓勵青少年追求真理、公義和智慧;為他們給予空間去施展生命無限的潛能;助他們點燃人生的理想;提供接觸社會和參與服務的機會從而認識苦難和不公,可以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培育認識自己,珍惜他人,懂得自律和與人合作的未來領袖。我們要追求的,不是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卓越,而是有靈魂的卓越。


“有靈魂的卓越”


我曾經參觀過香港的幾所中學,其中兩間基督教中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一間學校的特色是生命教育。校長在介紹學校辦學宗旨時提到,青少年的成長,包含三個方麵:知識、品格和靈性。他還提到,一份“對於宇宙奧秘的讚歎”和“超越眼前問題的信仰眼光”尤為重要。

那所學校隸屬基督教中國布道會(中布會),而中布會的創辦人是無私服務勞苦大眾的計誌文牧師。校長說:“我們學校的精神,就是無私的服務。”我聽罷非常感動。反思我過去的思維,都是想著怎麽讓別人為我無私的服務,我所接觸的學校精神,似乎“教書”多過“育人”,對於“知識”的執著,要明顯強於“品格”和“靈性”。


在第二間學校參觀時,令我更加驚歎不已。這所學校為來賓預備的學校介紹光碟中,並沒有出現每年學校有多少學生升入一流大學,多少學生拿到全優成績,多少學生舉辦個人鋼琴演奏會,它所強調且引以為豪的,恰恰是這所學校培養的學生,是如何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然而它的學業成績,同樣在香港眾多學校中名列前茅。


這所學校地處九龍一個相對貧窮的區域,而這所中學的學生卻多數來自較為富裕的中產家庭。正因為如此,學校的社工老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關心鄰居關心社區的情懷。


他們響應“食物銀行”組織的號召,將富餘的食物集中起來,分享給有需要的窮人。香港很多連鎖超市每天丟棄的水果、蔬菜、麵包等食物,高達70%是沒有過期或腐爛的“可避免廚餘”。全港超市每天丟棄約87公噸食物,其中三分之一尚可食用。


為了不讓拾荒者撿到其中未過期的麵包,他們會在麵包上淋上漂白水,寧願浪費,也不願捐給食物銀行。學生通過食物回收再分配的活動,便看到這個表麵光鮮的城市,在利益和貪婪的驅使下,充滿著不公不義。


學校社工不會讓學生直接接觸領食物的人,而是通過類似“食物銀行”這樣的中間人,他們相信,尊重受助者的尊嚴同樣重要。此外,學校還會組織學生親身體驗貧窮。在學校所處的街道附近,有許多露宿者。平時我們路過這些人,多是遮掩口鼻,目露鄙夷,從未思考過他們的感受如何?更沒想過什麽原因令他們無家可歸?


在學校的體驗活動中,學生也會像露宿者一樣躺在天橋上或立交橋下。他們要忍受行人的白眼和唾棄,他們親身感受躺在大街上,在尾氣和各種喧囂中,人的靈魂究竟是怎樣的。學校還會安排學生和一些露宿者交談,使他們認真思考,貧富懸殊的背後,究竟哪裏出了問題?作為城市明天的領袖,他們又該從現在開始做些什麽?


另外,學校還組織學生為智障人士宿舍繪畫壁畫,因為他們每天都要麵對枯燥的四麵牆,如果可以色彩豐富些,心情也可能好些;他們開放學校電腦室,由學生教附近的老年人上網,其中一位老人更是第一次給遠在北美的孫子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他們鼓勵彼此服侍,定期組織學生去內地或境外參加短宣活動;他們走進殘障人士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吃飯;他們學做幼師,按學生能力自己準備教具,每個人都參與和貢獻……


我在這所學校看到了青年人應該有的活力和熱情,感受到青年人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而在我讀書的年代,參加社會服務的機會實在太少,所有人都告訴我們:“隻要學習好,什麽都不用管。”而那時的視野也太過單一,每天的生存就是為了學習,學習就是為了考試,所有的考試都服務於最終的高考,那時很多同學的人生夢想就是考上清華北大,卻很少有人會問:“考上之後呢?”


當有人考上了心儀的大學之後,便突然發現人生價值和追求完全坍塌,似乎再也沒有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動力,然而也有人會描繪之後的人生夢想:抓好學分績,找到好實習,拿下GRE,要麽出國Ph.D,要麽大公司拿好福利。


再之後呢?是一片茫然。任何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一味關注自己,就越看不清自己;越是沉浸在自己的得失利益中,就越難以得到真正的平安和滿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TheEarth 回複 悄悄話 理論上講,不是去那裏的料去了的確不舒服。但不去誰知道是不是那塊料。但有一點去那裏人至少考試應不成問題,如果這一點都沒有就不要去。因為怎麽也不能因考試不過而不能畢業。 這是革命的最基本標準。除此之外就沒有標準,就看怎麽混了。當然也有例外,Rrett Butler 九十名校肄業。
舟水橋頭 回複 悄悄話 這種事每個人感覺不同,不能以偏代全。很多藤校生都很喜歡藤校,喜歡他們的同學,喜歡他們的老師,喜歡他們的課程 -- 一個比哥倫比亞還要高的藤校學生家長。

*************************************************

說明這些學生已經成了羊群中的一個綿羊,更進一步證明了藤校的成功。
cczz 回複 悄悄話 嗬嗬,一個比哥倫比亞還要高的藤校學生家長。連這個也要比,要多low啊!
YellowPear 回複 悄悄話 教育從古至今都不隻是學校的事:學校教育,或者說一對多的教育隻適合傳遞那些已得到廣泛認同的知識,它隻能提供基礎知識平台。早期教育中家長就扮演一對一教育,這是唯一的能夠做到因材施教的模式,但是大多數家長自己的水平有限,無法正確及時的引導開發下一代找到並培養自己的興趣特長,導致即使是名校畢業生也沒有能力聆聽自己的內心,順應自己擅長的領域能力來定位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道路。人最終應該自己扮演自己的知識以及靈修的導師,終身成長。如果忽視後兩者而一味的怪罪學校就有點偷懶推脫之嫌
隨意001 回複 悄悄話 我雖然讚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和常春藤的綿羊》一文的觀察和觀點,但是也警惕在許多人(特別是基督徒)中蔓延的懶惰和不上進的情緒。問題不是人的努力,而是人為了什麽而努力。不努力上進的人和為了錯誤的目的而努力的人同樣是可恥的。
飿崆 回複 悄悄話 這種事每個人感覺不同,不能以偏代全。很多藤校生都很喜歡藤校,喜歡他們的同學,喜歡他們的老師,喜歡他們的課程 -- 一個比哥倫比亞還要高的藤校學生家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