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由葡萄釀造的,經過除梗,破碎,發酵,榨汁,再發酵,去渣,然後在橡木桶中熟化數月至數年,裝瓶加塞,運輸出售。美麗的葡萄於是賦予了生命,純潔的果實從此獲得了靈魂。
葡萄種類不同,生長條件不同,釀製工藝不同,熟化長短不同,造成葡萄酒氣質特色的千差萬別,商店裏不同酒牌子的琳琅滿目,也給飲酒人帶來了無限的迷思樂趣。
葡萄的種類有幾百,用來造酒的隻有幾十,最常見的才有六種:Cabernet sauvignon(卡白內-索維農), Merlot (墨爾樂), Pinot noir (黑比諾), Zinfandel (津芳德爾), Chardonnay (夏敦埃)和Sauvignon blanc (白索維農)。前四種主要是造紅葡萄酒,後兩種主要是造白葡萄酒。初小水平的飲酒同學,至少要記住這幾個名字。除了Zinfandel, 這些葡萄都原產於法國。告訴你一個秘密,發音時都把重音放在最後,就像法語了。講葡萄酒的書淨是法語,有人為此還上了法語課。木頭不愛學習,就用這個辦法 糊弄。
法國是葡萄酒王國,以後會專門來一節課。凡是涉及法國酒的,先略去不表。
木頭看了一下世界地圖,發現葡萄的主要產地大都在北緯30度到50度,而且靠近海洋。怪不得法國神甫十九世紀就看中了煙台,在那裏引進一百多種歐洲葡萄,而中國最有名的張裕葡萄酒公司後來建在山東,那裏的氣候條件與法國很為相近。
其實世界第一葡萄酒生產國是意大利不是法國,雖然它的麵積隻有加州的四分之三,又有三分之二是山區. 這裏是無處不種葡萄,無酒不成飯局。木頭鬥膽說一句,意大利的酒遠不能個法國比.法國是貴婦,意國隻是小家碧玉。 原因呢,早先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範和體係,加上它用的葡萄都是本地品種,沒有知名度。意大利葡萄酒最具盛名的秦地(Chianti)產品,都是幾種葡萄 的混合酒。木頭喝過幾瓶,相當地酸,這是秦地酒的特點,不含糖,幹紅,說好聽了,優雅不膩。喜歡甜味酒的同學,離秦地遠點。
西班牙在意大利和法國之後,是葡萄酒第三大國,雖然葡萄產量它是世界第一。一般說來,都很便宜。知名度最高的,產於裏奧哈(Rioja),也是本地葡萄的混合紅酒,沒什麽特色。
美國按葡萄酒產量排世界第四。和歐洲幾百年的造酒史相比,美國隻是個小娃娃,或者說是妙齡少女。經曆了二十年代的全國禁酒,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四 十年代的二次大戰以後,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加州才大批出現酒廠。駕車遊加州,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的葡萄園,筆直整齊的葡萄架。現在加州的酒占全美產量的 近半,以納帕和索諾瑪最出名,幾百個家庭酒廠遍布這兩個縣。其中有世界最大的酒廠蓋洛(Gallo),是由意大利後裔蓋洛兄弟六十年前創辦的,占美國葡萄 酒市場四分之一,是美國酒王。納帕的酒檔次比較高,一般都要20刀以上才能買到。
美國另外幾個葡萄酒生產州依次是:華盛頓(以merlot為主),俄勒岡(以pinot為主)和紐約州(雜牌)。
歐洲酒以產地命名,而美國酒以葡萄命名。經常可能是多種葡萄混合,但商標上的葡萄有一個法定的最低含量。在加州和華盛頓是75%,在俄勒岡是 90%。加州最有名的酒包括Cabernet sauvignon(簡稱卡酒), Zinfandel (簡稱津酒)和 Chardonnay。特別是津酒,加州獨有,好喝不貴,最適合木頭這樣出不起大錢又要附庸風雅的小資。
葡萄酒的商標,除了提供葡萄種類,廠家和產地以外,一般還要提供年份(vintage),指的是葡萄收成的年份。如果是混合萄,必須是百分之九十 五以上葡萄的年份。也有的酒不標年份,因為用的不同年份葡萄。不言而喻,這樣的酒銷量差一些。懂酒的人,不僅要看牌子,,還要看年份,因為不同年份氣候差 別很大,對葡萄質量有關鍵影響。當然這是指高檔酒。如果你隻花十刀買瓶酒,大可不必傷這個腦筋。
還有些商標上有Reserve的字樣,意即“陳釀”。其實幾年算陳釀,並無標準,所以這個詞毫無意義,同學們千萬別拿它當真。
以前木頭聽到一種說法,葡萄酒放得越久越好喝,所以有幾瓶幾塊錢的酒存了好多年當寶貝。後來來個懂行的,告訴我對高檔酒,陳化才有用。而且一般酒 廠會告訴你陳化幾年效果最好,還必須存放在嚴格的條件下。對我們這家常便酒,一般買來就喝,別放過三年。你沒看見出土的西漢美酒,酒精含量其實隻有 0.1%了。
中國人白酒文化中,常聽到三句話。一曰“滿上!滿上!”二曰“就口菜!就口菜!”三曰“幹了!幹了!”這些都不適合葡萄酒飲用。葡萄酒用大肚縮口 酒杯,倒酒量一般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可以把酒杯扣在鼻子上聞,可以搖晃著看。要慢慢地喝,細細地品。喝葡萄酒追求的是口感,是情調,而不是那種似醉微 醉甚至爛醉如泥的境界。一口酒還含著就送入一大口菜,完全破壞了酒香味。至於逼酒,罰酒,灌酒就更不適合葡萄酒的氣質了。