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術,地產投資,信仰家園,時尚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天才哈彌爾頓

(2015-05-14 08:21:04) 下一個


提到天才,我相信每一位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數學家可是真正絕對的天才。他有很多永垂不朽的發現,比如說他發現了複數的概念,他創立數學的向量分析,提出“四元代數”的概念,他被數學界稱為“抽象代數之父”,他被物理界稱為“動力學之父”。

  有趣的是他從來沒有念過小學、中學,卻以聯考第一名成為古典文學與數學係的雙科狀元。

 

  他在大學四年級時榮登係上數學首席教授,而且精通了十二種語言,全世界迄今還沒有一個天才能夠打破他驚人的記錄,他就是哈彌爾頓。

 

哈彌爾頓小時候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波斯大人的驚奇

 

  有一次,在愛爾蘭的皇宮宴客廳進來大批波斯來的大臣。在紅毯另一端迎接客人的,除了愛爾蘭大公爵之外,還有一位十四歲的男孩。

 

  波斯大使瞄了他一眼,心想在這第一天到任的接見禮上,怎麽對方派了一個小孩來。沒想到大使一開口,那個男孩就翻譯為英語,並且為他把英語翻譯為波斯語。波斯大使非常意外在此地竟然聽到波斯語,致詞後索性吟了一段波斯古詩,想考一考這男孩波斯語的程度。沒想到這男孩即席流暢口譯,語驚眾人。

 

  這個男孩就是威廉·哈彌爾頓(William Rowan Hamilton),史上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天才。當時他不僅會講波斯話,還會翻譯希臘語、意大利語、法語、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巴基斯坦語、馬來語,另外,他能閱讀拉丁文、希伯來文、古代巴勒底的巴比倫文、印度梵語、佛教原典所用的巴利語,和中文。

 

  一位十四歲的男孩怎麽會懂這麽多?原來他背後還有一位老師,專門研究各國方言的語言學大師——詹姆斯·哈彌爾頓(James Hamilton)。

 

當天才遇到語言怪傑

 

小哈彌爾頓一八O五年八月三日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他的父親是一位很傑出的律師,哈彌爾頓後來寫到對父親的回憶:“父親有充沛的精力、一流的口才與文采,而且是敬虔的基督徒。”他的母親莎拉,出身當地著名的書香門第。

 

  哈彌爾頓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最小的那一個,母親生產後身體衰弱。三歲時父母就將他送到都柏林城外的小鎮特林。他的叔叔詹姆斯在那裏擔任牧師,引導他展開一段很特殊的童年。

 

  詹姆斯是愛爾蘭皇家科學會的會員,自創一種可以學習各種語言的方法。他沒有結過婚,專心研究語言學,是當時極稀有的,能講古巴此倫語、印度梵語的人。

 

  他教孩子的方法,依現代教育法看來簡直是虐待兒童。他每天一大早就叫哈彌爾頓起床,到屋外嘰哩呱啦地背單字。他相信兒童的頭腦有無限大的語言記憶空間,而學外國語言的最好方法是一早起來背誦。他把畢生所學傾囊授子一個三歲小孩。

 

  直到十八歲以前,哈彌爾頓都沒上過小學、中學,完全靠自修。他平常非常喜歡遊泳與觀察田問的小動物,也喜歡文學,成為數學大師後,仍不斷賦詩填詞。他一直認為文學與數學是近似的學科——都是抽象思維的文字與符號。他寫道:“詩與數學是近親。”

 

天才對神童


  哈彌爾頓轉進數學領域完全是出於偶然。一八二O年美國出了一位心算神童柯爾本,來愛爾蘭表演心算:哈彌爾頓同時登場,表演語文。回家後就開始念數學。

 

  一八二二年他讀完牛頓、拉格郎日的數學著作,與拉普拉斯的光學。他公開指出拉普拉斯書上有一道證明題證錯了,他給愛爾蘭皇家科學會長布林克禮先生寫了一封信,指出該怎麽證明才對。布林克禮看完信後驚歎:“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已經出現了!”

 

一八二三年哈彌爾頓以會考第一名,同時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古典文學係與數學係;後來三年內,囊括了歐洲數學競賽的首獎。他一直都是第一名,從來沒拿過第二名。

 

  一八二五年,他以數學主綜合不同理論的物理學,將牛頓的“光是質子說”與惠更斯的“光是波動說”用數學結合,發表了“光係統理論”,繼而推導出“光在雙軸晶體的折射會呈現圓錐狀”,更是舉世震驚。

 

  在人類曆史上,能先用數學推導物理現象存在,再讓後人證明正確的,迄今隻有四位。這四位在物理科學上享有最高的名望,分別是:牛頓、哈彌爾頓、麥克斯韋與愛因斯坦。他們都是敬虔的基督徒,一般人不知道第四位愛因斯坦也相信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愛因斯坦:我的信仰,我的世界觀)。

 

  一八二七年三一大學數學係的首席教授布林克禮退休,很多數學家來申請這份執國家數學牛耳的職位。結果聘任委員會以全票通過,由仍在念大學四年級的哈彌爾頓繼任這份工作。哈彌爾頓被譽為“愛爾蘭的榮譽”,並獲得全球難以數計的榮譽……但是他自己怎麽想呢?

 

自殺前的再思

 

  哈彌爾頓在十九歲時經曆他的初戀。他的手記中未曾留下對方的姓名,後人隻知道他不斷地寫情詩追求那位初戀情人。可惜哈彌爾頓能計算最困難的數學方程式,卻無法計算女孩的感情方向:兩年後他心儀的女孩嫁給別人。

 

  他自恃比情敵更有資格贏得芳心,結果女孩出嫁後,他仍不知情,還繼續寫情書。女孩的母親看不過去,回信告訴他,女兒已經嫁走啦。

 

  哈彌爾頓悲憤莫名,所有的自信毀於一旦,他決定跳河自殺。一天夜裏,他收拾妥當,就跳入河裏。因為是遊泳高手,一時淹不死,他心想在水裏遊一陣當精疲力盡時就會死了。在冰冷的河水裏,他清晰想起幼時叔叔的教導,他後來寫道:“失去情人時,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痛苦的想法,是一種可怕的試探,會使人喪失理智的判斷。生命是上帝所賜的,一個人麵臨挫折就想自殺,就等於犯了殺自己的罪,這個罪比愛情失敗更可惡。”在麵臨自殺的危機時,他決定堅定自己幼年的信仰。為一個已經看不起他的女孩,再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太不值得了。殉情並不偉大,殉情不過是一個人自戀的延伸。想到這裏,哈彌爾頓遊上岸來。

 

人生的轉折點

 

  一八三一年哈彌爾頓又再失戀一次,這次他沒去自殺,卻開始酗酒。他是那麽聰明,感情卻放得太重。有一次他在大庭廣眾的場合,毫無節製地大吃一頓,然後喝酒喝到醉倒。幫助他再站起來的,是一位名叫柯爾雷基的詩人,柯爾雷基年輕時堅信無神論,到處宣揚社會主義;晚年,他發現這些主義為人民畫了一幅美麗的遠景,卻是虛構在虛幻的理想上。由於對社會主義的徹底失望,柯爾雷基轉為一個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他原是詩人,於是帶著極大的熱情,在文藝圈裏傳福音。

 

  柯爾雷基在詩人會集的“湖濱詩社”認識了意誌消沉的哈彌爾頓。他把自己由激進的無神論,轉變為基督徒的關鍵告訴哈彌爾頓:“解決社會問題的重點不在社會問題本身,而在自己更深地回歸到耶穌的救恩與它的話語。”

 

哈彌爾頓立刻想到,解決他失戀問題的方法,不是自我折磨、怨天尤人,而是回到上帝麵前。年老的柯爾雷基不久就與世長辭,哈彌爾頓永遠都感謝他。

 

  二十二年後,哈彌爾頓寫道:“我的生命是一場嚴格的考驗,當我遭遇最困難的時候,總有忠實的朋友幫助我……。雖然我是從事最具革命性的研究,但是我心深處卻常持守在救恩真理中。”

 

相逢總在平安處

 

  一八三二年愛爾蘭中部的蒂珀雷斯山區,住進一位陌生人。在這人跡罕至的山區,每平方公裏的人口還不到十個人,有些小村莊幾乎是與世隔絕,沒有人認識這位素有“愛爾蘭的榮耀”之稱的新居民。

 

  哈彌爾頓在山穀裏一間小教會聚會。離開繁華的都柏林後,他常在山穀小徑上散步,或看聖經、禱告。山區仍有許多古代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的石頭、小湖、小花,在欣賞中,他心靈的力量又慢慢健壯起來了。

 

  在這裏,他認識教會牧師的女兒海倫(Helen Maria Bayley),他寫道:“海倫有一顆單純的心與堅定的信仰。”海倫不像他以前的女朋友那麽漂亮,也不曾讓他神魂顛倒,隻是讓他感到深深的平安。不久,哈彌爾頓與海倫結為夫婦。

 

  當哈彌爾頓帶著新婚的妻子回到城市,立刻遭受一片攻擊之聲,科學界、政治界無法接受“愛爾蘭的榮耀”去娶一個“窮牧師的女兒”。所有攻擊的矛頭都指向海倫——她敗壞了愛爾蘭的希望,她不配跟科學界的第一天才在一起,她隻會成為纏累,讓她的丈夫一無是處。

 

偉人妻子的十字架

 

  哈彌爾頓真的再也一無是處了嗎?結婚一年後,他發表《四元代數》,開創了抽象代數:同一年他提出“動力的一般法則”,他認為可用動量去決定一個物體移動的位置;不久,他又提出一個物理係統的總能量是動能與位能之和,後來的物理界就將動能與位能之和,稱為哈彌爾頓能量,簡稱H);一八四三年提出複數論;一八四六年提出向量分析。這些都是不得了的貢獻,幾乎是每一個學生在高等數學都會讀到的。

 

  但這些成就絲毫沒有減少外界對他妻子的責難。隻要哈彌爾頓有一點點病痛、吃少了、喝多了,一大堆的指責就會湧向海倫。嫁給偉人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科學界是這麽現實、殘酷,哈彌爾頓的兩個孩子後來都沒有留在科學界,他們長大以後相繼成為牧師,回到山區去牧養村民。


  哈彌爾頓死於一八六五年九月二日。他是數學天才,但是他寫道:“四十年來,我每天幾乎花十二至十四小時在數學上……每一篇數學報告,都是我生命中值得發表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